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摘要】 ?音樂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也屬于一種特殊的情感藝術,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文化內涵,對人類的精神領域和情感,都發(fā)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技術和教學課程進行了有機的整合,成為教育界十分重視的關注點。作為小學基礎課程的重要課程,小學音樂教學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充分地發(fā)揮出其價值和意義,在音樂教學中讓學生獲得前所未有的教學感受和音樂認知,讓學生在體驗音樂美感的同時,也激發(fā)了對音樂的熱愛,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
【關鍵詞】 ?小學音樂 多媒體 整合 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23.7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2-131-01
引言
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人們廣泛應用到現代網絡技術,使得小學各學科教學與多媒體技術進行了有機的整合,也成為現代教學新趨勢。在音樂教學中,利用形象生動的畫面和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創(chuàng)設音樂課堂美好的教學氛圍,使得傳統乏味的音樂學習變得活潑有趣,提高了學生課堂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一、多媒體音樂教學
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控制性和集成性,多媒體音樂課有了多元化的教學方式,進行對傳統音樂教學時間和空間的突破,利用擴大知識容量和運用不同教學形式的優(yōu)點,將對音樂內涵的描述變得更為豐富生動,并利用視頻和畫面的具體形象,讓靜態(tài)乏味的審美對象變得靈動有趣,加大了音樂教學的信息量和教學效率,使學生感受到音樂學習的美感和魅力,以獲得最優(yōu)質的音樂教學效果,也進行對學生精神情操的陶冶。
二、多媒體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作用
2.1美育和德育的深化
藝術性和思想性是音樂學科融合為一的特殊魅力,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是音樂教學的核心目標。而對學生審美素質和思想品質的教育,也是音樂教學的基本任務。所以進行音樂教學過程中,除了對學生音樂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力的培養(yǎng),也要將審美情趣和品德思想進行有機的融合滲透。如在教學唱歌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將歌曲表達的自然景觀通過形象生動的描繪和表現,將美育豐富的內涵通過多媒體的表達進行充分的展現,獲得不可替代的多樣化教學效果。
其次,音樂教學中的教育功能的體現。音樂欣賞和唱歌教學,結合歌詞內容,進行生動形象的教學開展,對道德行為和人物思想的具體展現。另外音樂感染力的展現。包括悲涼和愉悅不同音樂氛圍的感染力的表現。在音樂教學中的歌曲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的情景呈現后,讓學生的思想情感得到更深層次的感受和共鳴。
2.2增長見識,開拓學生視野
音樂欣賞在小學音樂教學編排中,占據每學期百分之五十的比例,包括曲藝欣賞和器樂欣賞等。器樂欣賞部分,含有西洋交響樂和民族管弦樂等;在民族樂器欣賞中包括吹打樂和絲竹樂等多個不同樂種。樂曲中從古到今多達幾十種不同音樂的樂器。怎樣獲得較理想的欣賞效果,有效的教學方法包括利用教學課件的播放,結合欣賞課件或多媒體網絡資源,讓學生將樂器表演時的指揮風格及規(guī)模形式,音樂包含的思想內涵,音樂特點等,讓學生具體清晰的看得完整真實,聽得震撼人心,增長了音樂知識也開拓了音樂視野,又擁有了美好的音樂熏陶和感受。
三、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信息技術運用手段
3.1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音樂積極性的調動
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教學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意識,愉悅審美氛圍的效果。在音樂教學的各內容環(huán)節(jié)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教學形式更具感人和宜人的審美教學效應。如在教學《三個和尚》的樂曲欣賞時,要求學生對音樂中情節(jié)發(fā)展和人物形象的感受,基于樂曲特點,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設計教學計劃,首先通過對其故事的講述,喚起學生學習注意力,再通過多媒體進行動畫片的播放,調動學生的興趣,吸引他們的課堂主動性,把握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基礎上,開始音樂教學,便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像這樣因勢利導地運用現代技術的方法,創(chuàng)設有趣豐富的課堂情境,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寓教于樂的開展教學過程,進行有機整合音樂學科與信息技術。
3.2結合學生基礎能力,進行學習方案的調整
多媒體教學效果,教師要經常給予評價,把握教學質量和效果,針對所取得的教學經驗和教訓及時的總結和評價,對日常學生反饋的信息給予正確的分析。如學生的作業(yè)和提問情況;學生的考試及音樂認識水平進展情況;學生的自我狀態(tài)情況,是否存在困難和突破。根據不同學生的基礎能力作出教學方法的調整和改進,及時的作出分析評價,對教學情況及時的掌握清楚,對多媒體音樂教學過程中體現的形式特點和有利途徑,進行大力的宣傳和推廣,作出有利經驗的分享和相互的學習。
3.3歌曲教學與多媒體技術有機整合
音樂學習中,學生的主要興趣來自于對新鮮事物的有效激發(fā)。因此在教學歌曲時,教師要對學生好動活潑的天性進行充分的理解和利用,將圖像或歌詞通過多媒體技術手段的展示,創(chuàng)設出聲像同步五彩繽紛的歌曲情境,營造給學生動靜皆宜,愉悅美好的教學畫面,以讓學生能夠聲臨其境的感受音樂的魅力,增強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如在歌曲《春天》教學時,通過多媒體播放《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對春天景象的展現,如流水聲、花開美景、鳥鳴聲等讓學生對春天氣息的感受,在燃起學生對春天向往的美景中,引導學生對歌曲的學習。
四、結束語
運用多媒體技術在小學生音樂教學過程中,也不能太過依賴和牽強,應結合教學內容符合教學目標,將傳統音樂教學與多媒體輔助手段有效科學地融合,進行相互的協調和補充,以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興趣和效率,促進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和音樂素養(yǎng)的有效提升。
[ 參 ?考 ?文 ?獻 ]
[1]呂三華.淺談多媒體與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整合[J].教育教學論壇,2011(04).
[2]劉桂秀.小學音樂課堂中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J].現代教育科學,2010(03).
[3]鄭建民.多媒體網絡技術在音樂欣賞中的應用[J].青海教育,2005,(04).
[4]張思鏡.多媒體音樂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四川戲劇,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