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流
夏末,南村里,遍地鵝黃的草果花正開得燦爛,蚊蟲比以前少些。村里一大批在建民居、愛心超市、養(yǎng)殖場正在建設(shè),改革的成果正大步邁入尋常百姓家。
“這是強(qiáng)大的祖國
是我生長的地方
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
到處都有和平的陽光……”
村委會的廣播里播著郭蘭英深情演唱的《我的祖國》。開完會,張老漢走出村委會辦公室,他舒服地伸了個懶腰,舒展著身體,嘴角展露出孩童般的笑容。
村支書查明華走了出來,和他攀談著。談話的內(nèi)容顯然是輕快的,十分鐘后,倆人以熱烈的握手方式道別。離開時,張老漢已是喜上眉梢,連離去的背影都比以前輕快幾分。
在危房改造中,張老漢謀劃運(yùn)水泥、搬磚塊、挖地基,終日忙碌著。開會時,村長就說:“不用這么擔(dān)心,有什么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
年近花甲的張老漢,為了蓋房子,竟像鐵人一般,干什么都卯足了勁兒。
而十五年前,一場變故,致使張老漢與現(xiàn)在儼然判若兩人!
三伏天,正午烈日炎炎,而深夜里,突然而來的一陣暴風(fēng)雨,玉米被吹得翻出了根,樹枝被風(fēng)折斷,雨水嘩嘩嘩,自房檐而下,雷聲隆隆,窗外時不時一片通明,攪得張老漢無心睡眠。他起身開門,扶著門沿,借著閃電的光,放眼望去,滿山的葉子都翻了起來,掀起翠白的肚皮,忽然咔嚓一聲,接著幾秒綿長的撕裂聲,家門前的那棵五人合抱的核桃樹折斷了雙臂。這一幕,使張老漢一陣心驚,夏夜里直打哆嗦。
兩天后,張老漢和妻子去山頂栽種二季洋芋。烈日灼心,兩個女兒看家,卻引起了一場大變故。無人看管的姐妹倆在灶房搶著燒洋芋,爭著用竹筒吹火,沾得一身火灰,如兩只灰貓。你一句我一句拌嘴,伴著夸張的齜牙咧嘴、俏皮鬼臉,爭執(zhí)起來,互不相讓。姐姐把干竹蔑點(diǎn)燃嚇唬小妹說:“你敢過來,我就燒你的衣服!”。小妹哪能輕易認(rèn)輸?一邊抹眼淚,一邊追著姐姐,一定要討個說法。
姐妹倆正僵持不下,姐姐被火燙到了手,她一個激靈,將燃燒的竹蔑一扔,妹妹機(jī)智地避開,火星便蹦進(jìn)了柴草垛里。然后,妹妹繼續(xù)追著姐姐,順著家門前的壕溝往觀音廟方向飛奔。
不過一刻鐘的時間,房子里冒出了滾滾濃煙,鄉(xiāng)親們沒有刻意留心,以為是張老漢家在燒什么東西,沒理會。當(dāng)大家意識到情況不妙,星星之火已然燎原,驚呆了所有人,慶幸的是兩個小孩逃了出來。
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房子,燃燒速度飛快,頓時火光沖天,伴著倒塌聲,沒過多時屋子化為烏有。
張老漢已尋煙而來,從山頂向山腳飛跑,眼前的場景,讓他欲哭無淚,嘴里不停念叨著:“房子,房子……”
眾人拉住他,勸說:“老哥,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房子沒了,可以再蓋,人沒了,你的倆姑娘怎么辦?”……
已過不惑之年的張老漢,從此,一蹶不振,終日里病病懨懨,像丟了魂兒似的。
熱心的鄉(xiāng)親們,幫著張老漢家搭了個窩棚,木架子上覆蓋上厚厚的茅草。此外,鄉(xiāng)親們還送來一些米面、副食,一家人艱難度日。
這間棚子,張老漢一住就是十幾年,這十幾年里的心酸,無人能懂?!拔萋┢赀B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fēng)”,妻子受不了如此艱難的生活,跑到外省打工,再沒回來過。
房子沒了,家也沒了,張老漢帶著兩個女兒潦倒地過著生活。那日火光沖天的場景,在他的腦海揮之不去。因?yàn)樨毢?,兩個女兒十五六歲,便早早輟學(xué)去外省打工。然而,沒有技術(shù)只能做又臟又累的活兒,錢也少,剛夠維持生計(jì),更無法接濟(jì)張老漢。
當(dāng)年的查明華還只是一名剛大學(xué)畢業(yè)的村官,他初來南村時就暗自發(fā)誓:仰不愧黨,俯不愧民,甘心田埂,踏足泥濘。
第一天,查明華就了解到張老漢家的情況。后來張老漢每每路過村委會,他總是有一搭沒一搭地和張老漢聊天。查明華的關(guān)心讓張老漢心里暖暖的,也使他孤獨(dú)絕望的內(nèi)心得到慰藉。
嚴(yán)冬的一個夜晚,張老漢的風(fēng)濕病又犯了,以前他也不大注意,因?yàn)闆]錢,即使再疼,也是忍忍就過去了,沒吃過一次藥,沒貼過一次膏藥,更沒去醫(yī)院檢查過。而這一次,他的腿腳不聽使喚了,手指彎曲得像雞爪一樣,他躺在床上動彈不得。
平日里喜歡來和他聊天的張老漢突然多日不來,查明華竟然分外不習(xí)慣起來,他想去看個究竟。查明華去到張老漢家,只見茅草屋頂已換成了瓦片,家門前擋著幾塊石棉瓦。那一間小小的房子,滿目瘡痍,木板圍成的墻面透著細(xì)小的縫隙??p隙雖小,想來嚴(yán)冬里必是冷颼颼,查明華整理整理自己的衣服,敲響了門。
半晌,門開了。查明華眼中,張老漢就像他家的房子一樣面容憔悴,沒了精氣神。 “張大叔,好幾天不見您出門,我特來看看您?!痹诹私馔昵闆r后,查明華主動掏腰包給張老漢買來治風(fēng)濕骨痛的藥膏,還到張老漢家煮飯照顧他,直到張老漢病情好轉(zhuǎn),能下地干活才離開。
查明華的關(guān)心與勸說,終于打動了張老漢。他開始在村上找些零工做,由于年齡太大,開始沒有老板愿意要他,在查明華的幫助下,張老漢在鎮(zhèn)里的水泥廠找到了保安的工作,每月也有了穩(wěn)定的收入。
三年前,精準(zhǔn)扶貧的春風(fēng)吹遍大江南北,張老漢家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為解決他的住房問題,查明華和村委會班子根據(jù)政策為他申請到建房補(bǔ)助資金后,直接委托包工頭幫他兜底建房。
張老漢樂開了花,整天忙前忙后,跟著挖地基、搬磚頭……村子里,搞公墓建設(shè)、修水窖、建垃圾焚燒爐,他也不甘落于人后。雖然身體大不如從前,每次集中開會、做事,他準(zhǔn)是第一個到。日子有了盼頭,他也跟著有了干勁。
每個深夜,工人們都走了,村子里一片寂靜。張老漢總是跑到挖好的地基旁,等待著。張老漢像等著他即將出世的孩子一般,焦急萬分,卻又欣喜若狂。
沒過多久,他的新房子就像快要出生的娃娃一樣,露出頭來,裝修時,即使簡單,每扇門窗,張老漢都仔細(xì)地擦拭著,就像是呵護(hù)未滿月的嬰兒。搬家時,張老漢用打工掙來的錢購置了新家具。原來那些老舊的木頭,破爛的衣服,煙熏的鍋碗瓢盆,連同那座小房子,他全扔了。從那一刻,張老漢就像得到新生一樣,與過去訣別,重新開始一段新的人生旅途。
老房子拆除后,他在那塊空地上種起了綠油油的萵苣,生命的顏色仿佛又青蔥起來。
搬進(jìn)新房子之后,張老漢有了這樣的習(xí)慣。黃昏時分,吃過晚飯,他總要帶著女兒給他買的便攜式錄音機(jī),播放著女兒精心為他準(zhǔn)備的上百首歌,在村子里慢慢地散步。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fēng)里……”
村子里的人一聽這歌就知道是張老漢來了,大家總是要探出頭來向他打個招呼:“張大爹,又出來走一下?”
只見,張老漢的眼睛瞇成一條縫,露出潔白的牙齒,連臉上的皺紋都帶著笑意。悠閑散步,到了老年活動室旁,輕快的弦子舞音樂,總能使他融入別的老年人中間,手拉手跳著弦子舞,其樂無窮。夕陽呼喚著星星,天邊的云霞像是在招手,喚醒張老漢新的生命。
南村小學(xué)的操場邊兒上,有的孩子打乒乓球,有的孩子跳繩,有的孩子玩著游樂城堡……張老漢覺得自己,和他們一樣年輕。
夜帶著歡笑來臨,往常的“夜靜”“山空”被打破了。春山如笑,所有人的夢,祖祖輩輩不懈的追求和奮斗,在這一刻化作永恒的積淀。溫馨的畫面,傳遞著南村的崛起,百姓踏浪改新顏的決心。
市里招商引資引進(jìn)的一批大企業(yè),本地用工待遇不錯。掛包幫干部聯(lián)系了張老漢的兩個女兒,推薦她們就近就業(yè)。兩個女兒也挺靈巧,參加技能培訓(xùn)后,便到離家十多公里的服裝廠上班,不僅能養(yǎng)活自己,還能時不時地回家。
兩個女兒時常帶著孩子回家看張老漢,張老漢逢人就樂呵呵:“沒想到,我還能住上鋼筋水泥的房子,兩個姑娘還有了工作,高興,真高興呀!”。
去年,政府派專家到南村指導(dǎo)農(nóng)戶種植萬壽菊,引導(dǎo)村民種植小米辣。村支書查明華動員之后,張老漢積極發(fā)展,獲得了政府的補(bǔ)助。一年下來,栽種萬壽菊、小米辣所得的錢還能補(bǔ)貼點(diǎn)家用,再加上種植的稻谷、玉米,除了自給自足,還可以賣了換錢,改善生活。
張老漢通過勤勞的雙手,通過打工和發(fā)展種養(yǎng)殖相結(jié)合,小日子開始滋潤起來。不僅發(fā)展自家產(chǎn)業(yè),還積極參加公益勞動,帶動村民參加人居環(huán)境整治,南村越來越美了。他由衷地感謝黨和政府,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
無論村子里的喇叭播放什么歌曲,他都要跟著學(xué)一學(xué)。前幾天,在村里的文明戶評選中,張老漢家也被評選上了?,F(xiàn)在,他正拿著積分兌換卡趕去“愛心超市”兌換洗潔精、洗衣粉、衣服。
村支書查明華又一次深情地和張老漢握手,把東西一件件交給了他,那一刻張老漢覺得自己又獲得新生。
張老漢道謝離去。查明華聽著張老漢哼著歌,看著他自信的步態(tài),又一次展顏。
離去時,張老漢的嘴里哼著那首《春天的故事》,他人生的又一個春天,伴隨著自己的六十歲生日來臨。
“1979年
那是一個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
南海邊畫了一個圈
神話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跡般的聚起座座金山
春雷啊喚醒了長城內(nèi)外
春輝啊暖透了大江兩岸
啊,中國,啊,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