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玲
摘 要: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的關(guān)鍵階段,語文也是初中學習中必修的課程。閱讀是語文學習中重要的部分,在語文教學中提高有效提問,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問是語文學習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師要合理設(shè)計問題。本文主要研究了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有效提問,旨在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有效設(shè)計
引言
語文是學生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閱讀是語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閱讀教學中增加提問的環(huán)節(jié),能夠使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并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調(diào)整教學進度。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提問都能夠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無效的提問不僅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也會影響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必須設(shè)計有效的提問,促進學生在閱讀教學中思考。從而促進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效的提問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合理設(shè)計各種問題。[1]
一、有效提問在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往往是教師在講學生在聽,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非常少,幾乎零交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完成教學任務為主,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在語文閱讀的學習中走神,對教學內(nèi)容沒有思考。古希臘哲學家曾說過“思維從問題,驚訝開始”。有效的提問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在閱讀教學中,學生只有對學習內(nèi)容保持著思考,才能真正那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而且,有效的提問也能夠烘托課堂氛圍,在提問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有所提高。同時,教師在提問中也促進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讓教師能夠隨時了解到學生的學習情況。最重要的是,有效的提問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復雜的知識,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及時掌握知識??傊處熞欢ㄒ獎?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提高提問的有效性,讓學生充分參與到閱讀學習中。[2]
二、有效提問在閱讀教學中的設(shè)計
1.對作者的提問
在語文閱讀材料中學生只是一個讀者,最了解文章內(nèi)容的是讀者自己。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理解文章,感受文章的主旨。所以,學生在進行閱讀教學時,首先要先了解文章作者的背景,以及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情境,從而才能更加了解文章。所以,教師在進行提問時,也要對閱讀材料中的作者進行提問。學生若是能夠?qū)ψ髡叩膯栴}進行思考,也能夠加深學生對文章的了解。例如,學習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時,學生在學習之前要先了解魯迅的生活狀況,以及魯迅在寫著這篇文章想要表達的意思。魯迅在不同的時期寫了不同的文章,每篇文章的情境也有所不同。學生首先要查閱資料,查閱《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是魯迅在什么時期寫的,從而才能了解魯迅在這篇文章中的情感表達。對作者進行提問,能夠使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學習。但是,并不是說閱讀文章中必須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學生對文章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學習文章不僅要學習作者的情感表達,同時也要有自己的感受。[3]
2.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提問
為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提問時最常見的一種提問方式。當學生對文章有了基礎(chǔ)的了解后,教師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提問,使學生能夠深入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教師對文章內(nèi)容的提問,其實就是帶領(lǐng)學生學習課文的一種方式,在提問中與學生進行互動,學習文章的內(nèi)容。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文章《春》時,文章寫道“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長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教師可以對文章的這部分內(nèi)容進行提問,教師可以提出以下問題,文章主要采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主要描述了一種什么場景?學生通過回答相關(guān)的問題,來理解朱自清的《春》。而且,文章中描述了多處春天里的場景,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聯(lián)想春天的場景。例如,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文章中描述了初春的情境,為了讓學生對內(nèi)容有深刻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將這段問題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既能夠練習到學生的語言表達,又能夠鍛煉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學生必須對文章的內(nèi)容理解,才能回答教師對文章內(nèi)容提問的問題。[4]
3.對讀者進行提問
對讀者進行提問,主要是指教師對學生的提問。學生在閱讀資料后,會有自己的感受。對教師進行提問時,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單人提問。即是教師給予學生一定的閱讀時間,然后提問學生閱讀后的感受。針對不同的文章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有不同的感受,即使是針對同一篇文章學生在不同的時間進行閱讀時,也會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感受進行提問,從而可以了解學生對文章理解的深度。而且,教師也可以將班級里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形式,對小組進行提問。教師在提問完問題之后,教師可以先讓小組之間進行討論,然后再派出代表進行總結(jié)。不同的提問方式會有不同的效果,在針對不同的文章時,教師在提問方式上也要有所不同。教師對學生的感受進行提問,其實也是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在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時,無論看法是對還是錯,教師都要對學生進行鼓勵。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若不是以作者的角度進行學習文章,每個人的學習感受都是不同的。這主要是與每個人的個人經(jīng)歷有關(guān),教師要引導學生勇于說出自己的想法。但是,在教學的最后,教師也要為學生講解文章的思路與感受,讓學生理解文章。[5]
結(jié)語
提問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的提問。教師對學生的提問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也能夠促進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提問時,可以從作者、文章的內(nèi)容、讀者等不同的方面。針對不同內(nèi)容進行提問時,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提問形式。在提問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文章的內(nèi)容,并且,也能夠加深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有效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張雅靜.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師有效提問設(shè)計探索[J].才智,2013(36).
[2]王兆貴.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的有效提問[J].考試周刊,2013(87):26-27.
[3]陳瑋鳳.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提問的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6.
[4]徐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教師有效提問設(shè)計初探[J].考試周刊,2014(26):46-46.
[5]陳敏.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有效提問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