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
摘 要 在綜合素養(yǎng)教育目標下,小學語文教學需要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接受式學習為生成性學習——在課堂上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是達到這個教育目標最常用的手段。本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就幾種常見的、有效的師生互動形式進行探討。
關鍵詞 小學;語文;師生互動;形式
中圖分類號:G628,G623.2,B0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1-0173-01
課改后,小學語文的教學理念和目標發(fā)生了變化。原來,主要是集中在知識和技能掌握上,現(xiàn)在,則更強調(diào)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比如積極學習情感、良好的學習習慣、優(yōu)秀的思維品質等等)這樣的教育目標,原先那種硬灌的教學策略就不能滿足了,我們需要學生更自覺、主動的參與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發(fā)展素養(yǎng)。變過去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變接受式學習為生成性學習,變配角式學習為主角式學習。要滿足這個教學需要,就必須增加課堂互動,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情感、集中其思維、引發(fā)主動有效思考。
下面,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探討幾種常見的、有效的師生互動形式。
一、提問式互動
提問式互動是小學語文課堂中最常用的師生互動形式。操作比較簡單,占用時間短,教師容易控制。因為小學生的交流能力相對較差,教師通過提問,可以有效引發(fā)學生思維并引導思維方向。這種互動形式,可以在課堂上以較高的頻率使用,而不會影響教學進度。
比如在教《小麻雀》(語文版教材,下同)時,教師一邊帶領學生閱讀,一邊插入問題?!靶÷槿高€不會飛,他媽媽為什么會著急呢?……對,不會飛,掉到樹下會很危險……小麻雀不會飛還會對他產(chǎn)生什么影響呢?……嗯,對,不能自己去找吃的……那就在窩里等媽媽捉來蟲子喂不更好嗎?……說得好,麻雀媽媽會老去,有一天會再也捉不到蟲子了……人不會飛,為什么媽媽不著急呢?因為……嗯,是的,每種生命都有自己需要的本領……看最后,小麻雀在危險的情況下被迫學會了飛,十分高興,但看著媽媽那光禿禿的尾巴,他又覺得鼻子酸酸的,為什么?……因為?……對了,是他的任性,不主動學本領,給媽媽造成了傷害。”通過一連串問題引導學生邊讀邊思,迅速有效完成了文章解讀。
二、討論式互動
討論式互動操作起來有一定難度。因為小學生的組織能力相對較弱,對學習方向的領悟力也不太強。當沒有問題引領的時候,討論很可能會比較低效。教師掌控起來有一定困難。但是,這種互動形式又是對學生素養(yǎng)培養(yǎng)以及他們學習情感的調(diào)動等方面是比較高效的,是提問式互動所不能替代的。比如,因師生在互動時是處于一種平等狀態(tài)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會比較愉悅;因為教師的干預比較少,學生思維空間更開放,對他們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散思維等素養(yǎng)培養(yǎng)具有很好作用。所以,這種互動形式雖然操控有一定難度,但教師仍然應積極在課堂上使用。
比如在教《桂林山水》時,我讓學生分成小組討論,“我跟爸爸媽媽出門旅行,見過什么樣的美景,說給同學們聽”。為了能讓學生打開話題,我先講了自己的一個經(jīng)歷,“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到泰山玩。哇,那座山可太高了,我們爬一會兒休息一會兒。爬到南天門的時候,往下一看,自己竟然站到白云的上面!白云在腳下涌動,像海浪一樣,壯觀極了……”我這樣一講,學生們找到了表達的思路,打開了話匣子。這時,我隨機進入一個組,與他們一起討論。當然,主要是聽他們講。
三、情感式互動
語文文本大多是帶有情感內(nèi)涵的,要讓小學生準確把握文章,就必須能把他們的情感帶入特定情境當中。這樣,情感式互動也就成了一種客觀需要。但是,俗話說,育樹易、育心難。要想在師生間建起情感溝通的橋梁,并不容易,我們必須能準確把握文章情感和小學生情感的契合點,以較直觀的形式來組織互動才能實現(xiàn)。因為情感需要一個醞釀過程,情感式互動會消耗較長的時間,一般不會在課堂上反復使用,但它有一個特征,就是情感一旦形成,通常會保持較長時間,甚至會貫穿課堂,對提升學習效果有較好作用。
常用的情感互動形式有兩種。一種是教師通過語言和肢體動作、表情來感染學生情感。比如,在讀某篇文章時,教師根據(jù)文章思想情感,通過夸張的動作表情引導學生;另一種是情境法。教師使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與文本內(nèi)容匹配的圖片或視頻,再加上音樂的渲染,將學生的情感引入特定氛圍中。如,在教《我站在祖國地圖前》這首詩時,我提前制作了一個課件,在課堂上配合我的誦讀播放給學生。如,我讀到“珠穆朗瑪峰,舉手能摩天”時,畫面中出現(xiàn)珠穆朗瑪峰壯美的風景,當讀到“南沙諸海島,撒開珍珠串”時,畫面中出現(xiàn)了南海旖旎的熱帶風光……畫面加上飽含情感的語言,把學生愛國情感一步一步激發(fā)出來。
以上,結合小學語文的教學實踐,探討了課堂師生互動的三種形式??梢钥闯觯谒刭|教育目標下,課堂師生互動是一種客觀的需求,應該得到教師的重視。在互動的形式上,我們除了注意常用的問題互動之外,還應結合需求,采用討論式、情感式互動,以滿足學生學習發(fā)展的需求,提升語文教學質效。
參考文獻:
[1]馬梅,馬愛.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現(xiàn)狀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2):145-146.
[2]王紅芬.小學語文課堂師生互動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4(30):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