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柱娟
【摘要】文字是現(xiàn)代人類步入文明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是促進民族文化發(fā)展的重要載體,所以學習文字的過程就是深入了解民族文化的過程。漢語是中華民族的母語,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jié)晶,對深入研究漢語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識字就是指深入了解字義、讀準字音和辨清字形。通過將字音、字形和字義三者的關系結(jié)合起來,才能夠真正實現(xiàn)這三者的統(tǒng)一。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需要通過認準字形、讀準字音,在準確理解字義的基礎上學會靈活應用。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學習階段中非常重要的內(nèi)容,所以在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過程中,老師應指導學生采用正確的識字方法,增加識字的數(shù)量,從而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同時,通過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能夠增強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促進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傳承,全面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語言系統(tǒng)主要是由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共同組合而成。因此,兒童在日常生活中可通過與人相互接觸、學習,從而掌握一定的口頭語言。然而,學習書面語言則需要在學校中完成。其中,在書面語言的掌握過程中,最重要的途徑就是漢語學習,從而逐步掌握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知識點。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水平。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通過將多元化的策略應用到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增強小學生的語言綜合素養(yǎng)。這樣能夠為學生掌握和學習文化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只有當小學生所認識的漢字數(shù)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才能夠正常進行書面閱讀。因此,在當前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充分重視學生識字、寫字能力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以便更好地進行文化知識的學習。
二、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途徑
(一)調(diào)動小學生的識字熱情
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動力源泉,也是學生克服日常學習過程中所遇見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小學語文老師為了真正提升識字教學的有效性,便需要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識字興趣。首先,老師應該全面分析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因素,并根據(jù)小學生的實際心理和年齡特點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部分小學生雖然在短時間內(nèi)能夠?qū)ψR字學習保持濃厚的興趣,但卻常常因為自己好動和愛鬧的天性而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所以在長時間的學習過程中將會嚴重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為了讓小學生在語文識字的過程中集中注意力,讓學生始終保持較強的學習興趣,則需要老師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快速引入到識字教學的過程中。
其次,語文老師應該從多個角度思考各種教學方法的利與弊,以便采取合理的教學策略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滿足識字教學的要求。例如,讓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有創(chuàng)意地改編歌曲、猜字謎和燈謎,讓學生采用非常新穎的方式來記憶生詞,并指導學生反復地進行朗讀而加深學生對字詞句的印象。如,將“兩個小人土上坐——坐”“一個王姑娘,一個白姑娘,兩個姑娘坐在石頭上——碧”等進行創(chuàng)意改編,以此來強化學生記憶,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轉(zhuǎn)變?yōu)橹鲃訉W習。通過采取這種方式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和熱情,為后面語文識字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緊密結(jié)合生活內(nèi)容,拓展語文識字途徑
生活中處處有語文,而漢字在我們的生活中也無處不在。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老師可引導學生留心觀察實際生活,將生活作為語文識字的大課堂。其中,在學校分發(fā)作業(yè)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輪流進行分發(fā),能夠讓學生非常快速地認識同學的名字;在強化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老師可將學校的校訓、公告欄和櫥窗標語,以及各個班級里的班級名、班級制度和伙伴名字作為學生識字的素材;在以“生活”為主題的識字活動中,老師可帶領學生認真觀察實際生活,到生活的地方去找漢字,如街道兩旁的門面招牌、超市里的各種商品、飯店吃飯時的菜單等,都可以作為學生識字的材料庫。當學生在認真觀察自己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中進行識字時,能夠快速增加學生的識字量。
為了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老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識字大王”評選活動,讓學生以識記課外漢字300個為目標,引導學生廣泛搜集商標和廣告,并將相關的漢字裝訂成生動形象和圖文并茂的識字讀本。這樣學生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增加自己的識字數(shù)量,有效調(diào)動起小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從而有效提升小學語文的識字教學效率。
(三)指導學生掌握識字規(guī)律
當學生對識字學習充滿興趣時,老師則可以向?qū)W生傳授科學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掌握識字規(guī)律,有效提升學生的識字水平。其中,漢字的組成和書寫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所以在書寫的過程中不按照規(guī)律將影響字體的美觀程度,降低識字的概率。例如,以“山”字為例進行教學,其第二筆應該是“豎折”,而不是“豎彎”,但部分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因書寫不規(guī)范而將其寫成“豎彎”,這樣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山”字的美觀度。再例如,在學習“口”字的時候,這個字主要是由“豎、橫折、橫”組合成,而部分學生卻寫成了“豎折、橫折”。因此,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書寫規(guī)律,指導學生先掌握漢字的構(gòu)成和書寫步驟,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記憶漢字的書寫不變規(guī)則:橫前豎后、先撇后捺、自上而下,從左到右、先中間后兩邊、先里頭后封口。讓學生在掌握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之后再進行識字、寫字。然而,大部分小學生的抽象思維都比較弱,缺乏良好的空間意識。因此,為了全面檢驗學生是否準確掌握了識字規(guī)律,便需要老師指導學生用田字格進行書寫,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布置書寫任務。這樣不但能夠避免學生“隨意”進行書寫,而且還能夠讓小學生在長時間的練習過程中養(yǎng)成田字格書寫的習慣,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漢字書寫水平。
(四)插入游戲增加識字樂趣
以往的識字教學活動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其主要原因就是陳舊的教學活動缺乏靈活性、互動性和新鮮感。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改變語文識字教學的弊端,則需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注意力,合理地將識字教學與小游戲緊密結(jié)合起來,寓教于樂,創(chuàng)設活躍的識字課堂教學氛圍。同時,老師應該緊密結(jié)合漢字的構(gòu)成特點和組詞特點展開教學,合理地設計游戲活動,充分調(diào)動起小學生的識字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指導學生參與碰碰車游戲。這項游戲活動在改編的過程中主要是結(jié)合生活中游樂園的碰碰車,兩個車在相互作用力的情況下,能夠讓車上的人享受整個碰撞的過程。因此,通過合理地將碰碰車與識字教學緊密結(jié)合起來,老師可將一個漢字的偏旁部首拆分為兩個不同的漢字,讓學生根據(jù)偏旁進行理解,或者是將一些部首與漢字重新組合成為新的漢字。
例如,老師可將課前時間準備好的“亻”部首和“門、本、我、火”等漢字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讓同桌或者是前后桌的形式開展“碰碰車”的游戲活動,并將組合成的生字展示在黑板上。通過采用這種教學形式,能夠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強化師生互動合作,以便學生能夠在識字過程中感受到識字的樂趣。但是,老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科學合理的游戲活動,為語文識字教學過程增添色彩,從而最大限度提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水平。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識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因此,小學語文老師應該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最大限度提升小學語文的識字效率。
參考文獻
[1]王慧琦.微課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才智,2017(6).
[2]宋瑩.淺談信息技術(shù)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有效整合[J].基礎教育參考,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