【摘要】本文探析在中職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提升上應用信息化手段的對策,先從信息化手段應用英語口語課堂的現(xiàn)狀進行思考,再總結、借鑒相關信息化手段教學的對策,將其相關對策應用到中職英語口語課堂上,以更好地提升中職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關鍵詞】信息化手段;中職學生;英語口語能力
【作者簡介】劉燁,河南省工業(yè)科技學校。
一、前言
近年來,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不僅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還促進了教育信息化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教育教學內(nèi)容、模式漸與信息技術相融合,如多媒體教學PPT的應用成為了當前信息化教學的主流形式,其多媒體設備更是各學校不可欠缺的教學硬件之一。據(jù)相關研究,應用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開展,不僅可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率,還可有效地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诖耍疚奶轿鲈谥新殞W生英語口語課程中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教學。
二、利用信息化手段學習英語口語的現(xiàn)狀
1.教師對信息化手段的應用情況。傳統(tǒng)中職學校的英語口語教學較為落后,課堂上多以教師講解知識點、語法等形式為主,學生屬于被動式接受知識,而英語口語學習的關鍵是多應用語言交流。傳統(tǒng)教學僅停留在詞匯、語法應用的教學上,使得口語教學單調乏味,不僅教學效率低下,還影響學生對口語學習的積極性。隨著新課改及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教師在口語教學內(nèi)容、形式上雖有所改變,但未能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手段,主要表現(xiàn)在多媒體課件使用比較單一,其內(nèi)容選取也比較狹窄,缺乏創(chuàng)新性、開放性及生活化,未能與中職學生實際學情相結合,使得信息化教學質量低下,效率較差。另一方面,在口語課外知識拓展上,選取的相關視頻、影視教材缺乏內(nèi)涵,難易程度不好把握,未能與課程目標設計緊密聯(lián)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習效果。
2.學生對信息化手段的接受情況。眾所周知,中職學生的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其口語能力更差,學生很少在空閑時間練習口語,僅僅依賴短短幾十分鐘的課堂學習,其口語能力的上升空間非常有限。近年來教師在口語課堂上應用信息化手段教學,在一定程度上雖可調動學生興趣,但因課程設計過于單一、不合理等,易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還可能使部分學生癡迷于視頻、電影等信息化手段,影響了學習效果。
三、信息化手段下中職學生提高英語口語能力對策
1.口語教材選取。教材的選取是教學實施的關鍵,其質量和實用性均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效果。因此,首先應重視教材的選取。傳統(tǒng)口語教材多源于課本及課外閱讀的錄音資料等,其內(nèi)容、形式較為單一。若在該環(huán)節(jié)中應用信息化手段,可有效地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yōu)勢,使得教材更為生動有趣,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口語的魅力,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根據(jù)授課章節(jié)、主題的不同,利用多媒體手段專門為學生挑選一些簡單、有趣及日常交流的英語視頻或電影片段,使學生加深對不同內(nèi)容的學習,不僅使學生感受到英語口語交流的環(huán)境,還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感,增強學生學習口語的自信心。另一方面,經(jīng)信息化手段篩選出的口語教材,與時俱進且形式多樣、聲情并茂,使學生在口語學習中更加貼近生活,如給學生播放《聲臨其境》中英語配音相關視頻等,可大大提高學生的口語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
2.口語情景設計。選取教材內(nèi)容后,應對其口語情景進行設計,符合口語交流的邏輯及學生實際英語口語水平,以確保課堂應用的可行性。教師可以在英語角、英語演講等課外活動上,利用音頻、視頻可重復播放、收聽及儲存等優(yōu)勢,幫助學生糾正口語發(fā)音、語調等問題,使學生通過自己錄制的音頻、視頻認識到英語演講、朗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發(fā)音錯誤。
另外,教師可將信息化教學課件有效地應用到英語口語課程中,如根據(jù)中職學生日??谡Z交流情況,指導學生拍攝口語交流小視頻,以10分鐘對話為例,其視頻內(nèi)容可以涉及日常問候、天氣變化、飲食與愛好及問路等等,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更生動、直觀地掌握所學知識,達到英語口語學習的目的。
同時,還可為學生提供相關模仿、配音類視頻、音頻,指導學生利用英語軟件自主查詢單詞讀音、意義及用法,并引導學生注意句子的升降調、連讀、略讀等發(fā)音技巧,從而促進其聽力和拼讀能力的共同提升。只有這樣,學生才可自由流暢地進行口語交流。如在進行天氣主題的口語練習時,有這樣一個句子“Have you heard the weather forecast?”,引導學生收聽音頻,分清句子連讀、輕重及快慢的地方,如“heard the”處應連讀,將“d”的發(fā)音省略掉。同時,還可引導學生用另外一種說法進行表達,如“Did you follow the latest weather forecast?”。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拓寬了學生學習口語知識的渠道,使他們根據(jù)自身程度及興趣進行不同的英語知識積累,進一步提升他們的英語表達及寫作水平。
此外,信息化手段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詞匯量。學生可下載百詞斬、歐路詞典、新東方背單詞等APP,進行每日單詞學習,還可以觀察到單詞本身的拼寫及發(fā)音規(guī)律,如“right”、“tight”、“l(fā)ight”、“might”等單詞,除了第1個字母的拼寫不同,后面4個字母的拼寫和發(fā)音都是相同的。通過這些規(guī)律,學生可以有效地提高記憶效率;同時借助信息化手段可反復播放的優(yōu)勢,學生可以充分利用零星時間,及時復習已學過的口語知識點,隨時隨地進行口語學習,增強學習效果。
3.學生互動形式。英語口語學習更注重是學生能否進行日常英語交流,如簡單的問候、詢問等內(nèi)容,其中涉及問答、描述等,其情景設計需在兩人以上場景中進行。如Hobby(愛好)主題中可進行以下口語互動:“Do you have any hobbies?”,“What are you interested in?”,“What are your interests?”等。為此,口語學習不可缺乏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其中主要以生生互動形式為主。在進行學生英語口語互動環(huán)節(jié)中,可適當予以信息化手段,主要形式為拍攝相關主題、不同單元的微視頻、電影及音頻等,學生通過相互詢問學習,可激發(fā)其對英語口語交流的興趣,并提高學生對英語口語學習的自信心。信息化手段可直觀錄制學生口語模仿交流的狀態(tài),借助該教學模式可使學生清晰認識自身不足,學生為更好地呈現(xiàn)作品,其學習積極性明顯增加。
4.課外課堂連接。在多媒體教學模式中,還應多學習、借鑒其他教學模式,不能僅停留在PPT課件的應用上,可從學校教學設備、教學環(huán)境及教學資源等實際情況出發(fā),探索“翻轉課堂、微課、三通兩平臺、MOOC”等模式下的教學試驗情況,及時總結、整理信息化教學效果,改善信息化教學的質量。如在口語課堂上應用微課教學,以微視頻作為教學模式開展的載體,將其他教學要素、環(huán)節(jié)及相關知識融合在一起,利用其短小精悍、突出主題及情境真實等優(yōu)勢,不僅能瞬間抓住學生好奇心,還可針對性學習相關知識點,從而實現(xiàn)教與學的最優(yōu)化。此外,以學校良好的硬件教育信息設備為依托,教師在英語口語教學中可充分利用公共教育資源,并以班級為單位分享、交流相關教育資源和經(jīng)驗。在便捷多樣的信息化手段下,教師不斷創(chuàng)新、改進教學模式,不但豐富了英語口語課堂,還有效地連接了課外教學資源,拓寬了學生的學習渠道,豐富了他們的信息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口語的積極性。
5.信息化手段評價。教學效果與教學評價之間存在著必然聯(lián)系,教學評價的內(nèi)涵較為豐富,可包括評價對象、依據(jù)及方式。隨著信息化手段的發(fā)展,在教學評價中應用信息化手段,可有效地推進教學評價向多元化發(fā)展,同時可增加學生英語口語學習的主動性,并使其正確認識自身學習狀態(tài)及能力,激勵其努力學習。信息化教學評價以大數(shù)據(jù)、在線評價為主要表現(xiàn),不僅關注學生對英語口語基本知識的掌握,還重視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及思維能力;另一方面,通過信息化教學評價,對教師教學也是一種評估,能夠促使教師深入思考自身教學方式,改善當前教學存在的種種問題,從而豐富、完善信息化教學手段,促進信息化教學有效發(fā)展。
四、結語
本文從當前中職學生英語口語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分別觀察教師利用信息化手段的教學情況及學生在該教學模式下的接受情況,再提出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英語口語能力的相關對策,如口語教材選取、口語情景設計、學生互動形式、課外課堂連接及信息化手段評價等,通過多角度應用信息化手段,可有效地提高英語口語教材選取的質量,情境設置的真實性和有效性,還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進一步推進英語教學。
參考文獻:
[1]唐莉.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中職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8(10):121-122.
[2]馬群.開發(fā)多媒體教學資源提高中職英語口語教學水平[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12):50-51.
[3]高恒.論述信息技術與中職英語口語教學的整合模式[J].赤子(上中旬),2015(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