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清
摘要: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國經濟水平逐步提高,初中教育得到了人們普遍的關注。政治是初中教學中的一門重要課程,通過向學生進行知識滲透,促使其價值觀念發(fā)生改變,并具備較強的分析能力。然而教材的內容十分有效,為了做到有效拓展,教師還需要將時政知識引入進來,豐富學生們的知識基礎。本篇文章主要描述了在初中政治課堂引入時政教學的主要意義,并對于具體方法方面發(fā)表一些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關鍵詞:初中政治;時政教學;必要性;方法
引言:
從現階段發(fā)展而言,初中教師在實際授課的時候,可以嘗試將時政內容引入進來,以此為基礎引導學生們進一步分析,從而可以更好地理解當前社會的具體情況,同時也能起到完善自我的效果,增強自身整體水平,改善自身價值觀念,進而為未來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在初中政治課堂引入時政教學的主要意義
(一)滿足教學改革的基本要求
由于新課標改革的實施,現階段的學校都將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與創(chuàng)新,并且都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方式,忽略了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教師一味的重視重點知識的講授,從而忽略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這種教學方式往往導致學生只知道理論知識,而不能夠將其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因此,新課標改革的出現,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通過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結合,促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加全面的教育與發(fā)展。初中政治課堂在新課標改革的要求下,教師將課堂教學內容與社會熱點新聞相結合,促使學生能夠將課堂教學理論與社會新聞事實相結合,從而促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理解理論知識。與此同時,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的結合,確保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觀[1]。
(二)提升學生們的道德水平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技的發(fā)展,現如今是多元化的信息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學生能夠通過不同的渠道接觸到不同的思想。然而,這些思想當中,肯定也會摻雜著許多負面的思想,例如:拜金主義、攀比心理、幕強心理等等。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將這些負面思想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從而促使學生認知到這些思想的危害性。促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進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在初中政治課堂引入時政教學的具體方法
(一)通過時政內容展開教學
政治科目相較于其他學科而言,其內容十分豐富,所涉及的范圍也非常的廣闊。所以,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要求較高,有大量的知識點需要學生進行理解并且記憶。其中,教師在進行政治課堂教學時,如果采取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教學方式,可能會促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甚至產生抵觸情緒。因此,教師應當注重教學方式,將教學內容與社會熱點或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從而促使學生愿意進行自主學習[2]。
例如,教師在進行“融入社會”的相關知識點展開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教師應當將2019年的兩會熱點提案引入課堂。因為學生對這些提案相對比較熟悉,所以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然后,教師可以通過提案與教學內容相結合,向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刻的理解。以此來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找準教學內容和時事新聞的結合點
初中階段的學生,相較于小學生而言,已經具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面對社會熱點新聞與事件時,也可以表達出自己的看法與見解。然而,初中生對于新聞事件的看法還不足夠全面與理智,不能夠對其有更加深層次的理解與認知。所以,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將時事新聞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相結合。讓學生通過自己所學習到的知識去解決現實問題。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首先需要全面深層次理解教材,然后將教學內容與時事新聞相結合。以此來促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所學習的內容的重要性,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進而促使學生正確認識到政治學習的重要性[3]。
例如,教師在進行“學會拒絕不良誘惑”知識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生活中的不良誘惑行為有哪些,然后在向學生列舉生活中沒有拒絕不良誘惑的行為。比如廣東省雷州市住建局局長貪污房產等。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向學生講解身邊的不良誘惑,比如學生過度沉迷網絡游戲,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導致學生成績落后,最終無法實現自身價值。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案例,促使學生能夠對不良誘惑的危害具有深刻的認知,從而能夠時刻督促自己。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標改革的實施,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與此同時,應當將社會熱點新聞與課堂教學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政治意識。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政治。除此之外,時政教學還可以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進而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與道德觀。
參考文獻:
[1]金立志.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策略探討[J].亞太教育,2015(23):00120-00120.
[2]康尚前.初中政治課堂中引入時政教學的策略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6(3):00011-00012.
[3]張敏.淺談初中政治課堂有效教學方法的幾點思考[J].祖國:教育版,2016(12):00157-0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