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孟琦
【教學目標】
1.通過自己吹泡泡和觀察同學吹泡泡,理清吹泡泡的順序,并把過程寫清楚。
2.通過觀察泡泡的樣子,展開合理的想象,能用上好詞、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泡泡寫生動。
3.通過三次吹泡泡的示范與觀察,教師的層層引導,激發(fā)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自己吹泡泡和觀察同學吹泡泡,理清吹泡泡的順序,并把過程寫清楚。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泡泡的樣子,展開合理的想象,能用上好詞、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泡泡寫生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大家一起吹泡泡玩得不亦樂乎,肯定有很多話想和小伙伴分享。這節(jié)課我們就暢所欲言,交流吹泡泡的過程和感受。
二、理順序
1. 師:大家都好喜歡吹泡泡,現(xiàn)在,老師想請一名吹泡泡高手上臺展示一下是怎么吹泡泡的?請其他同學注意觀察吹泡泡有哪幾個步驟?
2. 生示范吹泡泡。
3. 師:請一名觀察員說一說吹泡泡的步驟。(指名說,可再請一名學生補充)
教師板書:擰、蘸、吹
4. 師:首先擰開蓋子,接著蘸一蘸泡泡水,最后吹泡泡,看,我們吹泡泡可是有順序的哦?。ò鍟河许樞颍?/p>
三、寫清楚
1. 師:現(xiàn)在請第二名吹泡泡高手為我們再一次展示吹泡泡,這次。老師想邀請觀察員們仔細觀察:吹泡泡高手是怎么做這些動作的?
2. 生示范吹泡泡。
3. 請2~3名觀察員說一說是怎么做這些動作的。
4. 師:老師發(fā)現(xiàn)剛剛的觀察員都用上了一些好詞來描寫吹泡泡的動作,這就把話說得更清楚了。我們在寫作中也可以這樣使我們的文章寫得更清楚。(板書:寫清楚)
5. 小組交流:你們自己是怎么吹泡泡的?
6. 指名說。
四、會想象,寫生動
1. 師:我想再請一位吹泡泡高手上臺吹泡泡,這次,請臺下的觀察員們仔細觀察:泡泡是怎么樣的?像什么?
2. 生示范吹泡泡。
3. 小組交流。
4. 小組匯報。
5. 師:這個四人小組展開了想象的翅膀,說得新奇又有趣。在寫作中,豐富又合理的想象會讓我們的文章更生動,增色不少哦!(板書:會想象,寫生動)
五、妙筆生花
1. 師:剛剛大家交流了這么多,有同學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想動筆寫一寫啦!老師給大家一點提示,看,這就是我們的寫作小妙招:理順序,寫清楚;會想象,寫生動。
2. 生寫。(10分鐘)
六、展示點評
1. 師:哇!老師發(fā)現(xiàn)有同學已經(jīng)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大篇,沒寫完的同學也不要緊,我們課后還有時間繼續(xù)寫。請大家放下筆,看一看我們的同學是怎么寫的。哪位同學愿意分享你的創(chuàng)作?(請生)請其他同學當評論員,一會兒說一說她的創(chuàng)作怎么樣。
2. 生齊讀寫作小妙招。
3. 生展示、點評。
七、總結(jié)收獲
1. 師:孩子們,一起來談?wù)勥@節(jié)課的收獲吧。
2. 總結(jié):孩子們,在今后的習作中,大家只要學會認真觀察,合理想象,相信你的作文就會像七彩的泡泡一樣精彩紛呈、絢麗多彩。
八、教學感悟
1. 用心傾聽,及時引導
在平時課堂常規(guī)的管理與訓練中,我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習慣。時至今日,學生慢慢建立起了傾聽意識,而反觀自我,對于“傾聽”這一點,真可謂是“嚴于律人,寬以待己”。
在指導“按順序,寫清楚”環(huán)節(jié)中,后來回答的幾個學生在我的引導下說得一個比一個好,并且還用上了板書在黑板上的“首先……然后……最后……”等表示順序的詞語,而我卻沒有抓住這些細節(jié),錯過了強化與肯定學生的機會。倘若這時我能夠鼓勵學生“我注意到了你用上了我們上一個小妙招,句子說得很有條理”,想必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學生也會更加樂于表達。
在指導“會想象,寫生動”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學生留心觀察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像什么。學生紛紛各抒己見,“泡泡像皮球,在陽光的照射下變得五彩斑斕”“泡泡像珍珠一樣隨風飄揚”“泡泡像圓圓的彩虹”“泡泡大的像蘋果,小的像藍莓”“泡泡像透明的雞蛋一樣漂浮在空中”“泡泡像導彈一樣發(fā)射出來”等語句從學生的口中說了出來,這些語句要么存在語病,要么想象不合理,要么不夠有美感,而我在課堂上卻沒有用心聆聽,統(tǒng)統(tǒng)給予了肯定。這時我應該及時追問他們“我們說旗幟隨風飄揚,珍珠可以隨風飄揚嗎?”“運用比喻是為了讓我們的句子更富美感,你們覺得‘泡泡像透明的雞蛋’這個比喻有美感嗎?”“泡泡為什么像蘋果呢?蘋果是圓圓的嗎?”在課堂中,我要能夠隨時捕捉學生回答得不夠恰當?shù)牡胤?,并且適當?shù)丶右砸龑В瑸樗麄兊陌l(fā)展作鋪墊。
在“妙筆生花”環(huán)節(jié)中,我讓兩位小作家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展示完畢后,由我來邀請臺下的評論員進行點評。其實,這里大可讓兩位小作家自己邀請評論員,這既體現(xiàn)了對學生的尊重,也能讓點評真正走進學生心里。
傾聽之中,融入了對學生的激勵、耐心與尊重。用心傾聽,老師與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會更加奪目。
2. 巧妙點撥,發(fā)展思維
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建構(gòu)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其中,思維發(fā)展與提升至關(guān)重要。
在指導“會想象,寫具體”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表達多拘束于形狀與顏色,回答大多是圍繞“泡泡的形狀是圓的”與“泡泡五彩斑斕”這兩個方面展開,詞匯量不夠豐富,思維也不夠發(fā)散。這時,我可以出示一張三個泡泡聚集在一起的圖片,并說:“看,這三個泡泡聚集在一起,我猜它們肯定有很多小秘密,在和風娃娃分享呢!”如此點撥,學生的思維就不再局限于形狀和顏色,思維得到了發(fā)展,想象更加生動,語言表達更加豐富,課堂也許會呈現(xiàn)另一局面的奇思妙想。
3. 抓住契機,化朽為寶
葉瀾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現(xiàn)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激情的行程?!痹谡n堂教學中,教師要敏銳地捕捉課堂生成點,因勢利導,誘發(fā)指引,創(chuàng)造另一番圖景。
在第二位學生示范吹泡泡后,我問其他學生他當時的神態(tài)是怎樣的?學生回答“是沒有表情的,嚴肅”。這時,我可以更深入地采訪吹泡泡的學生,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感受——“我很緊張,生怕泡泡水灑了出來,小心翼翼地擰開蓋子?!笔乖瓉泶舭宓谋磉_更加生動。
在最后一位學生示范吹泡泡時,第一次是失敗的,泡泡水還在泡泡管里就被風打散了,第二次吹才成功。這時,我應該抓住吹泡泡失敗的契機,采訪這位學生失敗時的心理活動,這有利于學生在寫作中加入自己的感受,把吹泡泡的過程寫清楚。
教師要有一雙慧眼,巧用契機,讓課堂煥發(fā)勃勃生機。
4. 靈動課堂,功在平時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要使課堂擁有溫度,需要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
教師要多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摸清學情,以學生的實際水平設(shè)置課堂環(huán)節(jié)與問題,甚至可以在備課時問問學生的建議;教師還要在備課時以本班學生的水平寫一寫課堂問題的答案或者布置的小作文,這既能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也能讓課堂更貼近學生,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
“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上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更是教師與學生的情感交流。體察學生,疼惜學生,心中裝滿學生,用愛教導學生,這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