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小兵
摘 要:微課是以短視頻的形式來對具體的高中化學內容進行呈現(xiàn)的,這種具體形象的形式有助于激發(fā)我們高中學生對相應化學知識內容的學習興趣,讓我們更為高效率和高質量地進行化學學習,從而不斷提升我們的化學學科素養(yǎng),助力我們未來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將就高中化學微課程制作及應用進行有效的探索。
關鍵詞:高中化學;微課程;制作;應用
微課程具有主題突出、時長較短、形象具體、短小精悍等突出優(yōu)勢,我們要合理地利用微課程的這些突出特點,來進一步強化對化學知識內容的學習和理解,那么微課是如何制作的?在微課制作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同時如何有效地應用微課開展化學學習的呢?本文我們將圍繞著高中化學微課程的制作及其有效應用進行研究和探索。
一、高中化學微課的有效制作
(一)要主題突出
微課的時長一般在5~10分鐘,在這樣短時間內是不適宜闡述多個主題,我們在微課程的制作過程中要做到主題突出,緊緊圍繞著一個主題來進行有側重點的闡釋,以讓我們通過某個微課短視頻的學習就可以對相應化模塊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例如,在學習“元素周期表”模塊知識時,我們可以緊緊圍繞元素周期表這個主題,對元素周期表的結構、元素周期表的編排規(guī)律以及元素周期表的記憶方法等進行細化闡述,有助于我們對這些內容的理解和學習。
(二)要趣味性強
化學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在微課程制作的過程中我們要本著“形象具體”和“趣味性強”的原則來進行,并能夠做到內容有趣、形式有趣、敘述的方式有趣,以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例如,在畫面的設計中盡可能地設計一些卡通的人物形象,用幽默的話語對內容進行呈現(xiàn),在銜接上要形式多樣、靈活有趣,也可以采用一些設疑、提問、反問等的問答方式,從而讓我們在微課程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逐漸地激發(fā)學習的欲望和學習的好奇心,進而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來進行更為高效的化學學習,自然有助于提升學習的效能。
(三)要銜接流暢
在微課程的制作過程中銜接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銜接的是否流暢、是否和諧,對于我們的微課程學習效果會產生很重要的影響,因此,我們要不斷提升微課程銜接的流暢性。其一,內容要有效銜接。一般來說在同一個微課視頻的內容設置上應盡量避免內容繁多,圍繞著一個主題設計1~3個模塊即可,在內容銜接上盡可能地將相關的內容內按順序進行排列,避免內容的講解偏差過大。其二,方式要有效銜接。在轉換方式上要實現(xiàn)逐漸和梯度的轉化,給予一定緩沖時間。
二、高中化學微課的應用
(一)進行精準預習
課前的預習是我們開展化學學習的一項重要學習環(huán)節(jié),我們要積極地借助微課程提升預習的精準性。例如,在學習“化學能與熱能”模塊內容時,可以在微課中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對具體的化學內容,如能量變化的原因;決定能量放出和吸收的因素;化學能轉化為熱能的應用等進行條理清晰的展示,并對具體的知識點進行細致化、全面化和精準化的講解,同時,在微課中列出學習的重難點和易混淆內容,布置相應的預習效果檢測題目等等,從而在微課的有效輔助下,全面地提升我們預習的精準性和針對性,為后續(xù)的正式學習打好基礎。
(二)開展分層學習
一節(jié)課中有基礎內容,也有提高和拓展性質的內容,我們可以對這些內容進行精準性的難度劃分,并積極地將這些內容制作成有難度劃分的分模塊微課視頻,例如,在學習“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模塊內容時,可以將甲烷的結構式、電子式;甲烷分子的正四面體結構;甲烷的化學性質;甲烷的存在和甲烷的用途等知識內容進行有效的梳理,并根據(jù)知識的難度系數(shù)將其制作成分模塊的微課視頻,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先學習基礎性質的內容,之后再進行拓展和延伸學習,突破學習的重難點內容,不斷提升課堂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較好地掌握“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模塊內容,促進自身在課堂學習效果的優(yōu)化。
(三)進行靈活復習
復習也是化學學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們要合理地借助微課程的優(yōu)勢,有效地提升復習的靈活性,進一步強化對相應知識內容的理解和學習。例如,在學習“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知識內容時,一方面,我們可以將這些內容進行全面梳理,根據(jù)這些知識學習的難易程度、不同知識模塊之間的內部關聯(lián)等,將其制作成有趣味性的微課視頻,在課堂進行有效的復習;另一方面,可以將這些微課程視頻放到網絡平臺上,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情況在課下開展靈活性的復習,自然可以提升復習的效能。
綜上所述,將微課合理地應用到對高中化學知識內容的學習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我們重視起對微課程的研究和利用,并在具體的微課程制作過程中要主題突出、趣味性強、銜接流暢,讓微課程的質量更高,同時也要合理借助微課進行精準化的預習、開展分層化的學習,進行靈活化的復習,進而通過有效的微課程制作和利用,不斷強化對高中化學相應知識內容的學習和理解。
參考文獻:
[1]吳佳怡.微課程在高中有機化學教學中的設計與實現(xiàn)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2]蔣淑敏.高中化學微課的有效性探查[D].揚州大學,2016.
[3]凌鵬峰.高中化學微課程的設計和實現(xiàn)研究[D].貴州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