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銘武
[摘 要]以綜合院校美術系的素描教學為題進行討論,提出了當前素描教學所面臨的困境與問題,并在素描課程的設置、基礎教學定位,以及基礎教學與當下流行思潮的關系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思索,認為素描教學的意義不在于基礎本身,而是讓學生具備完善的藝術觀,使之成為他們未來藝術工作的奠基石。
[關鍵詞]素描教學;藝術觀;基礎
對于綜合性大學美術專業(yè)的基礎教學來說,素描教學無疑是必修科目,但只要是稍加審視,不難發(fā)現(xiàn),目前的素描教學一直處在一個尷尬且微妙難言的境地。我們應該秉承學院教學的傳統(tǒng)?還是跟隨流行觀念與思潮,往往會造成教與學的逆向傾向,這些問題的提出對學生正確藝術觀的培養(yǎng)具有重大意義。
筆者在上素描課時就被一種現(xiàn)象困擾著,學生到了大三、大四也沒有把素描最基本的問題弄清楚,甚至倒退到不如考前作品,這就是缺乏一套完整的、科學的、系統(tǒng)的素描知識體系導致的。素描雖然是基礎課,但基礎課并不基礎,它需要教師下大工夫研究教學的技術問題,并把素描的造型規(guī)律傳授給學生,幫助他們解決藝術創(chuàng)作中最原始的問題。其實素描中包含眾多造型因素,在同一張作業(yè)中要照顧到各種因素的訓練,不如把各種因素單獨抽離出來訓練,如明暗因素、結構因素、構成因素、材料因素等。把素描教學分解成許多獨立的課題,讓學生逐一攻克,每個階段解決一個課題,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現(xiàn)象。比如明暗訓練,明暗色階如同音樂里的音階,就像音樂的耳朵必須能聽準音階一樣,讓學生們學習如何用觀察讀準明暗色調,建立色階概念,把明暗訓練單獨抽離出來,讓學生此時忘掉對象、忘掉結構、忘掉比例,單純模仿明暗的秩序,明暗秩序建立起來后,奇妙的空間也就孕育而生了;此時的比例、解剖、結構等都被統(tǒng)領在明暗的導向中,是從屬關系。明暗問題解決后結構問題自然凸顯出來,因為明暗是現(xiàn)象、是手段,如何解決形體的問題又要引出解剖與結構是何等關系的思考,這又到了下一個課題。
除了在素描基礎教學中向學生提供一定的技術指導外,在美學規(guī)律與造型理念上的指導同等重要。一方面讓學生能夠判斷偽劣、提高審美趣味;另一方面讓學生除了掌握共性的基礎規(guī)律外,還能找到符合自我創(chuàng)作規(guī)律的基礎理念。在教學過程中藝術與人文知識的灌輸能夠拓展學生的藝術視野,這比技術性的指導更為關鍵。在學院教學中傳統(tǒng)與潮流的對抗依然存在,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上既要重溫藝術長河中的永恒經(jīng)典,又要教育學生如何運用藝術的思維方式反觀當下的境況,兩者缺一不可。靳尚誼說過:“素描解決的是水平問題,風格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倍鎸σ陨蠁栴},我們又必須堅持一個原則——藝術精神性的追求與體現(xiàn),這種追求是超越時代、超越風格、超越主義、超越流派的共同原則。這樣才能既不徘徊于傳統(tǒng)學院模式的藩籬,又區(qū)別于當下浮躁的社會價值取向,既能激發(fā)學生如何理解藝術創(chuàng)作,又能啟發(fā)學生尋求藝術創(chuàng)作中獨立的自我表達。
綜合院校美術系的素描教學,歸根到底是一種素質教育,不同于個體藝術家的成長過程,總結出內在的、規(guī)律性的教學尤其重要。基礎教學的目的不在于基礎本身,而是讓學生形成一個不斷自我超越、自我完善的藝術觀,排除功利與虛無的雙重影響,用獨特的人格去探索藝術的真理,以堅實的學院功底作基石,最終走出一條具有自我風格的藝術道路。
參考文獻:
[1]范勃.疾風驟雨晚來急:關于油畫教學的一些思考[J].藝術教育,2004(5).
[2]周向林.基礎素描教學的理論與實踐[J].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09(1).
[3]靳尚誼.藝術的深度 表現(xiàn)的高度[J].美術大觀,2015(1).
[4]鄭岱.基本功與個性發(fā)展[J].北方美術,2011(3).
[作者單位]
陜西省商洛市商洛學院
(編輯: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