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 ? 要】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去注意對于自己的教學方法做出相關的調整。在學校里,學生絕對不是僅僅只學到相關的知識,更是要在學習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學校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只是教書,更是育人,德育這個理念在現(xiàn)在的教學中越來越重要,作為教師,我們也要去注意,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理念,讓我們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yǎng),能夠在自己今后的學習過程中得到更好的體驗,學校德育活動中學生可以去對自己的綜合素質、能力等做出相關的提升等等,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效的、適合學生的教學。
【關鍵詞】道德法制? 德育活動? 彰顯活力? 高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4.049
對于今天的小學教學來說,開設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綜合性的全能人才,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追求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對于他們其他素養(yǎng)的提升培養(yǎng),特別是在小學的道德與法治建設這一塊,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比較強,但是這個時候他們還沒有一個成熟的三觀,也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如果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略了對他們道德法制的建設,那么學生即使能夠獲得一個好的學習成績,也很可能會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走上歪路。教育部開設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就是為了避免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作為新時代的小學教師,我們教學的時候一定要去有意識地重視這門學科的高效教學。本文就小學階段對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的高效教學措施進行討論。
一、教會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受限于年齡的影響,小學生思想還不夠成熟,他們沒有一個明辨是非的能力,不知道哪些事情自己該做,哪些事情自己不該做。教書的目的在于育人,而育人的第一步就是要學生學會明辨是非,有著最起碼的道德法制觀念。小學生知道自己在日常學習或者生活中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明白自己要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這是小學啟蒙教育的首要目標。學生有著明辨是非的能力,可以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知道自己要對社會,對家長,對別人做出哪些貢獻。這可以讓我們的學生不僅僅學到知識,更是有一個良好的精神品質,從而為以后的學習生活打下基礎。
例如,我在開學第一課的時候就問學生,大家知不知道我們應該為了什么而學習,學生告訴我是為了讓自己以后能夠考上好的大學,有的說是為了讓父母驕傲,我告訴學生周恩來總理在他們這個年紀的時候,說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樣的話,所以大家也必須要有它基本的信仰。小學的階段我們也要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學習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考一個好的成績,能夠懷著感恩的心,有著基本的道德觀念,這才是一個好學生的表現(xiàn)。各種小事大家都可以去提升自己的精神品格,比如在公車上主動為爺爺奶奶讓座,在家里尊敬長輩等等這些道德理念需要大家去注意學習。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首先要學生有一個基本的道德素養(yǎng),作為小學的教師,我們教學的時候也要去注意這一點。
二、要求學生抵制誘惑,增加學生的法制觀念
社會高速發(fā)展,學生無論是在學習或者是生活中面臨的誘惑也越來越多,所以在這個時候增加學生的法制觀念十分的有必要。今天學生大部分的課外時間都會去玩手機,而互聯(lián)網(wǎng)上對于這些未成年人來說有著各種各樣的誘惑,如果沒有一個法制管理沒有抵制誘惑的能力,那么他們很可能就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甚至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所以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科的加強對我們來說也有著很大的必要性。
例如,我在教學這門課程的時候,就會告訴學生,大家在平常時自己瀏覽互聯(lián)網(wǎng)或者去外面接觸某一些東西的時候,一定要記住,千萬千萬要抵制住誘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也會根據(jù)課本上的內容給學生穿插著說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識,我告訴學生大家對于這些基本的法律常識要有所了解,知法懂法守法。對于那些誘惑要堅決抵制,不能因為一時之快而毀掉了自己的整個一生。我會特意的強調事情的嚴重性,這樣學生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會去注意去自覺地抵制誘惑,增加自己的法制觀念。這不僅僅對于學生這門學科的學習有幫助,更是會讓他們以后的生活學習受益。
三、結合生活實際教學,多讓學生接觸實踐
其實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一定離不開我們的日常生活,在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走進生活,那么他們在這邊的學習過程中也會做到更加高效,組織學生進行模擬法庭,或者鼓勵學生觀看相關的法制節(jié)目,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多去接觸那些法律知識,這樣學生就可以把這一門的教學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他們就可以更加高效的學習。
例如,我在教學的過程中就會告訴學生單單的在書本上學習道德與法治當然不夠,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去注意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另外我還會組織學生在了解了基本的法律知識后,觀看法律短片進行思考,這樣結合生活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在這門課程中投入足夠多的精力,讓他們學的更好。
四、結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教學也越來越趨向于多樣性,不再是傳統(tǒng)的要求學生學會語數(shù)英三門學科,當今這個社會中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教學同樣和傳統(tǒng)學科一樣重要。在學生小學的階段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三觀,引領他們走向正確的人生道路,這才是教師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忠秋.淺談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J].2019.
[2]律攀攀.讓“微”風吹進課堂——微課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