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淑清
【摘要】 ?我國社會整體發(fā)展狀態(tài)在經濟不斷的推動下,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人們在溫飽問題得到解決以后,逐漸對教育問題越來越關注。小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發(fā)展的核心隊伍,不僅在專業(yè)課程上要努力學習,而且在思想道德上也要做到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 ?小學 班主任 德育
【中圖分類號】 ?G625.1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2-119-01
前言
針對小學班主任而言,在開展德育工作時,必須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的關系。小學班主任應該以朋友的身份,將德育工作的具體內容,潛移默化的對小學生進行教育,并且在政府、社會,家庭的多方面共同協(xié)調下,使小學生的思想品德進一步提升,在小學班主任認真、細心的教育下,小學生一定會朝著全面發(fā)展的目標前進。
一、小學班主任必須不斷提升自身的管理能力
對于我國小學教育體質而言,由于具體國情的影響,以及小學生年紀小,缺乏必要的自主能力,導致小學班主任以班級主心骨的身份存在于一切跟教學有關的活動中。因此,小學班主任對班級德育工作的管理能力,必須給予必要的重視。小學班主任應該從班級的各項活動入手,詳細了解每一個學生具有的不同特點,根據這些不同之處,開展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被內容吸引,產生極大地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小學班主任自身也要參與到教學內容的教學活動中,以朋友的身份和小學生進行交流,在這種平等的關系中,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才會被拉近,學生放下心理負擔,能夠更加釋放的在小學班主任設計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中。
二、小學班主任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
小學班主任想要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的前提,是自身必須具備較高的品德素養(yǎng),并且根據不斷變化的社會環(huán)境,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不斷提升,這也是小學班主任提高德育工作時效性的重要條件。對于小學生而言,小學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是爭相模仿的對象,班主任言行舉止處理的是否得當,對小學生樹立三觀具有直接的影響。針對于此,小學班主任在日常開展教學和管理工作時,必須將積極、正面的道德品質放在首位,并時刻保持這種狀態(tài),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中,逐步提升。將此作為展現德育工作時效性的基礎,能夠使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發(fā)展方向朝著積極、正面的方向前行。與此同時,對小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也是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積極、正面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建立,在平時的管理過程中不斷潛移默化的進行引導。在不斷的引導過程中,為小學生建立完善的思想品德和素質打下比較堅實的基礎,進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時效性。
三、將德育工作的具有的時效性通過班級活動呈現出來
針對我國的教育體質而言,想要將德育工作的時效性充分發(fā)揮出來,小學班主任和小學生對思想道德的建立和實踐能力的建立過程中,必須保證統(tǒng)一,這樣才能夠將小學班主任開展德育工作的最終目標實現。小學生自身具有的道德品質,大部分是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呈現出來的,比如班級在進行大掃除時,有的學生就會想盡各種辦法逃避干活,而有的學生在自己工作干完以后,還會主動幫助其他學生分擔。從類似這樣的活動中,就能看出每一個學生具有的道德品質的高低。小學班主任可以通過這樣的班級活動,對道德品質較低的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強化教育,對道德品質較高的學生幫助其他同學共同進步。小學班主任還應該定期舉辦與思想品德有關的知識類競猜、搶答、辯論等活動,提高小學生對道德品質的具體認識,增加知識儲備量。長此以往,小學生的道德意識和道德知識都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小學班主任也能夠更加順利的開展相關教育,進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時效性。
四、小學班主任對德育教育的模式要不斷研究、創(chuàng)新
對于小學生而言,由于年紀比較小,對很多事物的理解能力不夠全面,難以理解沒有具體形態(tài)的事物、概念,針對這一點,小學班主任在進行德育教育工作時,必須加以考慮,對具體的教育手段的選擇,必須符合小學生成長的特點。保證教學內容淺顯易懂,能夠讓小學生領會,這樣小學生才不會覺得課程內容枯燥、乏味,才會主動投入到教學過程中,進而使小學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能夠順利的開展下去。與此同時,小學班主任還應該在開展德育教育的課件中,加入一些能夠引起小學生興趣的元素。比如,現在的小學生都比較喜歡小豬佩奇,所以,小學班主任可以將課件中的人物,用小豬佩奇的形象呈現出來,不但能夠引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對喜歡的元素,小學生還能加深印象,使小學班主任對小學生開展的德育教育,能夠更深入的發(fā)展,使學習的內容逐漸多元化,提升小學生的德育素質,進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時效性。
五、小學班主任必須采用多元化教育方式,因材施教
根據大量的實際調查研究發(fā)現,運用同一種方式與運動多種方式開展德育教育,具有的成效具有非常明顯的差距。很據每一個學生具有的人格特征不同這個特點,小學班主任必須圍繞每一個學生心理變化的情況,展開德育教育。對小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第一時間發(fā)現并妥善解決。對于每個小學生在不同領域具有的不同優(yōu)勢,小學班主任要詳細了解,并展開合理的利用,將小學生的潛力進一步挖掘,將德育教育工作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展開,進而提高德育工作的時效性。
結束語
綜上所述,根據以上對提高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必要手段,展開的詳細分析,我們能夠知道,在社會環(huán)境不斷變化的同時,大量的社會文化形式對小學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小學班主任必須不斷提升德育教育的成效,教會小學生判斷是非的能力以及提升自身思想道德的能力,使德育工作的時效性充分體現出來。
[ 參 ?考 ?文 ?獻 ]
[1]張茵茵,劉鸞平.德育在語文學科中的人文滲透[J].好家長,2017,(35):77-79.
[2]蔣麗莎,單科偉.淺析中職音樂教學中德育的有效滲透[J].名家名作,2017,(15):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