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東明,姜祖楨,袁存鳳,徐 定,郭 崧
男性涉麻戒毒人員口述實錄調查
賈東明1,2,姜祖楨2,袁存鳳3,徐 定4,郭 崧5
1.浙江警官職業(yè)學院,杭州,310018;2.中央司法警官學院戒毒康復研究中心,保定,071000;3.司法部戒毒管理局,北京,100011;4.上海市戒毒管理局,上海,200003;5.浙江省拱宸強制隔離戒毒所,杭州,310010。
了解大麻類毒品流行的趨勢,為加強當前形式下的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成效以及改進戒毒人員戒治工作措施提供依據。以強制隔離的戒毒人員為對象,采用口述實錄方法獲取資料,并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116名對象中,46歲以下占83.6%;漢族91.4%;高中以下文化占比為76.7%;娛樂業(yè)所占比最高39.7%?;煳急?9.7%,單一吸食僅占10.3%。大麻的來源以國內為主(94%)。吸食大麻的部位主要為大麻葉和大麻花苞,分別為75%和70.7%。吸食大麻歷史5年以上占比為86.2%。搭配吸食占47.4%,隨機性吸食占42.2%,目的性吸食占10.4%。獲取大麻的途徑主要集中在娛樂場所(76.7%),其次為“搭送”方式(40.5%)。涉麻的原因中,錯誤認知的占比最大(72.4%)。全社會應當認清大麻的危害性,繼續(xù)強化打擊力度,同時,采取科學的禁毒宣傳教育手段。
戒毒;大麻;口述;康復
大麻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傳統(tǒng)毒品[1]。國內大麻具有產地屬性。新疆、甘肅、陜西等地由于特殊地理環(huán)境和歷史原因,吸食大麻的問題由來已久[2]。而東南沿海省份,吸毒人群吸食的毒品主要是冰毒、海洛因、搖頭丸和麻古等。近些年,隨著互聯(lián)網、物流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網絡社交、購物、信息收集等條件的便利,增加了接觸毒品的風險,同時受國際毒品局勢的影響,如烏拉圭、加拿大等國家相繼對大麻的“娛樂”及“醫(yī)用”合法化政策的出臺,使得大麻濫用呈現泛濫興起的態(tài)勢。中國作為亞洲經濟最具活力的國家(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qū))面臨著巨大的壓力與挑戰(zhàn)[3]。為了解該地區(qū)大麻類毒品流行的趨勢,加強當前形式下的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成效以及改進戒毒人員戒治工作措施,本文以口述實錄的方式調查整理我國某省份的男性戒毒人員吸食大麻情況。
所有訪談對象均為強制隔離戒毒場所內曾經有過吸食大麻經歷的男性戒毒人員(以下簡稱戒毒人員),精神無異常,能正常交流回答問題,共計116名。
人口學特征通過翻閱檔案進行匯總??谑鲇涗泝热輨t主要包括:吸食大麻原因、獲取途徑、吸食時間、吸食大麻種類、吸食后的反應等項目。
使用Epi Data 3.1建立數據庫并錄入數據,數據經過檢驗后使用SPSS 20.0進行相關數據整理和統(tǒng)計分析。
此次調查對象共116名,主要年齡層為46歲以下(83.6%);漢族占91.4%;高中以下文化多見(76.7%);娛樂業(yè)所占比最高(39.7%),其次為個體經營者(29.3%)。見表1。
絕大部分吸食大麻的戒毒人員以混吸為主(89.7%),只有少部分戒毒人員單一吸食大麻一種毒品(10.3%)。大多數是出國后染上吸食大麻的惡習,回國后繼續(xù)吸食(66.7%)。新疆籍維吾爾族戒毒人員(33.3%)在戶籍所在地有吸食大麻的習慣。大麻的來源絕大多數是國內種植、流通(94%),只有極少部分是國外走私(6.0%).吸食大麻的部位為大麻葉(75%)和大麻花苞(70.7%)。吸食大麻的“毒齡”主要在5年以上(86.2%);吸食大麻的方式大多是搭配吸食(47.4%),隨機性吸食也較為多見(42.2%),目的性吸食的比例較少(10.4%)。獲取大麻的途徑主要集中在娛樂場所(76.7%),其次為“搭送”方式(40.5%)、自行種植(11.2%),同時還存在走私、地下非法購買等獲取情況(10.3%)。見表2。
表2 涉麻基本情況
首次涉麻的原因中,錯誤認知比例最大(72.4%),其中主要體現在五方面[4]:①吸食大麻不會上癮;②吸食完大麻后沒有稽延性戒斷癥狀;③刺激大腦,激發(fā)靈感,調節(jié)氣氛;④大麻可以恢復(調節(jié))吸食合成類毒品帶來的副作用(不良體驗);⑤外國都放開了,國內傳統(tǒng)還把這當毒品。好奇心也有較大的占比(61.2%)。另外,還有周邊環(huán)境影響(31%)。部分戒毒人員中吸食大麻是為了提高性功能[5](38.9%)。
由于受特殊的地理、氣候環(huán)境和歷史因素的影響,原本吸食大麻的人群處于一個比較小眾的范圍,在中國主要集中在新疆等區(qū)域[6]。隨著互聯(lián)網和物流行業(yè)高速發(fā)展,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已經是“二十四小時活動圈”;加之大麻的偽裝性較強(傳統(tǒng)的是制成卷煙狀,現在是制作成大麻衍生產品,如大麻蛋糕、大麻餅干、大麻茶葉、大麻巧克力等大麻類食品),使得吸食大麻的情況開始在出現在我國其他省份,如出現在全國發(fā)達經濟帶的沿海省份。新疆籍的戒毒人員涉麻的比例是100%,漢族戒毒人員僅為十分之一左右,這與聯(lián)合國與中國政府禁毒報告中的相關表述相一致[7]。同時,隨著我國與世界各國交流的加強,特別是隨著對外文化交流的擴大和便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前往國外求學、經商、旅游甚至是定居,在國外的環(huán)境中感受到了與國內不同的禁毒政策和生活環(huán)境,特別是在對大麻態(tài)度較為寬松的部分國家,很容易被誘使染上吸食大麻的惡習,回國后繼續(xù)吸食,或是黑市上購置或是自行種植,進一步加大吸食大麻風氣的蔓延。
大麻在我國屬于嚴厲打擊的毒品范疇。但由于大麻具有很強的偽裝性,因此地下黑市的流通也一直沒有間斷過。目前,國內外有二條大的輸入途徑:一條是國內新疆地區(qū)的大麻流向內地和沿海地區(qū);另一條是國外走私的方式流向沿海地區(qū)。要落實“打防結合”的措施,必須要貫徹禁種、禁制的工作。對于快遞和郵寄的途徑要強化安檢措施;對于新出現的各類濫用潮流,要提高警惕,特別是涉及大麻類的周邊產品要強化溯源,堅決打擊。
我國最早的藥物學專著《神農本草》中已經有了大麻內含有精神活性物質的記載。大麻是一種具有成癮且兼具致幻作用的毒品,又被稱作“迷幻煙”“通向天國的向導”“給可憐人的慰問品”等。大麻活性成分主要作用于人體神經系統(tǒng),引起欣快感,也具有強烈的麻醉性,使人的神經由興奮而轉入抑制。藥用大麻可作狂躁、癔病、神經痛的鎮(zhèn)靜劑[8]。大麻是否具有生理依賴性尚無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對于生理的副作用是已知毒品中最低的,戒斷相對也較容易。長期以來一直存在是否將其列入毒品的爭議。有人稱其為“軟性毒品”。已有部分國家和地區(qū)將其從毒品目錄中撤除。這就直接導致人們對其毒品屬性的認知程度有所下降,甚至認為我國禁毒措施“用力過猛”。這導致了對吸食大麻存在很多的錯誤認知。
雖然國外(境外)部分國家和地區(qū)對于大麻的相關政策較為寬容,但我國《刑法》明確規(guī)定:大麻屬于毒品,吸食大麻是違法行為。大麻的成癮性也不容小覷。已有的醫(yī)學研究發(fā)現:使用大麻頻率越高、首次使用大麻年齡越小,成癮的可能性越大,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危害也越嚴重[9]。對大麻的危害性要有清醒的認知,絕對不能知法犯法。
目前的禁毒宣傳教育,特別是青少年毒品預防的教育形式還是較為粗放。宣傳內容缺乏新穎性。對新型的毒品,如NPS以及不同毒品成癮機制和戒斷癥狀敘述不詳或是宣傳較少,缺乏針對性,與實際脫節(jié),甚至還有錯誤的地方[10]。這導致青少年對禁毒工作的內容認識片面,對毒品的危害性也缺乏深刻的理解。另外,一味過分強調毒品帶來的可怕后果反而增加了青少年對毒品的好奇心。由于盲目自信,識毒、防毒、拒毒意識單薄,特別是對大麻的錯誤認知,使不少吸毒人員在面臨大麻誘惑時,為追求刺激、好玩,缺乏抵制力和自制力繼而出現吸食的情況。
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的社會。部分青年剛踏入社會,感到壓力巨大,對于如何減壓和調節(jié)情緒,缺乏應有的正確應對措施,常會選擇通過吸食大麻,感受情感變化、增加精神活力、心境改變等“超凡脫俗”的體驗。這部分人錯誤地認為可以通過吸食大麻這種“簡單有效”的方式進行減壓。實際上這種做法是暫時的逃避,對于問題的解決是無濟于事的,現實中的壓力和各種情況還是真實存在的。所以當面臨困境時,只有選擇再次去吸食、去逃避現實,如此往復形成惡性循環(huán)。
新型合成類毒品以及第三類毒品NPS的副作用,如軀體透支疲勞、全身乏力、疲倦感或昏睡、周身不適、心煩意亂、空虛感強、情緒低落、易激惹等逐漸顯現[11],使得不少吸毒人員開始關注自身的“身體健康”問題。他們開始嘗試利用大麻特有的“功效”(鎮(zhèn)痛、緩解精神癥狀等)來中和吸食新型合成毒品及第三類毒品NPS帶來的副作用,并感覺似乎得到了一定的“效果”。這一聯(lián)合吸食的方式逐漸“流行”起來,并形成了一個專有的吸毒亞文化名詞,稱之為“清腦”,導致混吸大麻的人群數量越來越多。
總之,青少年毒品的預防教育是我國禁毒斗爭的第一道防線。2018年的毒品形勢報告指出,中國現有吸毒人員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8%,首次出現下降,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工程,有效減緩了新吸毒人員滋生。本文通過對我國沿海某省男性強制隔離戒毒人員這一特殊群體涉麻現象進行調查研究,希望能有后續(xù)全國各地域更為詳實的大麻男、女性使用情況數據,為全社會正確認識大麻以及大麻對個體和社會的影響研究提供參考,為我國毒品問題治理工作提供借鑒。
[1] 王繼芬. 大麻毒品濫用與檢驗[M]. 北京: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2009.
[2] 施洛瑟艾里克?施洛瑟. 大麻的瘋狂[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
[3] 張靚穎, 吳倩影, 趙敏, 等. 大麻臨床應用的研究新進展[J]. 神經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 2018, 18(2):133-137.
[4] 杜新忠. 實用戒毒醫(yī)學[M]. 2版. 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14.
[5] 田驊, 劉堅, 伊其忠, 等. 吸食大麻后的生理和心理學反應[J]. 中國法醫(yī)學雜志, 2003, 18(4): 230-232,237.
[6] 王天宇. 新疆青少年吸食大麻現狀、原因與對策研究[J].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 33(3):152-156.
[7] 郝偉, 李錦, 李建華. 國際麻醉品管制局視角下全球毒品形勢以及相關挑戰(zhàn)與應對[J]. 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 2018, 24(1):1-9.
[8] 旺堆, 旦增旺扎, 汪荀. 簡述大麻毒品的社會危害性及其利用 GC/M S檢驗大麻成分的分析技術[J]. 西藏科技, 2015(4):19-20.
[9] de Coning E, St?lsvik G. Current legal developments united nations office on drugs and crime[J]. Int J Marine Coast law, 2013, 28(1):189-204.
[10] 米靖安. 禁毒教育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分析[J]. 法制博覽(中旬刊), 2018(14):132.
[11] 韓向前, 韓丹. 新型毒品濫用者強制戒毒期間抑郁狀況調查[J]. 臨床心身疾病雜志, 2009, 15(2):106-108.
Oral Record Survey of Male Drug Addicts Suspected of Using Cannabis
Jia Dongming, Jiang Zuzhen, Yuan Cunfeng, Xu Ding, Guo Song.
To understand the epidemic trend of cannabis drug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strengthe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drug prevention education for adolescents and improving the measures of the treatment for drug addicts.With the drug addicts in compulsory isolation places as the objects, oral recording methods were used to obtain data, and the data were collated and analyzed.Among 116 subjects, 83.6% were under 46 years old; 76.7% were below senior high middle school; 39.7% were in the entertainment business. Mixed inhalation accounted for 89.7%, and single inhalation only accounted for 10.3%. The main sources of cannabis were domestic (94%).The main parts of cannabis smoking were cannabis leaf and cannabis bud, which were 75% and 70.7% respectively. The proportion of cannabis smoking over five years was 86.2%. The proportion of matched smoking was 47.4%; random smoking was 42.2%; the proportion of purposeful smoking was 10.4%. The access to cannabis was mainly in entertainment places with accounting for 76.7%, followed by “take-away” mode with accounting for 40.5%. Among many reasons related to anesthesia, the proportion of false perception was the largest with accounting for 72.4%.The whole society should recognize the harmfulness of cannabis, and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efforts to combat it. Meanwhile, scientific methods of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 on drug control should be adopted.
Drug detoxification; Cannabis; Dictating; Rehabilitation
10.16117/j.cnki.31-1974/r.201904020
2019年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Y201940997)。
賈東明(1980—),碩士,戒毒管理教研室主任,主要從事毒品成癮、戒毒康復及毒品政策工作,jiadm1@126.com。
201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