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霏
摘要: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的教學應從一個綜合的層面著手,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與認知能力,強化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語言文字的美感是無法一概而論的,教師應結合不同的體裁,帶給學生美的享受,通過聽說讀寫的一系列操作,激發(fā)學生的審美獨立意識,初中時期學生的審美還較為薄弱,多是從淺層面的問題著手,看待事物缺乏深刻的領悟能力,因此學生的審美反應也就較為遲緩,新時期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觀意愿,從而基于文學素養(yǎng)的升華提高審美能力。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語文;小說;審美;問題分析
引言:初中語文涵蓋了大量的知識信息,語文的內(nèi)容能夠熏陶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因此學生能夠從語文中學到的,不僅是表面上的字詞知識,還有深層次的精神內(nèi)涵,教師應創(chuàng)設輕松的情境空間,引領學生體驗語文的意境,感受語文的整體結構,提綱挈領摸索語文的魅力,形成健全的審美意識,在語文中認識美、理解美。
一、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現(xiàn)狀
1.審美觀念受到影響
初中語文的小說中概述了不同的人物經(jīng)歷,小說在特性的生活背景與時代情境下,體現(xiàn)了不同國家、不同時代的美學價值,但學生受到現(xiàn)代化生活方式的影響,他們的美學感知能力趨于統(tǒng)一化,學生在體驗中難以獲得感同身受,對于小說中的人物精神無法共鳴,雖然表面上學生都能夠說出深明大義的感觸,但實際在學生的心理上,對于小說中的美學感知始終都較為單一,學生始終是小說故事的旁觀者,而不能走進故事的當中去,他們的審美受到原本的生活方式干擾,小說的個性化魅力難以被挖掘。
2.小說難理解,學生無法體會小說之美
小說的部分內(nèi)容較為抽象,初中時期學到的小說有極大的教育意義,內(nèi)含的哲理等信息都不是能夠初讀后能獲得理解的,部分語言的設定較為新奇,大量的寓情于景,古今融合,國外典故等內(nèi)容,使得小說理解起來并非易事,老師只能挑重點講解,導致學生對小說的深層次含義無法很好地理解,更無法從中感受小說美的所在。
3.傳統(tǒng)教學模式限制了小說審美教學的發(fā)展
受到我國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老師在教學時總是追求高成績、高升學率,為了給語文考試重點內(nèi)容節(jié)省時間,總會減少小說審美教學的課時,對小說中人物性格特征的講解也總是挑一兩個來講,學生不能深層次地理解小說,不能真正地走進小說,與小說進行思想的交流,情感的交換,也不能真正感受到小說的魅力所在。
二、改善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的策略
1.重視課堂設計,指引學生感受意境美
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學成敗與否的關鍵,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能夠起到啟發(fā)學生思考,調(diào)動學生熱情,吸引學生參與,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作用,因此在開展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時,教師要尤其重視課堂設計,精心準備課堂資源,為學生構建起審美平臺。比如在魯迅的《孔乙己》一文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段朗讀,在讀到“有幾回,鄰居孩子聽得笑聲,也趕熱鬧,圍住了孔乙己。他便給他們一人一顆。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著碟子??滓壹褐嘶?,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腰下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jīng)不多了?!敝逼鹕碛挚匆豢炊?,自己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庇谑沁@一群孩子都在笑聲里走散了?!边@一段時,教師可以停下來,使學生仔細體會作者創(chuàng)設的文學意境。其次,教師應該設置對關鍵內(nèi)容的提問環(huán)節(jié),教師通過提問可以輔助學生理解,比如,教師可以這樣問“作者通過哪幾種事物來進行人物形象塑造,各有什么特色,這么寫的好處是什么?”學生通過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加深了小說的審美解讀。
2.重視想象教學,提高學生審美想象力
小說是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的結合,小說的審美教學不能只拘泥于字面意義的解讀,更應該指引學生發(fā)揮想象力,進一步開展個性化美學經(jīng)驗的建構。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小說審美教學時,可以根據(jù)小說的關鍵情節(jié)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通過想象教學使學生獲得內(nèi)在啟示。例如,在《故鄉(xiāng)》一課中,教師可以針對作者對閏土這個形象前后的變化引導學生展開想象。根據(jù)“阿!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焙汀八咀×耍樕犀F(xiàn)出歡喜和凄涼的神情;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tài)度終于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兩處的對比,學生可以想象到童年閏土的活潑可愛與成年閏土的呆滯麻木,從而生出對真摯心靈的熱愛以及對等級觀念的憎惡,深化學生的審美情感。
3.結合真實生活,引導學生感受整體美
小說作品的審美如果脫離了現(xiàn)實生活的結合就不能真正觸及學生的心靈,屬于片面的、抽象的、建構在認識論基礎上的知識審美,只有與生活真實相結合的審美才能達到美學的超功利境界,實現(xiàn)整體美。比如《一厘米》,主要是一篇有關于買票的小說,也圍繞著到底該不該買票展開了全篇的故事情節(jié),小說中沖突的高潮卻是關鍵性的一厘米,這一厘米在小說中關系到一個小小男子漢的尊嚴,同時也關系到一個母親所代表的形象。父母的言行舉止以及言傳身教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重要,該篇小說就是使用以小見大的手法,將一位慈母嚴格的自我要求和對孩子成長的關愛和教育盡可能的做到極致。教師在針對該小說進行教學時,在啟發(fā)學生帶入自己的真情實感觸動對小說的深刻理解的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和發(fā)言關于自己父母平時某些言行對自己的影響,進而幫助學生通過小說審美上升至價值審美,又通過價值審美回歸生活審美,使學生在審美中獲得整體性體驗。
結束語
總而言之,經(jīng)過多年來的新課改,小說審美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重,已經(jīng)成為不能忽視的一部分,它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將審美教學貫穿到整個小說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小說閱讀興趣,讓學生在小說閱讀的過程中體味人生百態(tài)、酸甜苦辣,并且?guī)椭鷮W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旦正吉,代青卓瑪.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研究[J]. 赤子上中旬,2014,10:105.
[2]劉新雨.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材中小說的審美教學[J]. 內(nèi)蒙古教育職教版,2014,08:30.
[3]旦正吉,代青卓瑪.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小說審美教學研究[J]. 赤子中旬,2014,12:105.
[4]田潔.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小說的審美教學探微[J].語數(shù)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6).316D7E93-81C4-40C1-B425-55A0C7F2527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