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課程思政”理念下高校人文素質課程的教學實踐研究

      2019-09-10 01:37:44謝曉娜
      大東方 2019年5期
      關鍵詞:大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

      謝曉娜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思想政治理論課,也應該充分挖掘人文素質課程中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通過人文素質課程的教學進行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本課題基于在人文素質課程教學實踐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以《大學語文》的“課程思政”為突破口,探究在《大學語文》教學實踐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從而為高校利用人文素質課程“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提供借鑒。

      關鍵詞:課程思政;人文素質課程;教學;《大學語文》

      當前社會發(fā)展背景下,大學生正面臨著網絡和多元文化的沖擊,容易出現(xiàn)道德意識弱化、價值觀偏移等問題。除了正面加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外,如何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中,達到一課多教的效果,是高校教學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高校的人文素質課程是培養(yǎng)“如何做人”的教育課程,除了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外,也強調對人的品格和人格的培養(yǎng)與塑造,幫助受教育者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是相符合的?!洞髮W語文》是人文素質課程的核心課程,充分結合大學語文的課程特點,在教學實踐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導作用,調動廣大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發(fā)揮人文素質課程的育人功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一、課程思政的內涵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上海市教衛(wèi)工作黨委副書記高德毅(2017)認為,課程思政實質是一種課程觀,不是新開一門課,也不是增設一項活動,而是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課程教學和改革的各環(huán)節(jié)、各方面,實現(xiàn)立德樹人、潤物無聲。葛衛(wèi)華(2017)認為,課程思政不是將所有課程都當作思政課程,也不是用德育取代專業(yè)教育,而是充分發(fā)揮課程的德育功能,運用德育的學科思維,提煉專業(yè)課程中蘊含的文化基因和價值范式,將其轉化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化、生動化的有效教學載體,在“潤物細無聲”的知識學習中融入理想信念層面的精神指引。

      我們認為,“課程思政”是指學校所有的教學科目和教育活動,充分挖掘其蘊含的德育元素,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課程為載體,實現(xiàn)人文素質課程、專業(yè)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融合,將思想政治教育滲透、貫穿教育和教學的全過程,實現(xiàn)全方位、全員、全過程育人。

      二、高校人文素質課程“課程思政”實現(xiàn)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我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架構已經基本形成,主要覆蓋語文、歷史、哲學、藝術、自然等領域。華中科技大學早早就將人文素質課程建設為核心課程,開設中國古典文學、中國革命和建設史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課程。復旦大學的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特別強調綜合教育課程和文理基礎課程程的教育價值,認為其有利于使學生擁有文化素質、歷史眼光、世界視野、人生態(tài)度。

      張宏斌(2012)指出,人文素質課程對文化修養(yǎng)和道德水平提升的重視,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的思想、行為和選擇,對人的行為和活動產生間接而有效的影響。劉曄(2017)則認為,人文素質課程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和拓展綜合素質。同時,通過高校人文素質課程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的隱蔽性較高。在人文素質教育課程的教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發(fā)揮高校課程的思政教育資源,豐富人文素質課程思政教育的時代內涵,推進人文素質課程教法的創(chuàng)新,有利于學生在提升人文素養(yǎng)的同時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人文素質課程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目標、內容和形式上內在統(tǒng)一、互為補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丁永忠(2005)認為,人文素質課程能夠將體現(xiàn)某種價值認同,以倫理、道德、哲學、藝術等人文社會領域為指向,體現(xiàn)人的理念信念、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及價值追求。在大學生人文素質課程的教學中以德育和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方法相結合,能夠在人文素質課程中滲透、貫徹并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

      三、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實踐“課程思政”

      《大學語文》作為人文素質課程的典型學科,擁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資源,可以結合其學科特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課程思政”的要求。

      (一)在授課內容中滲透思政教育內容

      大學語文課程是以人文文化知識為主要內容的人文教育核心課程。入選教材的內容多涉及古今中外的優(yōu)秀篇章,不僅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思想價值,通過這些篇章的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yǎng),也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具體的教學中,可以有針對性地、有選擇地對授課內容進行篩選,在授課內容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如選取郭沫若的《天狗》(《大學語文》邵子華主編版)教學時,可以在引入新課時對于詩人以及當時生活背景進行講述,對于詩人及同時期其他的經典作品的講授,深度發(fā)掘作品人物的思想性,引導學生感受詩人對于五四時期獨具的破舊迎新的澎湃豪情。

      (二)開展第二課堂教學實踐活動

      大學語文課程的教學形式是豐富多樣的,可以通過語文中特有的藝術形式如朗誦會、撰寫作品鑒賞、戲劇表演等進行教學,生動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效果。蘇解姣(2012)指出,可以運用《大學語文》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學生實際開展教學,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教育效果。如可以通過文化專題研討對古今中外的語言文學和精神文化發(fā)展的主要脈絡進行梳理,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相關思潮、學派和大師的文化知識和思想,同時在研討的過程中設計多元化的情景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幫助學生拓寬文化視野。還可以在課程中設置經典名著閱讀,引導學生課下詳細閱讀,并在課堂教學中有計劃地預留交流和分享時間,讓學生分享經典名著中的收獲,接收不同的觀點、看法,不僅豐富了課程教學形式,也可以引導學生體悟先賢哲思,啟迪心智。

      (三)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

      朱迎玲(2014)提出大學語文教師在教學活動安排中應該對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巧妙地融入大學語文的教學進行深入地研究,找準定位,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同時積極創(chuàng)新和改革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從而使大學語文的思政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語文教師在《大學語文》的“課程思政”中要起到主導作用,要讓學生在語文的學習中受到熏陶和教育,除了需要教師擁有雄厚文化知識功底外,還應具備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大學語文教師要重視自身思想政治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升,可以通過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和對時事政治的把握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

      四、高校人文素質課程“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研究

      通過在《大學語文》的教學實踐中貫徹“課程思政”的理念,我們發(fā)現(xiàn),在人文素質課程中進行“課程思政”的教學實踐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一)制定人文素養(yǎng)課程建設的價值標準,明確人文素養(yǎng)課程的價值引領

      圍繞高校人文素質課程的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等方面,制定人文素養(yǎng)課程建設的價值標準,編制具體課程教學指南,形成總體實施方案,修正人文素質教育體系,強化人文素質課程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引領。如在思想教育理論課程教學中注重學生以集體主義為核心的價值觀的培養(yǎng),在歷史文化課程教學中引導學生弘揚愛國精神,在文學、藝術教學注重高尚情操的陶冶,建設一批人文素質品牌課程,發(fā)揮人文素質課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二)依據(jù)教學目標,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開展課堂實踐活動

      在人文素質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xiàn)過程中,緊扣教學目標,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改變以往主要靠主講教師課堂講授的形式,如針對某一專題的學習可以通過組建學習共同體研討的形式,并設置答疑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交流與分享中不僅掌握了知識,也提升了學生的體悟能力和思辨能力。人文素質課程也可以通過積極開展課堂實踐活動,如進行情景模擬、現(xiàn)實活動策劃、實地調查研究并撰寫報告等拓展人文素質課程教育的形式,提升人文素質教育的感染力和實效性,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思想政治的解讀與領悟。

      (三)在“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課程思政”實施的成效最終在學生。人文素質課程的“課程思政”教學實踐要立足課程定位,針對大學生的思想特點,設計教學內容,靈活教學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增強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在積極創(chuàng)建以課堂為中心的同時向課外實踐伸延,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感悟人文素質課程教學中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提升“課程思政”實施效果的重要保障。

      (四)提升人文素養(yǎng)課程教師的德育意識和綜合教學能力

      人文素質課程的“課程思政”教學要靠教師去落實,首先考驗的是教師的德育意識和綜合教學能力。學校要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的培訓和培養(yǎng),采取專業(yè)能力培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專題培訓等多種措施,切實提升教師的德育意識,促使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養(yǎng)成主動進行思政教育的意識;同時,教師也應主動通過思想政治的進修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通過集體備課、與專任思政教師積極互動,增強綜合教學的能力。

      參考文獻

      [1]丁永忠.人文一個與人和人性有關的文化概念[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5(2)

      [2]張宏斌.中國高校人文素質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2

      [3]蘇解姣.《大學語文》課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初探[J].現(xiàn)代語文(教學研究版)

      [4]葛衛(wèi)華.厘定與貫連:論學科德育與課程思政的關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7(8)

      [5]劉曄.高校人文素質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芻議[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9)

      猜你喜歡
      大學語文課程思政教學
      大學語文創(chuàng)新教學初探
      河北農機(2020年10期)2020-12-14 03:13:54
      微課讓高中數(shù)學教學更高效
      甘肅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50
      山西省2018年專升本選拔考試 大學語文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
      東方教育(2017年19期)2017-12-05 15:14:48
      發(fā)揮專業(yè)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湘繡專業(yè)實施課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對外漢語教學中“想”和“要”的比較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9
      大學語文教學模式探析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4
      跨越式跳高的教學絕招
      體育師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18
      钦州市| 宣威市| 邛崃市| 云南省| 建水县| 大悟县| 达孜县| 阜新| 大同县| 左贡县| 慈溪市| 信阳市| 龙口市| 台南市| 合江县| 麻阳| 莲花县| 宾川县| 万州区| 出国| 常熟市| 沙洋县| 屯留县| 广州市| 乳源| 江陵县| 陆良县| 类乌齐县| 青神县| 灵石县| 漳浦县| 无锡市| 嘉义市| 翁源县| 白沙| 无棣县| 绵阳市| 星座| 桓台县| 大新县| 简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