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丹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 ? 研究性學習 ? 應用策略
隨著現(xiàn)在全國范圍內(nèi)開展的新課程改革與教學,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越來越難以適應當前教學的發(fā)展需要,在各個學科的教學當中,都在嘗試著應用新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這一點在高中英語教學之中也有著明顯的體現(xiàn)。在高中英語教學當中,老師開始重視對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培養(yǎng),其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對所學習的英語知識有自身的認識和提高,為了能夠讓學生自主地進行英語知識的探索,這樣培養(yǎng)學生的研究學習的能力,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打好基礎,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很有幫助,老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幫助,讓學生能夠認識到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
一、研究性學習的概述
研究性學習,有廣義和狹義的區(qū)分,從廣義上來說,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主動探究知識的一種方式,不管是哪門學科,都可以用到研究性學習,以此來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狹義上來說,是指一門獨立的學科,設定一些問題,來讓學生自主地去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這種方式可以極大地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獨立探究意識。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實踐性能力很強的學習方式,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很高。研究性學習不單單是對一門課程有用,這往往是多個學科的綜合運用,學生需要在已學的知識基礎上面進行知識的探索和創(chuàng)新,以此來獲取新知識,取得新的發(fā)現(xiàn)。通過研究性學習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因為選擇的題材往往是學生所熟悉的內(nèi)容,學生會對所選擇的題材和內(nèi)容進行探索和尋找解決問題的答案,這樣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和發(fā)展。
二、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的三原則
(一)以學生為主體
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更好地應用研究性學習方法,老師就需要在課堂上擺正自身的位置,能夠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在課堂之中充分地發(fā)揮學生的作用,讓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問題的探討和學習,這樣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也能夠起到督促的作用。老師所講述的課程內(nèi)容,要以學生為主體,找尋一些學生所感興趣的內(nèi)容,在課堂上對其進行講解,讓學生能夠從中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參與到課堂討論當中,發(fā)揮學生的特長。
(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非常重視實踐性的學習方法,需要做的是讓學生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來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老師可以將日常的生活和社會活動作為背景,讓學生可以通過這些日常生活當中的細節(jié),來獲得英語知識。老師要鼓勵學生去進行信息的收集和總結,通過讓學生去自己查找資料,來獲得問題的解決,這樣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也能夠變得更加高效,不依賴于老師就能夠進行問題的解決,這樣對學生的學習能力也是很大的鍛煉。
(三)使學生的個性得到發(fā)展
當前社會,科學技術正在日新月異地進行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已經(jīng)應用到了高中英語教學當中,促進了高效課堂的建立。在進行英語教學的時候,老師需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進步,讓每個學生的潛力都能夠得到發(fā)揮和發(fā)展,這樣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很重要的。老師可以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通過因材施教來提高學生的認識和能力,讓學生能夠認識到自身學習英語知識的優(yōu)點和缺點,能夠讓學生從中獲得認識方面和能力方面的提高,以后在學習的時候能夠變得更加高效。
三、高中英語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現(xiàn)狀及原因
(一)政策落實不到位,研究性學習不能真正開展
從現(xiàn)在大部分的高中學校來看,很多學校的英語研究性學習仍然處在形式化的階段,在課程的設計上面雖然也采用了研究性學習方法,但是在實際應用的時候,往往存在著應用不到位的現(xiàn)象。很多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往往是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卻忽視了研究性學習的教學模式,使得整個英語課堂變得比較死板,很多學生發(fā)揮不出來應有的水平,只是在被動地接受著老師所講述的內(nèi)容,這樣就影響了學生的聽課效果。
(二)研究性課題的確立脫離本校實際情況,造成誤區(qū)
研究性學習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不是老師的牽引教學模式,因此,在研究性學習當中選題顯得格外重要。一個好的課題可以讓學生的學習效果變得更好。然而,在很多的高中學校里面,英語研究性學習課題的選擇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很多學生并沒有因此而獲得益處。很多老師選擇課題的時候,脫離了學校發(fā)展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的學習來說起不到引導的作用,學生會覺得這些理論知識過于繁瑣枯燥,不能很好地發(fā)揮與實際課程之間的相互結合,這樣就使得整個英語課堂不能發(fā)揮其好的作用,對學生的學習起不到幫助的作用。
(三)教學方式落后,不能跟上形勢
在研究型學習開展的過程當中,由于很多老師還是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跟不上當下研究性學習的形式,致使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了單一的教學模式,不能很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整個課堂教學處在了比較枯燥的地位,這是當下高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很多老師在教學的時候,忽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也忽視了學生研究性學習能力的創(chuàng)新,對于學生的整個學習起不到幫助和推動的作用,這樣就使得英語教學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值得引起老師的反思和思考。
四、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和策略
(一)加強教師和學生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
研究性學習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求很高,都希望學生能夠自主地探究英語知識,通過探究英語知識來獲得自身英語水平的提高。在高中英語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之前,老師需要做的是能夠對研究性學習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課堂之上注意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能夠自由地發(fā)揮自身的才能,讓學生能夠獨立地思考英語知識,對英語知識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認識,這樣通過長時間的獨立思考和學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會得到很大的加強,之后在學習的時候也能夠變得更加順利。
(二)按照學生實際情況制定課題的內(nèi)容
在研究性學習運用到高中英語教學的時候,老師會對英語的一些課題進行選題,在選擇課題的時候,老師需要結合到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相應的課題內(nèi)容,通過課題的選定來提高學生對于英語內(nèi)容的認識,能夠讓學生將英語知識的學習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來讓學生去尋找和發(fā)現(xiàn)解決英語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在理論結合實際的學習過程中能夠不斷地提升自身的英語學習水平,自身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會變得不斷優(yōu)秀,也有助于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提升和進步。
(三)根據(jù)研究性學習的目標來改善教學方式
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標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探究精神,讓學生能夠在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自身的缺點,并且能夠加以改正,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不斷進步。老師需要根據(jù)研究性學習方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xiàn)狀,來不斷地改善自身的教學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改變之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種種弊端,能夠對多媒體技術進行合理地應用,通過多媒體技術里面的圖片和視頻的功能,來給學生更加直觀地展示英語學習的內(nèi)容,這樣學生就能夠更加直觀地認識所學習的英語知識,以后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變得更加高效。當然,對于研究性學習來說,主要是讓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學習,不依賴于老師進行英語學習,這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要求很高,值得引起老師的重視,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總之,對于高中英語教學來說,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應用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可以起到幫助和推動的作用,老師需要在課堂中將其合理地進行應用,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主動探究英語知識,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晶.淺談研究性學習原則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下旬),2016,(08):163-164.
[2]邱偉華.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踐和反思[J].課程教育研究,2014,(32):107-108.
[3]周有勤.淺議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實施[J].中學生英語(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08):38.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呼倫貝爾市海拉爾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