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存霞 陳福年
摘 要: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生處于身心發(fā)展的轉型期。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真正的做到“投其所好”,充分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充分了解學生的個人特長,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深入了解學生的內心,鼓勵支持學生的夢想,這樣才能讓高中班級管理更加輕松。
關鍵詞:投其所好;高中班級;輕松管理
引言: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我國的教育行業(yè)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傳統(tǒng)式的高中班級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現(xiàn)階段高中班級管理的需求。高中班主任需要結合本班學生的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班情的相應管理方式。本文主要針對“投其所好”這個新型的管理方式來進行系列闡述,希望對相關班級管理同行有所幫助和借鑒。
一、管理好班級,需要秉承公平公正獲得學生們的信任
在一個班級里,學生肯定有學習好的和學習差的之分,行為習慣好與行為習慣差的之別,作為教師會本能傾向于學習好、行為習慣好的學生。一旦同一件事發(fā)生在兩個各方面差異比較大的學生身上時,教師心里的天平就會出現(xiàn)傾斜,偏向于學習好、行為習慣好的學生。這樣以來,不僅影響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會與教師“唱反調”,也很有可能使學生的逆反心理嚴重化。“差”的學生,比較看中公平,也會把這個問題上升到自尊層面來看待。因此,班主任在處理學生的問題時,一定要提醒自己公平、公正地對待他們,不要偏袒任何一方。
例如,在一節(jié)自習課上,我班有一位平時不僅行為習慣好,而且學習成績又好的學生和他的同桌在說話。他的同桌在我班不僅學習成績差、愛說話、愛遲到,而且思想愛“開小差”。一看到他們在說話,我立馬把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批評了一頓,而沒有批評學習好的學生。這個事情處理完了,讓他們繼續(xù)上自習。然而,沒過幾分鐘,學習成績差的那個學生就氣呼呼地站起來:“老師,是他先找我說話的,為什么就是我影響他,而不是他影響我!”我怔住了,一下意識到自己剛才的處理方式顯然存在很大的問題。此時,全班同學都齊刷刷地抬起頭來看著我。我知道,這件事如果處理不好,將影響到以后的班級管理。我向這兩位同學認真仔細地詢問了剛才的情況,確實是學習好的學生主動找他同桌說話。于是我先向這位同學道了歉,然后又批評了剛才那位學習好的學生,最后向全班提出一個要求:以后的工作中讓他們給我多提意見。全班給我以熱烈的掌聲,我獲得了學生們的信任,后期的班級管理更加順利。
二、管理好班級,需要富有耐心溝通獲得學生們的支持
老師都有一個習慣,習慣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學生聽的次數(shù)多,對于教師的說教產生了免疫能力,學生也會很厭煩教師這種模式。這時候,教師不如換種方法,把時間用在尋找問題的根源上,進而針對問題找到解決的方法,再花時間去引導學生發(fā)展,獲得學生的支持。這有這樣學生才能更改自己的不足,找到學習的動力。
比如,在班級管理中,學生遲到是一個常見問題。我班有一位同學,性格比較孤僻,不喜歡跟人交流,學習很差,可以說每周都遲到,最嚴重的一次是,保持了連續(xù)三天遲到的記錄。在第四次遲到的時候,他一看見我在門口站著,背著書包轉身就要下樓,不打算再進教室,弄得我哭笑不得。于是我變換了方法,有意識的多關心他,找他聊天,和他談心,慢慢發(fā)現(xiàn),他經常受到他媽媽的責罵,他媽媽說他沒用,一無是處。因此,他對自己沒有信心,不在乎別人的指責,更不愿意和別人交流。問題的根源找到了,我就找他媽媽談話,讓她不要再時不時地責罵孩子。同時,讓他周圍的同學主動接近他,找他玩,我也經常關心他,陪他聊天。經過一段時間,他變得比以前開朗了許多,開始主動跟別人交流,和別人玩,對自己的要求也漸漸嚴格?,F(xiàn)在遲到的次數(shù)逐漸減少,上課開始認真聽講,不懂的開始向別人請教。而對他每取得的一點進步,無論大小,我都及時給予表揚鼓勵。最后讓他媽媽,甚至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他靠自己的努力考上了高職。
三、管理好班級,需要挖掘學生的優(yōu)勢和特長并鼓勵支持
在班級管理中,我秉承平等公正原則,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孩子,也很尊重我的每一個學生,我的出發(fā)點,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們的未來。可以說,我在教育理念上就是用愛,用真誠平等的態(tài)度和孩子們相處,發(fā)現(xiàn)并無限擴大他們的優(yōu)點,無限縮小他們的缺點。讓每一個孩子在我的班級里面都能自信快樂的成長和學習。我相信每一個孩子的每一個問題都有起因,我也堅信每一個孩子的每一個問題都有解決的途徑。
例如,姚同學的父母都是老師,對孩子期望很高,全面培養(yǎng),極為嚴厲,稍有不慎,就會打罵。上了高中,孩子的叛逆心理出現(xiàn),他會和父母直接對著干,上課聽音樂,看小說,睡覺,說話。作為班主任采取了各種方法,多次交流溝通,甚至請家長,但孩子軟硬不吃,父母的打罵失效。我也采取常規(guī)方法和他交流溝通,但他警覺性很高,不愿和我坦誠相待,也不愿做過多交流,我要求他遵守校紀班規(guī),他直接要求我給他設立“特座”,讓我不要管他。我開始觀察他的行為,反思我的教育方法。表面看起來他一切都無所謂,仔細觀察,他也很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首先我找到他的家長進行溝通,與家長的溝通中,我能能感受到他內心深處的崩潰、無奈以及束手無策,但還是抱有一絲的希望。再加上我一段時間的觀察,孩子品行不壞,自尊心強,對班級事情表面無所畏,其實也很有集體榮譽感。我思索他除了學習還可以做什么呢?他長相帥氣,聲音磁性好聽,而且愛看書,文化底蘊不錯,可以學播音主持??!又和孩子交流,家長溝通,達成一致,欣慰的是孩子一下子找到發(fā)展方向,相信他在自己喜愛的主持人工作會越走越遠!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高中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點,實行“投其所好”的班級管理模式,平等公正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深入了解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需求,鼓勵并支持學生的理想。愛孩子,不放棄每一個孩子是我的班級管理宗旨,要投其所好,可以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為密切,班級凝聚力也更高,在此基礎上,教室管理班級也就輕而易舉。
參考文獻
[1]蔣傳法.普通高中學生人格發(fā)展特點的測查分析[J].中小學生心理健康,2016(2):24-26
[2]謝玉勝.談班主任在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7(3):38-42
作者簡介:魏存霞;(出生年份—)1978年6月;性別:女民族:漢;籍貫:甘肅蘭州;職務/職稱:中學一級教師;學歷:大學本科;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四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歷史教育教學;所在省市:甘肅省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