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東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教學中的重點內(nèi)容,更是其中的難點,對于小學生來說,閱讀能力特別重要,閱讀能力不但與學生的成績息息相關,還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起著促進作用,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才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自學。當下,很多語文老師都深入研究了閱讀教學,希望能夠找到好的教學模式,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上去。本文根據(jù)我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對如何更好地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閱讀教學
小學時期不但是學生接受知識熏陶的一個初始階段,更是培養(yǎng)他們學習興趣和良好學習習慣的一個重要階段。老師在實際教學時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在學習時更好地體會課文中的具體內(nèi)涵,把他們的語文學習興趣提升上去,逐漸增強學生的閱讀意識。學生具備非常強的閱讀能力對他們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學生不但能夠更好地解讀文章,更能夠在剖析文章的時候提升自己對文章內(nèi)容的獨到見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一、閱讀教學在小學語文中的重要性
新課改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關鍵性指導,老師在實際教學時應放下自己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老師在安排學生鑒賞文學作品時,不但要使學生對語文學習進行初步接觸,還需要對他們進行循循善誘的引導,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通過鑒賞能夠使學生的語文知識更加充實,還能利用閱讀提升學生的語言敏感度和文字敏感度,使他們能夠理解更多的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做好閱讀教學策略
1.注重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非常重要,究其原因在于閱讀是一個主動探究的學習活動,對他們自主學習能力的要求特別高,如果學生對閱讀提不起興趣,那么閱讀教學就非常難開展。所以,老師在教學時一定要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為教學切入點,積極利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把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充分調(diào)動起來,把他們主動閱讀的習慣培養(yǎng)出來,讓學生樂于讀、喜歡讀。比如,老師可以創(chuàng)設出趣味性的閱讀教學情境,促使每名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把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出來,使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體會到閱讀的樂趣,在教學《珍貴的教科書》時,讓學生在閱讀時候?qū)W會抓重點,引導他們帶著問題反復朗讀,以領會到教科書的珍貴之處。另外,還要讓學生在感悟的同時能夠編寫并表演課本劇,以充分理解課文內(nèi)容。這樣的教學模式能使學生把自己在課文中體會到的精華具體地表述出來,使他們在自己的品評之中得到進一步升華。
2.加強學生對閱讀技能的掌握
在閱讀教學中,老師不但要把基本知識傳授給學生,還需要把學習的正確方式傳授給他們,促使學生的閱讀技能有效加強,確保他們的有效閱讀,使學生在掌握好閱讀技能的基礎上,能夠積極主動地閱讀,使學生終身受益。所以,老師應該根據(jù)教材中的基礎知識,確定閱讀教學的側(cè)重點,通過多樣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和賞評能力,使學生真正掌握閱讀學習的技能。比如,在學習《村居》這首詩時,這首詩中的生字非常多,老師可以讓學生先學會這些生字,然后再進行古詩的學習。可先利用查字典的方式學會“拂”“紙鳶”“草長鶯飛”等難點字詞;然后再進行全詩的閱讀,隨后再仔細閱讀,對里面的詞句逐一翻譯,弄懂里面的意義;最后對整首詩進行賞讀,體會其中的意境。久而久之,使學生真正掌握學習的正確方式,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到古詩背后的內(nèi)容,受到作者情感的熏陶,真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3.教師要不斷豐富學生的閱讀素材
想要做好閱讀教學,一定要有硬件條件的大力支持,即書籍及刊物,但是有些學校條件不足,很難有足夠的書籍,這就為我們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所以,我鼓勵自己的學生籌建圖書角,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條件,為班級里的圖書角捐書,平均一人捐一本,就能有幾十本,每個人拿出一本書,大家就能閱讀到幾十本,這樣的事情同學們都非常喜歡做,這樣的模式可以使學生的閱讀素材得到積累,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
結語
總之,若要要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工作做好,就必須從多角度下手,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起來,使他們完全融入閱讀的快樂之中。
【參考文獻】
[1]靖玉紅.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做好閱讀教學[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10)
[2]李接輝.淺談如何做好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中華少年,2017:98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窯店鎮(zhèn)學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