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研究太極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情況,促使體育教師加強太極拳課堂教學的策略研究,將太極拳理論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探索太極拳理論在教學情境中的實踐運用方法?增強學生的體質,引導學生感悟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tǒng)文化。
◆關鍵詞:太極拳;小學體育;教學
體育教學是我國教育課程中重要的一門學科,它承載著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理念,體育教學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運動能力,增強學生的體質,在符合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理念下,將體育精神和身體鍛煉實踐到學生的培養(yǎng)中來,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針對當前獨生子女心理及體質脆弱的情況,強化體育功能比任何時候都顯得重要。而太極拳作為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之一,在民間有著巨大的影響力。太極拳作為武術的一種,其自身就具有了強身健體的作用,符合體育教學的主體目標。將太極拳引入小學體育教學中,不僅能培養(yǎng)小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而且可以促進小學生不同愛好的發(fā)展,就學生的發(fā)展而言,加強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就太極拳而言,不僅實現(xiàn)了太極拳強身防身的武術價值,而且還實現(xiàn)了太極拳的文化精神內涵,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促進了學生思想素質的提高,同時對以后相關理論的學習也奠定了基礎。
一、太極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踐措施
(一)太極拳操分步教學法的應用
太極拳的動作套路很復雜,對于小學生而言,在掌握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難度,因此,需要教師了解太極拳的精髓,再將其進行簡化,這對教師的素質有很高要求,首先教師在進行動作示范的時候,一定要到位、精簡,不能拖泥帶水,在進行一個套路的練習時,教師先將一整套動作都示范一遍,要求動作連貫,但是又不能太快,讓學生看清楚每一個動作形式和要領,然后教師再進行分步教學,將連貫動作分解,在練習的同時為學生講解動作的要點,用口令配合,待學生掌握動作、基本規(guī)范后,取消口令。當學生清楚其基本形式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慢慢練習,用心體會?達到心靜用意不用力的效果。在完成一節(jié)課的教學工作后,在第二天要對上次學習的內容進行溫故,溫故而知新,逐漸熟悉口令,逐漸掌握口令變化規(guī)律,從而慢慢配合動作完成太極拳的學習。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學習,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引入多媒體教學
理論和實踐二者缺一不可,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可以在室內利用多媒體進行理論部分的教學,在室外進行實踐部分的練習。教師上課前做好課件,然后在課堂上播放,同時讓學生主動提問,教師針對問題進行講解,教師和學生探討中,其他學生對理論知識就會掌握得更好。在正式進行拳法練習時,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可以讓學生反復觀看太極拳視頻,視頻中會有每一個動作的要領,學生雖然不能親身操作,但是可以利用想象教學法,讓其在腦海里對每一個步驟進行想象,進而在正式練習的時候,提高連貫性。多媒體教學的引入,從理論強化上將實現(xiàn)較好的成果。
(三)注重口令的引導作用
口令引導是讓太極拳的動作名稱和動作有效地銜接的一種辦法,教師使用簡練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提示和引導,學生根據(jù)著口令聯(lián)想接下來的動作,口令給了學生一個提示的作用,同時也控制了練習的節(jié)奏,學生在學習動作的同時記住動作,手腦齊動。通過口令教學使初學者能將整個動作連續(xù)做完,有效鞏固了學生的學習內容。
(四)使用形象解析法
對于認知水平有限的小學生初學者而言,太極拳是一種非常陌生的事物,尤其是具體的動作名稱、技術要領,更是抽象難懂,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牢固掌握太極拳,在教學中必須適應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充分利用形象解析,讓學生了解大概的基礎理論知識,在實踐練習中將學生所出現(xiàn)的問題,容易混淆的難點以及學習質量最差的方面,對拳法的名稱、技術的要求以及動作的要領進行細致的講解。形象解析法要求教師要遵循精講多練、多示范的原則,很多太極拳的動作和名稱都是有一定的深意的,如果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化的學習,學生是很難理解到位的。例如:在講解“起勢”這一動作時,可形象比喻兩掌下按的用意是將浮在水面的浮球按入水中,既要有一定的緊張度,同時又不能僵硬,除此之外,和學生探討,當按下的力量越急,那么所出現(xiàn)的水花就越大,如果按下的力道不變,但是速度變慢,那么出現(xiàn)的波紋會很輕,這就是相互作用,同時也是動靜變化,這一情況適合太極拳中的每一個動作,然后在實踐教學中,可以讓學生進行試驗。
二、太極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實踐意義
太極拳包含了我國的文化精髓,在練習太極拳的時候,需要將氣功、太極、心意等都融于一體,同時太極拳還融合了一定的技擊技巧,有著非常強的可學性,長期練習,可以健身養(yǎng)生,是具生活娛樂性質和實際意義于一體的一門“文化”。學習太極文化,可以增加體育學習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同時對太極拳的練習?可以有效規(guī)范學生的動作形姿,糾正不良姿勢,促進小學生的身體健康發(fā)展,在節(jié)日里利用太極拳組織比賽活動,可以強化學生的訓練意識,推進學校的體育特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結語
通過對太極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實踐情況探究,小學體育學習太極拳的好處很多,但是在教學中要教學生學好太極拳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小學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多思考,提升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為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而努力。
參考文獻
[1]陳首敏.讓太極拳融入小學走特色體育學校之路的探究與實踐[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6(4):00155.
[2]胡志文.小學體育教學中太極拳教學訓練活動的探索與分析[J].體育時空,2016(21).
[3]王若冰.情境教學模式在中學太極拳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6.
作者簡介
韋功萍,云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縣馬街鄉(xiāng)董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