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全德
【關鍵詞】 班主任;溝通;平等;家校溝通;活動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7—0037—01
班主任工作是做好學校工作的關鍵,一所好的學校必定有一支強有力的班主任隊伍。小學班主任面對6至12歲的兒童,新時代兒童中尤以獨生子女和二胎子女居多,他們有相對較好的生活條件,其父母思想認識和教育理念也較開明和現(xiàn)代化,也有一定的文化素質,而新時代的教育也要求我們要更加注重師生溝通。以下,筆者就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師生溝通談幾點看法。
一、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積極開展師生情感溝通
首先,班主任要愛學生。班主任要打破傳統(tǒng)的班級管理中師生之間由于缺乏情感溝通而豎起的無形之墻,基于愛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才是能夠走進心靈的教育,才是真正能夠教書育人的教育。愛是相互的,班主任要“發(fā)射愛”,付出愛,才能得到愛,才能與學生形成“共振”,“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才能愿意、樂于和教師進行情感溝通,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接受教育。其次,要尊重學生,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尊重是相互的,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只有給予學生應有的尊重,學生才能夠以同樣的方式對待班主任,并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再次,要暢通情感溝通渠道。除了班主任主動找學生談心談話,班主任應該鼓勵學生主動找班主任談話和報告相關情況,還可以通過設置以“悄悄話”“老師,我想對你說”等為主題的信件交流平臺,讓學生反映遇到的困惑、問題和情況,有條件的學??梢宰寣W生在家長的指導下通過QQ、微信等與班主任開展交流。
二、平等待人,包容學生,積極開展師生間的心理溝通
平等待人是提高班級凝聚力的核心內(nèi)容,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導,應該對學生一視同仁,在落實班級管理規(guī)范中保證做到不偏不倚,不厚此薄彼。同時,班主任在打造班干部隊伍的過程中,也應該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給予每一個學生展示自我以及選出心目中班干部最佳人選的機會,這樣不僅能夠平抑學生的不滿情緒,還能夠提高其民主意識,讓學生有主人翁意識,有被重視感,進而激發(fā)起學生最好的學習狀態(tài)。
班主任要包容學生,給予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任何一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多種多樣的選擇,而在選擇中也一定會出現(xiàn)許多錯誤,會遇到或大或小的挫折。對待犯錯誤的學生,班主任應該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fā),加強師生溝通,分析學生出現(xiàn)錯誤的原因,并為其提供改正錯誤的機會,讓孩子能夠在改正錯誤中得到真正的成長,幫助其克服心理上的挫折因素。
要著力構建向上向善的班級氛圍,營造寬松友愛的師生心理。一方面,班主任要通過樹立先進典型,引導學生向先進看齊,與模范互標,在全班樹立“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倡導和鼓勵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團結友愛;另一方面,班主任作為與學生聯(lián)系最親密的老師應該重視自身責任的重大,不斷提升自身的職業(yè)素養(yǎng),為學生做好榜樣引導,用科學的理論指導與學生的溝通實踐,讓學生能夠在班主任的情感熏陶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
三、聯(lián)系家庭,走向社會,通過家校和家社活動加強師生溝通
1.在加強家校溝通中提升師生溝通。一是可以組織召開家長會,積極與家長交流孩子的基本情況、在校(家庭)表現(xiàn)、聽取家長班級管理的意見建議,互相溝通經(jīng)驗,解決班級管理中的問題。二是可以組織召開家長開放日,讓家長走進學校,走進課堂,與老師近距離接觸,實地了解學生在校表現(xiàn),增加老師、學生、家長溝通的實效性。三是可以組織召開感恩教育系列活動,通過這種儀式感極強的活動,促進家人溝通,助力良好社會風尚的創(chuàng)建。四是進行家訪。班主任要帶著問題去家訪,要講求方式方法,以鼓勵學生為主,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對貧困生、學困生等要經(jīng)常家訪,及時幫助學生解決思想負擔和心理壓力,幫助他們克服困難,積極向上,健康成長。五是可以通過組建微信群、QQ群等,利用現(xiàn)代化媒體手段加強家校聯(lián)系,使學生的家庭教育與學校的班級管理環(huán)境形成統(tǒng)一。
2.在參加社會活動中促進師生溝通。全社會都有責任為孩子身心的和諧發(fā)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要通過組織春(秋)游、夏令營、研學旅行、參訪科研院所、祭掃烈士陵園、參觀各種展覽、舉辦法制講座、參加禁毒學習、參加公益勞動等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在確保身心安全的前提下,積極參加各類社會活動,使師生通過參加集體活動,增進彼此了解,實現(xiàn)全方位溝通,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占據(jù)著主導地位,而良好的溝通是實現(xiàn)班級高效管理的必要條件。因此,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一定要重視溝通藝術的價值,在日常管理中做到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包容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并發(fā)揮自身引導以及家長的輔助作用,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