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
【摘 ?要】教具就是事物的模型、動植礦物標本、實物、規(guī)范儀器、圖表、視頻、PPT等,用來具象化事物或具現變化運轉流程,讓觀察者直觀地理解事物實質及工作過程,但是自制教具在教學活動中的優(yōu)勢在于簡單易得、指向明確、在抽象的教學中將其活現,能極大地激發(fā)學習者的好奇心、提高學習深度。
【關鍵詞】教具;初中物理;應用
一、教具、自制教具的定義及作用
(一)教具的定義
什么是教具?簡單來說,教學過程中常見的諸如三角尺、顯微鏡、燒杯試管、防護服、標本等教具都由學?;蛳嚓P部門制定采購,規(guī)格統(tǒng)一、安全性高、用來滿足必須的教學安排。但是一般學校規(guī)范的教具并不能充分滿足教學的所有需求,于是自制教具的概念作為教學補充應運而生。自制教具和教具的區(qū)別在于,自制教具由教師或學生在課內外活動中手動制作,其規(guī)范性、安全性、可操作性、用途等并不如工廠生產或專業(yè)人員手工制作規(guī)范教具明確。一般的教學活動中通常以規(guī)范教具為主輔以自制教具使用,完成教學工作。
(二)教具的特點及作用
使用教具以教書育人、傳播知識為目的,是完全的知識傳播工具,特別是在小初高的義務教育階段,對于深化青少年理解事物運轉、激發(fā)其學習探索欲望的作用十分重要,效果甚佳。教具優(yōu)點明顯,直觀、具體、形象地展示知識,幫助學生抽象概念與具體感知相結合,減少理解困難。它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教具多是可觸摸可操作的實物,培養(yǎng)學生手眼腦協(xié)調、動手能力方面意義重大;典型性特點,教具通常能簡潔明確地展現某種事物或事物運行的情況,精確地輔導學生理解事物規(guī)律,建立邏輯思維;配合語言文字,讓學生看到摸到還能描述出來,全面感知,不留死角。當前課程改革和信息傳媒的發(fā)展淘汰了許多的傳統(tǒng)教具,視頻、PPT成為新寵,更集中也更廣泛地顯示信息,但實物教具和自制教具所能帶來的效果是不能替代的,因此實物教具應該得到更多的重視和使用。
二、教具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當前初中物理課程學習的內容
初一的課程包括聲現象、光現象、透鏡及其應用、物態(tài)變化、電流和電路。光現象補充以凸凹透鏡模塊,物態(tài)變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華、凝華,電流和電路講解串聯(lián)和并聯(lián)。初二的物理課程主講電學,包括歐姆定律(電壓)、電功率(電和熱)、電與磁(磁場、電生磁、磁生電、電動機、電磁繼電器)、信息的傳遞(電話、電磁波)。初三物理主講力學,首先是物質的質量和密度、接以運動和力(牛頓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力和機械(彈力、重力、摩擦力、杠桿)、壓強和浮力、功和機械能、動能勢能機械能的轉換、內能和熱能、擴展以能源介紹章節(jié),太陽能和核能等。以上列舉幾乎較全面地展現了整個初中物理所學內容,其實這不僅是初中物理的內容,這是整個物理學的啟蒙和入門課程,幾乎所有的現代物理課程研究的都是這些模塊;高中物理就是完美銜接初中物理的深化加強版:大學物理課程包括基礎物理學:力學、光學、電磁學、原子物理、熱學,四大力學理論力學:量子力學、熱力學、電動力學,其他還有光電子技術、半導體、為電子、矢量張量等,這一切課程的基礎都是從初中物理深化擴展而來的??梢哉f,初中生的物理看到的是整個物理世界的入口。顯而易見,初中物理課程在物理發(fā)展領域的地位舉足輕重,初中物理啟蒙學習的興趣不僅決定了學生高中大學時文理專業(yè)的選擇,更決定了以后我國物理領域的人才儲備,實業(yè)崛起的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想方設法地教授好初中物理,培養(yǎng)學生興趣非常重要。
(二)教具的儲備及制作使用
教具在教學過程中意義重大,在促進學生學習效率方面效果拔群,但是根據近幾年來社會思想朝向來看,教師、家長、學生都在為爭取高分數而努力,重視筆試成績而極度輕視實踐操作。
在一些條件較差的學校,甚至必須的教具在數量、種類上都儲備不全,許多實驗無法進行或者只由教師操作學生觀看,學習效果大打折扣;至于自制教具更是艱難,學校沒有相應安排,教師更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帶領學生制作和講解。因此教具的購買儲備及自制教具的制作零件收集是必要的,并且由于初中課程較為基礎,所涉及的試驗及演示都較為簡單且不費時,材料便宜易得,在教學實驗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標準教具根據知識版塊和課程安排購買儲備,例如凹凸透鏡、棱鏡、反光鏡、蠟燭等用于光現象的折射反射、小孔成像等的演示,酒精燈、燒杯及必要化學材料等演示簡單的物態(tài)變化,電池、導線、小燈泡或發(fā)光二極管、膠帶簡單組合配合電筆就能演示電流過程,兩個紙杯及一根細線結合就能演示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遞,磁鐵演示磁場現象,擺球、杠桿稱演示力學知識等,大多數的實驗經濟成本、時間成本都極低,而且材料可多次重復利用。
需要注意的是實驗應保證安全的前提,實驗前嚴格交代過程及規(guī)范操作,實驗過程中教師做好監(jiān)督及指導,提醒學生保護好脆弱部位,試驗后回收材料并保存好。
三、教學有效性與教具教學
(一)教學有效性論述
有效教學強調在符合教學規(guī)律的前提下,提高教學的效果,高效地完成教學的方法。結合教具論述的話就是,一是提高效率,通過教具的演示,把抽象生澀的物理過程和物理性質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花較少的時間一次就讓學生讀懂其中的原理;
二是有效果,教具實驗要目的明確,希望學生學習到哪些知識點,并做好實驗成果的考核收集反饋,要符合預期的教學目標;
三是保證效益,教具實驗演示符合課程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的課程關聯(lián)緊密,有助于其后續(xù)的學習,保證教學價值。
(二)經典的小孔成像實驗
初中物理的各種實驗教具相應的各大網購平臺上都有售賣,且本次實驗材料簡單,因此建議自制教具,從生活中取材實驗,節(jié)省成本的同時貼近生活讓學生感受物理的魅力。
首先確認儀器和材料,日常使用的蠟燭一支、平滑的紙板扎小孔、毛玻璃屏一塊,注意大小適中。蠟燭、紙板、毛玻璃屏按適中距離放好,點燃蠟燭后調整蠟燭和屏的高度,使火焰、小孔、毛玻璃的中心大致在一條直線上,調整實驗環(huán)境光線保證觀察效果,位置正確后即可看到毛玻璃屏上的倒立實像,教師指引學生調整距離,精確實驗數據。試驗完成后立即熄滅蠟燭并通風,保存好實驗材料,回到課堂與學生交流試驗過程,鞏固學習成果。整個過程不超過15分鐘,卻能為學生學習光現象提供極大的助力。
(三)阿基米德實驗
阿基米德實驗十分經典,是物理啟發(fā)教學中長盛不衰的案例,不僅故事吸引人,其中涉及的知識點也較為全面,可做許多引申實驗。材料準備,溢水杯、被測重物、彈簧測力計、小桶、水;加滿溢水杯直到水溢出為止,用彈簧秤測出記下重物重力G1及小桶重力G2;把重物浸入水中,接住溢出的水,記下讀數;測出溢出水的重量G3,與重物重量作比較。
本實驗要求操作精確,記下各種必需的實驗數據,配合相應的邏輯思維與計算,手眼腦并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在學習之后對重力、浮力、質量、密度、體積、誤差等知識點有更明確的概念,加深對阿基米德定律的理解。
四、結語
初中物理學習是學生學習生涯中最重要的階段之一,這將直接影響到他們對物理的認知和態(tài)度,對他們今后的生活和學習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實踐出真知,眼耳獲取和實踐同等重要,良好的教學不會因為實踐而受害,相反利大于弊,學生會因為實踐有更深的記憶和理解,有更好的思維邏輯和創(chuàng)新精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助力他們向前向上,充分實現價值。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