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雪
摘 要 語文是一門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綜合學科,語文學科的特殊性,使得語文教學在思想教育、靈魂塑造等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小學時期是學生思想認識發(fā)展、起步的初始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讓學生的思想更加積極健康。為此,文章以小學語文教學為背景,就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對小學語文教學有所幫助。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教學;思想品德;滲透
中圖分類號:G628,H09,G623.15,O55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11-0028-01
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引導、靈魂塑造的重要途徑,從小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對于人才培養(yǎng)來說有著重要意義。所以,從小學起,思想品德教育就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隨著新課改的推進,語文教學與思想品德教育的關(guān)系也更加緊密。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該如何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呢?
一、發(fā)掘教育素材,突出思想品德教育
過去,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受應試教育影響,語文基礎知識在語文教學中占據(jù)重要地位,許多教師對思想品德教育都缺少關(guān)注。新課改要求語文教學要關(guān)注學生全面發(fā)展,要促使學生的情感和品德與知識能力同步發(fā)展。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教材是教學的根本,語文教學要根據(jù)教學大綱要求,緊貼教材內(nèi)容來進行?,F(xiàn)行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了許多文質(zhì)兼美的課文,許多課文中都包含有豐富的思想品德教育素材和價值,教師在教學中要深挖教材中的思想品德教育資源,突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如在學習《畫楊桃》這一課時,我們知道,本文的思想與情感教學目標是告訴大家要實事求是,凡事不能想當然。其實,文中還有一個值得關(guān)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說的“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fā)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這句話告訴人們,換位思考、尊重別人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抓住文章的這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1)畫楊桃一事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求同存異,和而不同,是一個古老的智慧,所以,在許多時候,我們要堅持自己的想法,但是不能苛求別人凡事都與自己保持一致。(2)嘲笑別人,是一個不禮貌的行為,換位思考,才是人際交往的重要準則。這樣,發(fā)掘教材中的素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讓學生受到正確的思想熏陶和教育,可以讓學生終身受益。
二、開展情境教學,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長期以來,學校思想品德教育都以理論教育為主,教育內(nèi)容和形式較為枯燥,而小學生貪玩好動,性格活潑,所以傳統(tǒng)的思想品德教育手法根本無法吸引他們的關(guān)注。情境教學是一種寓情于境、寓教于境的教學手法,情境教學的優(yōu)點在于,它可以通過情境再現(xiàn)或者情境表演生動、全面地將知識展現(xiàn)出來。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在小學語文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來教學,通過情境教學營造有趣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思想、情感方面與思想品德教育內(nèi)容產(chǎn)生共鳴。這樣借助生動的語言和學生熟悉的話題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可以點燃課堂氛圍,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指導學生探討分析,深化思想認識
小學語文教學雖然知識內(nèi)容簡單,但是小學語文教材中收錄的很多文章都具有較強的思想性。不過,小學生由于身心發(fā)展不成熟,閱歷不足,許多時候,他們根本無法深入體會課文的思想情感,也認識不到課文的思想教育價值。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就是讓學生會學。此外,小學語文新課改標準也提倡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但是,結(jié)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可知,要想提高小學生的思想和道德修養(yǎng),需要教師發(fā)揮主導作用,做好教學活動安排和思想引導。這也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少講多練,盡可能給學生留出討論、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在思考、探究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如在學習《將相和》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講述完本課的生字、新詞后,讓學生熟讀課文,理清文章的發(fā)展脈絡,并讓學生思考以下幾個問題:題目為“將相和”,那應該也有將相不和,那么,將相為何不和?最后又為何而和?結(jié)合問題,讓學生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在學生思考問題,給出答案后,教師可以“和”為主題,給出一些資料,包括儒家的“禮之用,和為貴”思想,古人關(guān)于“和”的名言名句(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心齊,泰山移”),當代中國“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討、總結(jié)“和”的意義。最后在小組出示合作學習結(jié)果后,再由教師進行總結(jié)和補充,并教導學生在生活中真誠、善良,與人和善,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問題,這樣可以深化學生的認識,讓學生不斷提升自己。
綜上所述,小學生的價值理念、思想認識尚未定型,抓住這個契機,對小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積極的意義。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正視自身在小學思想教育方面的職責和義務,巧妙將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去,以強化語文的德育效能,為學生終身發(fā)展、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代芳芳.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19(04):187-188.
[2]姚琴.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品德教育的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8):163.
[3]顧菁軍.淺談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J].學周刊,2018(09):65-66.
[4]戴向斌.班主任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品德教育的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8(05):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