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萬霞
摘? 要:農(nóng)村初中留守兒童呈現(xiàn)增加的趨勢,更多的父母選擇去外地打工,更多的兒童無奈地與祖父母一起生活。大多留守兒童在交際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他們往往不善言辭,不能流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大多都有獨來獨往的傾向。作為語文教師,在進行口語教學時,一定要給他們特別的關照,以讓他們健康地提升認知能力。
關鍵詞:留守兒童;表達;交際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9-0108-01
1.以留守兒童的視角,分析文本
留守兒童的經(jīng)歷跟班上其他同學相比要豐富一些,他們有的去過田里勞動,有個跟爸媽去過外地生活過,這些使他們想問題的時候,多了一份體驗,多了一份與他們生活相關的情感。如果教師能夠利用他們的這一優(yōu)勢,會讓他們在表達的時候多一份自信與從容。在學習
《我的叔叔于勒》這一課時,教師往往會從文中的一些描寫分析出于勒的自私與虛偽,這與文章的主題也一致。但這樣的分析,學生往往不敢有自己的聲音,他們順著教師的思路來,然后將教師的講解進行記憶與消化,漸漸地學生就失去表達的欲望,在課堂只做被動學習的奴隸。所以教師要能挖掘一些話題,讓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從而使他們的表達更具有一定的廣度與深度,而不至于人云亦云。當教師問學生,還能看出于勒的其他方面的性格嗎,這是一道不可以預設的題目,教師主要想看看學生思維的靈活度,以及對語言表達的流暢度。于是有個留守學生說,他看到了叔叔于勒善良的一面。教師首先,鼓勵他敢于表達的勇氣,然后聽他有力有序的闡述。學生說,于勒雖然窮苦但是沒有再回去連累哥哥,這跟學生自己的爸爸一樣,雖然窮,沒有去投靠發(fā)財?shù)墓霉?,自己只身一人去外地掙錢。由此可見,學生會用他們自己的視角去分析問題,也會用他們自己的內(nèi)心想法進行真實的表達,教師要高度評價他們的這種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教師在處理文本的時候,要盡量多給學生表達的機會,讓他們自由地說出他們對文本的思考。留守兒童在某些方面可能落后于其他同學,但他們對問題同樣有自己的看法。只有教室有輕松愉悅的氛圍,才會有敢于說話的學生。雷夫說,他的課堂沒有恐懼;對留守兒童而言,他們的課堂也應沒有恐懼。
2.以學生體驗的方式,表演文本
留守兒童在有具體的情境的時候,他們也能打開話匣子,將內(nèi)心的訴求與想法和盤托出。教師在教學時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給他們的表達提供土壤。在學習《孔乙己》的時候,教師讓學生用一段話來描述孔乙己,部分學生總會表達得不夠簡潔,啰啰嗦嗦,難以將人物的真正形象敘述清楚。這時候如果教師嚴厲批評,勢必會將學生說話的那點愿望破滅,接下來就是一片沉靜,任由教師一人發(fā)揮。對留守兒童而言,課堂應該是培養(yǎng)他們表達能力的重要場所,在家庭里他們又缺少父母與他們的交流,好多話悶在心里,無人可以訴說。在課堂,教師又高要求對他們,他們只會噤若寒蟬。所以教師先讓他們表演孔乙己的幾個動作,看誰模仿的最像。比如,讓學生模仿他從口袋里摸出幾個排出九文大錢,以及他從破衣袋理摸出四文大錢的樣子。學生在前面表演,自然會引起其他學生的笑聲,他們會在笑聲中體會孔乙己的性格,在有了自己的體驗之后他們再去表達,就多了一份切身的感悟。特別是他們的表演得到別人認可之后,他們會覺得自己了解了孔乙己,在隨后對這個人物的闡述就多了一份淡定,不會語無倫次了。
接著教師讓學生進行口語表達的時候,學生會一邊動作,一邊自由發(fā)揮,這樣就能做到他們心里想什么,嘴上就能說什么。留守兒童在表演的時候,往往有一定的優(yōu)勢,他們的模仿能力往往比別的學生強,教師可運用普雷馬克原理進行正面強化,即通過他們的強項來訓練他們的口語弱項,從而到達整體能力的提升??谡Z能力的提升,不是單純地直接的從口語入手,要給學生一定地鋪墊,讓他們自然地表露。
3.以彼此提問的方式,深入文本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留守兒童在學習語文時,大多會缺少問題意識,因為平常他們都是自己處理事務,小到自己的穿衣搭配,大到家校溝通。沒人去幫他們解決問題,也就沒有問問題的習慣。但如果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即能夠主動地提出問題,他們就會有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這在口語表達的時候,會有很大的優(yōu)勢。所以教師首先要以提問的方式,讓學生一步一步地走進文本,他們回答問題的過程就是口語訓練的過程。比如,在教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時,教師問學生,文中背影一共寫了幾次,每一次的寫法是不是一樣,然后讓學生也學著去表述一個熟悉的背景。很明顯,學生在回答第一個、第二個問題時,不需要過多的言語;在回答第三問題的時候,則需要羅列語言,模仿原文本的寫法。學生可以相互之間進行表達,這既是一個交流的過程,也是一個彼此學習的過程,他們在傾聽的過程中會優(yōu)化自己的表達方式,已達到最好的效果。其實最好要讓學生自己提問,會問問題,也是表達中一個重要的能力。自己提問的口子一定要小,這樣才能集中學生的思維。
留守兒童跟所有的學生一樣,他們有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們有自己的情感需要表達。教師要抓住他們認知的狀況與情感的特點,給他們最適切的表達的氛圍,讓他們的口語最大可能地提升,也讓他們更全面地展示自己。其實,每篇教材文本都蘊含著留守兒童生命成長的密碼,教師要帶領他們?nèi)ふ胰グl(fā)現(xiàn),這是語文教學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口語交際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