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邦成
摘要: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的實現(xiàn)需要教師關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歷和認知經驗,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真正地成為學生思考、探究的主要場所。由此,我在組織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的時候,將生活教學滲透到導入、新知講解和課堂練習等環(huán)節(jié)。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教學過程;教學對策
眾所周知,物理是一門與學生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學科,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教學質量之所以不盡如人意,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師忽視了物理與生活的關系,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在這樣的知識灌輸過程中,學生盡管可以積累物理知識,但是難以對其進行靈活運用。對此,在新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我按照“生活——教學——生活”這樣的方式,將生活與物理教學結合起來,使學生在生活中感知物理,在生活中運用物理。具體來說,我在組織物理教學活動的時候,是這樣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的。
一、課堂引入生活化
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是以課堂導入為起點的。有效的課堂導入就仿佛是一篇文章的開頭,不僅可以吸引讀者的注意力,還可以使其一下子把握住重點,產生探究興趣。在物理生活化的教學活動開展中,導入環(huán)節(jié)同樣要實現(xiàn)生活化。一般情況下,我在組織課堂導入活動的時候,會結合教學所需,向學生列舉生活現(xiàn)象、播放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視頻等,借此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點燃學生的探究興趣,使其在體驗情境的過程中,順利進入學習狀態(tài)。以“牛頓第一定律”為例,在開展導入活動的時候,我首先發(fā)揮多媒體輔助教學的作用,為學生直觀地播放了這樣的視頻內容:學生用盡力氣向后蹬車子,自行車慢慢地向前運動。當該學生停止發(fā)力之后,自行車會繼續(xù)向前滑行一段距離。隨著滑行距離的擴大,自行車慢慢地減緩速度,直至停止。因為該視頻內容是我和執(zhí)教班級的學生配合錄制完成的,在觀看的過程中,所有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屏幕上。在觀看之后,一些學生自主地提出了這樣的猜想:自行車因為有力才會運動,所以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主要原因。就學生的猜想我給予了肯定,并指出,在2000多年之前,亞里士多德也曾這樣說過。然后,我再次結合視頻內容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在力停止之后,自行車還會慢慢地向前滑動呢?這個問題,與剛才學生所提出的猜想是存在差異的,由此產生認知沖突,引發(fā)了學生強烈的思考。在此問題的驅使下,學生自主地進入了新知學習狀態(tài),同時無形之中,也將本節(jié)課的知識展現(xiàn)在了學生面前,可謂是一舉多得。
二、新知教學生活化
新知講解是物理課堂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最為令教師頭疼的問題。因為,物理知識本身就具有抽象性,而初中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不發(fā)達。在活動開展中,如果教師采取灌輸知識的方式,則會打擊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同時學生也難以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識。面對此情況,為了將抽象物理直觀化、簡單化地展現(xiàn)出來,我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的時候,嘗試發(fā)揮生活教學的作用,將學生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融入其中,以此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使其在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下,透過生活感知物理,加深對所學物理知識的理解。以“平面鏡成像”為例,此規(guī)律對于大部分學生而言是難以理解的。由此,我這樣實施了生活化教學:首先,我立足學生的生活實際其概況,為其列舉了這樣的一個例子:小紅身高165cm,當她站在距離鏡子1m前的地方的時候,慢慢地向遠離鏡子的地方走去,請問,他此時在鏡子中所成像的高度是多少呢?鏡子中的像有什么變化呢?像到平面鏡的距離有什么樣的變化呢?如此問題的提出,學生自然會聯(lián)系其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思考、探究。如此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無需教師過多講解知識,學生可以經過自身的探究,透過生活現(xiàn)象探尋到物理規(guī)律,加深對其理解,同時也為其在現(xiàn)實生活中靈活地運用所學物理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課堂練習生活化
眾所周知,練習是學生延伸拓展知識的主要手段。在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活動開展中,一些教師錯誤地將練習作為學生做題的工具,其覺得,學生練習就是為了做題,而做題就是在解決問題中,掌握物理知識。如此練習將學生引入到了題海戰(zhàn)術之中,且忽視了其應用能力的發(fā)展,這是與新課改教育理念相違背的。初中物理教學活動開展的目的,不僅是要學生扎實掌握所學,更需要其對所學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在知識運用中獲得應用能力的發(fā)展。生活是學生應用物理知識的最好場所。所以,我在組織生活化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回歸生活,使其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運用所學,真正實現(xiàn)物理練習價值。以“慣性”為例,在組織課堂教學活動之后,我引導學生思考這樣的問題:如何在急速前進但突然剎車的公交車上保持身體的平穩(wěn)呢?
總之,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將生活貫穿其中,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點燃學生的物理探究興趣;在新知講解環(huán)節(jié)呈現(xiàn)生活案例,引導學生積極探究;在課堂練習中編創(chuàng)生活問題,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借此使學生在體驗生活中感知物理,運用物理,提升其物理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馬紫春.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學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7(29):52-53.
[2]余亞云.初中物理教學生活化的認識與實踐[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7):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