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捷
【摘要】本文立足于我國高中階段化學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探討在這一過程中提升學生學科學習與發(fā)展?jié)摿Φ木唧w策略,希望對此理論的研究,可以對實際工作的開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高中化學;新課程改革;自主學習;學科發(fā)展?jié)摿?/p>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時代大背景,以及日趨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生發(fā)展需求,要求廣大高中化學教育教學工作者必須勇于打破傳統(tǒng)單向灌輸式教學模式的桎梏,積極探索一條激發(fā)學生學習潛力、彰顯學生主體地位的新型育人道路,才能為我國社會發(fā)展培育更多的人才。
一、高中化學教學的育人目標
1.認識新課程標準要求
教育要立德樹人,要為社會培養(yǎng)新時代的人才。新課標指出,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合作者。顯然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要求。
2.進行師生角色定位
伴隨著新課改的推廣,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識到了傳統(tǒng)單向灌輸式理論教學的缺陷,在實際化學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強調對同學們主體地位的彰顯、學習潛能的激發(fā)以及主觀能動性的展現(xiàn)。因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應當從原有的控制者、主導者逐步過渡到引導者與指導者,從而幫助同學們在其系統(tǒng)化的理論指導與實踐幫助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學科素養(yǎng)、綜合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需要。
3.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需要注意的是,相較于初中化學這一學科的學習,高中化學凸顯出知識點繁雜且實踐技能要求較高的特點,所以僅僅依靠課上的幾十分鐘,學生很難較為全面深入地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要點,因而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如果教師不能合理激發(fā)每個學生的學習潛能,那么就很難使其沿著正確的軌道前行,這也是本文理論研究的重點所在。
二、化學教學中喚醒學生學習潛能的策略探究
1.培養(yǎng)高漲的學習興趣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囵B(yǎng)同學們對某一學科學習的興趣,可以激發(fā)其對該學科學習的潛能。所以在實際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勇于打破傳統(tǒng)單向灌輸式理論教學模式的桎梏,在教學內容中穿插更多有趣的生活實例,并且設計層次化的討論問題,從而全面激發(fā)學生參與化學教學的積極性以及主觀能動性。
例如,講解“物質和量的濃度”相關內容時教師應當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向學生布置任務“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溶液,那么我們喝的礦泉水瓶子上的標簽上有什么含義嗎?實驗室里的溶液試劑上的標簽代表什么呢?”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對比,可以采用多元化途徑展開調查,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望。其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全面跟進不同學生理論掌握的情況以及實踐操作的水平,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制定階梯目標,讓不同學生在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他人的認同與肯定。為其學科自信心的樹立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后,教師應當深入發(fā)掘實際生活中同其教學內容關聯(lián)密切的要素,并對其加以合理的整合、高效的分析以及科學的應用,從而讓同學們更加直觀、深入地理解化學理論知識,并且在實際生活中應用并檢驗理論,實現(xiàn)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的有機統(tǒng)一。例如,以酒后駕車這一生活化現(xiàn)象為例,在學習物質的分離與檢驗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引導同學們思考酒后駕車時所進行酒精測驗的原理,從而全面調動同學們參與本課學習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為后續(xù)的教學創(chuàng)設良好的外部條件。
2.應用正確的學習方法
實踐證明,許多學生之所以未能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全面激發(fā)其潛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其缺乏正確的學科學習方法,因而在實際的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過程中走了許多彎路。針對這一普遍存在的問題,教師必須充分彰顯自身在引導與指導學生過程中的重要價值,使其在潛移默化的培育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方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習潛能。
在課前教師可以為學生預留一定的自主探究任務,引導學生借助于資料查閱、實地調研或者是詢問他人等方式,獲取到同教學內容關聯(lián)密切的資料,從而避免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茫然而無從下手的尷尬局面。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及時跟進不同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其在實踐過程中所展現(xiàn)的技能水平,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其改進自身的學習方法,摒棄原有的不良學習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在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應當盡可能地準備一些探究式的情景或問題,鼓勵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共同完成對某一問題的解決。針對那些學習熱情不高、課堂參與度不強的學生,教師應當給予一定的鼓勵,使其可以更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及時反映自己學習中的問題。與此同時,教師應當利用學生的課余時間,為其布置一定的自學任務。例如,讓學生們自行去預習課堂內容,整理本節(jié)課的知識架構,從而更有針對性地參與課堂教學,實現(xiàn)其自身學科素養(yǎng)以及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3.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想充分激發(fā)學生在化學這一學科學習過程中的潛能,就必須彰顯其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這一目的的實現(xiàn),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入手。
①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入并應用學生輔助教學模式,即將一部分教學難度較小的內容交由學生進行備課,指導其根據(jù)自身的理解劃分教學過程中的難點與重點,并與新老知識進行深入的聯(lián)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根據(jù)自己領到的任務進行備課、講課,然后由教師科學測評不同學生的講課情況,并給予有效的點評指導。如此一來,不僅有利于充分激發(fā)同學們參與學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②教師還可以深入發(fā)掘實際生活中同其教學內容關聯(lián)密切的要素,并且引導同學們通過實踐探索來驗證課本上所學的理論知識。我們以《丁達爾效應》這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們作出如下的猜想,即“電筒光照射液體,光線可以通過液體形成通路”,然后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丁達爾效應的檢測與實驗匯總。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當給予不同學生以必要的指導與監(jiān)督,及時排除同學們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障礙,幫助其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學科素養(yǎng),實現(xiàn)自身潛能的有效激發(fā)。
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合理應用課外學習時間,實現(xiàn)對一些化學小知識的全面、深入理解,這也是培養(yǎng)學生化學學習興趣,提升其學習潛能的重要舉措。例如,在學習《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這一課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借助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自主學習方式,了解到現(xiàn)階段不同領域中常用的合金品種及其性能,并且以圖表或者是PPT的方式展現(xiàn)生活中常見的合金材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明晰化學與生活間的緊密聯(lián)系,從而在實際生活中養(yǎng)成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為其今后的成長與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基于新課程改革的時代大背景以及日趨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生發(fā)展需求,要求廣大高中化學教育教學工作者必須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一條激發(fā)學生學習潛能、彰顯學生主體地位的新型育人道路,才能為我國社會發(fā)展培育更多的高素質、專業(yè)化人才。
參考文獻:
[1]陳灶陽.如何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J].西部素質教育,2017(20):59-60.
[2]徐法忠.淺析發(fā)展性評價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觀察,2017(18):121-122.
[3]歐陽學浩,劉杰.化學史在中學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回顧與反思[J].山東化工,2017(15):156-157.
[4]王莉琴.創(chuàng)新實驗在中學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7(08):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