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萍
摘 要 個性化發(fā)展是當代孩童成長的重要理念,初中體育教學要采用個性化的發(fā)展戰(zhàn)略,立個性化的教學理念,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開發(fā)個性化的教學模式。以此提升體育課程的質量,促進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 初中體育;個性化教學;體育興趣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4-0127-01
教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全面、個性化的發(fā)展,包括德智體美諸多方面,同時也要立足于學生自身獨特的特質,讓學生在學習與實踐的過程中尋找到適合自身的成長道路和人生理想目標。體育教學也同樣如此,需要教師充分發(fā)掘每個學生的個性和特點。但是有關學生個性化教學方面,初中體育教學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阻礙著學生學習體育課程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養(yǎng)成符合自身特質的運動習慣。為了提升體育課程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運動素養(yǎng),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梳理并提出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教育策略。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單一。初中體育教學的模式比較單一化,體現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以及教學考核等諸多方面。在面對班級中體質各異性格多樣的學生時,教師往往忽視了這些個體中的差異,采用整齊劃一的教學內容。并且在每一節(jié)課教學考核時采用不變的評價標準,體育素養(yǎng)較好的學生參加考核輕而易舉,而體育素養(yǎng)欠缺的學生則很難通過考核。這樣一刀切的教學模式無法促使在體育方面有穩(wěn)步的提升,對于愛運動的學生來說這樣的課程過于簡單形同虛設,對于不擅長運動的學生來說,這樣的課程又存在困難難以掌握。
(二)學生缺乏興趣。伴隨著教學模式的單一出現的問題就是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缺乏興趣。對于運動是自身強項的學生來說,體育課是自己進行體育游戲的課程。而對于那些運動是弱項的學生來說,上體育課帶來了畏難情緒,甚至是產生了逃避心理。這導致與體育課的初衷背道而馳,體育課的設置是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熱愛運動的習慣,但這樣的教學模式卻使得學生逃避體育運動,產生了反感的情緒。
(三)教學效果較差。這樣的情況就導致體育課的教學效果不如人意。教學的活動是互動性的,當教師得到學生的反饋較為積極時,教師自身的教學積極性也會被激發(fā),會有更多的靈感和更飽滿的熱情去進行教學活動。當學生的反饋較為消極的時候,教師就會缺乏教學熱情,進而影響到課堂的教學效果。由于學生對于體育課的興致不高,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無法獲得正向的積極的反饋,所以往往失去教學的興致。在基本的課堂內容教學完成后就讓學生自由活動了,課堂的時間沒有有效利用,很多學生的運動量也沒有達到日常需求。
二、學生個性化教學策略
(一)樹立個性化的教學理念。體育教師需要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學校教師們要改變以往重視三大主科輕視體育課的態(tài)度,體育教師也應該充分認識到體育課程對于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fā)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且體育教師在進行整體教學時,應該以個體作為切入點,充分了解學生個體的獨特性,包括學生的性格、基本的體育素養(yǎng)以及運動的偏好等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從學生的運動需求出發(fā),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根據自身的運動的情況和喜好提出課堂上的建議。在課堂內容教學上應該具有一定的靈活度,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建議對課堂進行調整。
(二)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體育教師應該做到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方案。對于體育基礎比較好的學生,所教學的內容應該在學生已經掌握的技能基礎上再提高些許難度,讓學生的運動能力能夠有所提升。在考核時,相對于其他學生應該更加嚴格,標準也應該相應地提升。對于體育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所教學的內容應該更加基礎些,讓學生把所教學的基本運動技能都熟練掌握,這樣也能漸漸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
在運動類型的選擇可以更加個性化,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性和自由度。在體育課堂上,應該允許多種類型的體育運動并存。性格比較強勢的學生可以組織進行籃球比賽、足球比賽等競技類的運動,性格比較安靜的學生可以組織進行非競技類的體育活動。體育教師也可以通過學生民主投票的形式來將班級分為幾種類型的體育活動興趣組,最后的成績考核也可以按照運動類型來考核,不同的運動類型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最后的目的是在于讓學生掌握運動技巧、學習并熟悉一種運動活動,讓運動成為一種樂趣和可以堅持下去的愛好。
(三)開發(fā)個性化的教學模式。體育教學的模式也應該進行更新,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在課堂中設置分享環(huán)節(jié)。一些熱愛運動并且有運動經驗的學生可以作為自學自講的主角,與同學們一起分享自己的運動心得,并且鼓勵學生分享常規(guī)的體育活動外的動作項目,比如街舞或者跆拳道等舞蹈類或武術搏擊類活動,這樣不僅僅開拓了學生們的視野,也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
三、總結
個性化的發(fā)展是當代兒童成長的重要方式,體育課教學也應該符合兒童的個性。初中體育教學應該樹立個性化的教學理念,制定個性化的教學方案,開發(fā)個性化的教學模式,尊重兒童的主體性,引導兒童向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呂喜春.談初中體育教學如何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J].學周刊,2019(1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