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真
摘 要:語文這門學科作為幫助廣大學生了解中國文化的鑰匙,一直以來是初中教學的重點。其中,閱讀教學又是整個語文教學過程的難點和側(cè)重點。在當前新課改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初中語文教師也投入了相當?shù)木Ψ旁陂喿x教學的有效性研究上。筆者有幸作為其中的一員,也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投入研究,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歷,以課程教材為基礎,以學生為對象,針對一些典型問題,得出了一些收獲,在這里與大家做一分享,以期為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閱讀;有效性;初中語文;提升方法
何為閱讀?一般來說,閱讀就是通過學生在認識書面材料的內(nèi)容之后,材料中的內(nèi)容對學習者的心智產(chǎn)生一定影響的過程??梢哉f,閱讀不僅僅反映著學習者的學習能力,它更是對他們后期如何進行健康、高效的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夸張的說,閱讀能力是初中學生必須掌握的一項基本能力。然而,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閱讀基礎,但對于更深層次、更具體的內(nèi)容往往存在理解不清、思考不到位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亟需教師的指點和解惑。下面筆者將就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不足以及思考到的提升方法作一梳理和闡述。
1 當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現(xiàn)如今,我國初中階段廣泛采用的語文課程中的閱讀教學為一種靜態(tài)的教學方式,它存在一個嚴重的不足就是沒有引導學生對于閱讀進行深層次、全方位的剖析和理解,僅僅讓他們停留在表面性、片面性地了解一些問題,犯了形式化的錯誤,從而不僅讓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能充分挖掘和發(fā)揮,還導致了很多問題的出現(xiàn)。具體來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缺乏閱讀興趣,在理解中缺少全局感、層次感。很多學生由于不懂得去整體感知文章的內(nèi)容和精髓,而只是去為了完成作業(yè)或考試而機械地略帶強迫地去理解某些問題,從而導致對很多問題難以認識和解決,只是他們對語文閱讀的興趣大大減少,更不用說提高閱讀感知能力了。
第二,缺乏耐心引導,形式化問題嚴重。存在一些教師盲目為了所謂提高課堂效率,對于一些問題缺乏對學生的耐心引導甚至延伸,形式化地討論過后,便立即給出相關答案,沒有給學生進行思考的借鑒和空間。長此以往,學生養(yǎng)成了依賴性,閱讀理解能力也就逐漸喪失。
第三,知識面窄,理解片面。現(xiàn)在由于學生課程較為繁重,知識面的拓展和延伸存在很大問題,而閱讀又是一個大范圍的內(nèi)容,有限的閱讀量將不利于學生綜合閱讀能力的增強。毫不夸張的說,如何擴充學生閱讀的知識面也是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
2 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方法
基于以上存在的不足,筆者經(jīng)過研究和思考,提出以下幾點方法:
2.1 加強預習指導,提升學生對閱讀的整體感知能力。
預習將有助于學生明確自己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找到自己的難點和困惑所在,從而帶著學習欲望和需求去學習,從而達到更為理想的學習效果。當然,學生的預習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需要教師做到以下3方面內(nèi)容:第一,引導學生進行切實有效的預習,給予預習方向,避免學生在預習過程中走向歧途;第二,準確評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知識水平,不要過度拔高,但也要反映實際;第三,根據(jù)每個學生的特點,有的放矢,分別采取不同的且具有針對性的反饋對每個學生的預習效果進行評價,幫助其盡快找到適合自己的預習方式,從而提高學習質(zhì)量。
舉個例子,筆者曾在《春》這篇文章的教學時就應用過上述方法,在布置預習作業(yè)時,給學生們設置了如下預習任務:首先尋找出作者對于春的描述,掌握“春”的特征,進而以作者筆下描繪春天的詩句為出發(fā)點,嘗試用自己的語言對作者想要呈現(xiàn)的春的畫面進行描述,并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作業(yè)一布置,就引起了廣大學生的強烈興趣,既能有力地幫助他們掌握文章的主旨原意,更好地理解文章,同時充分發(fā)揮學生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用中學,在學中用。上課之后,筆者對學生們的預習成果一一做了檢查并給予鼓勵和贊賞。至此,學生們學習文章的興趣大增,也更愿意自主進行文章預習。
2.2 加強文本解讀,提高學生對閱讀的理解鑒賞能力。
古人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于初中生來講,語文老師完成任務在于讓學生能夠通過自身對文章有較為貼切的解讀,強化自身的理解鑒賞能力。老師做的重點應放在文本的解讀和思路的引導上,不要進行框架的建構(gòu)和思維的定勢,要做到因材施教。第一,結(jié)合所教授的內(nèi)容和學生水平的實際,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適應性地解讀,既能反映文章的原旨原意,又要采用適合學生接受的方式;第二,給予學生高質(zhì)量、有層次的閱讀,不要讓學生闖入形式化、缺乏深入的閱讀誤區(qū);最后,精選授課教材,堅持以學生為本,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逐步提高,切忌揠苗助長。
舉個例子,筆者在教學魯迅先生的某一文章時,對于文章的解讀,我并沒有讓學生循規(guī)蹈矩地從作者的寫作手法和特點出發(fā),而是另辟蹊徑,先以文章本身為重點,根據(jù)文章的時代特點、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儲備,從多方面對文章進行鑒賞,可以是一個詞、一句話、一段話,也可以是文章的寫作結(jié)構(gòu)等。這樣一來,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發(fā)散,不僅興趣大增,閱讀鑒賞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2.3 擴充閱讀資源,拓寬知識面。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使學生獲得閱讀能力的提升,擴充他們的閱讀資源,增加他們的知識儲備尤為重要。筆者認為,作為一線教師,一定要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閱讀資源,讓學生能夠在長期的鍛煉中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閱讀能力,達到更理想的學習效果。例如,筆者在實際教學中,為了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就經(jīng)常抽出一段時間讓學生進行主題閱讀,主題可以通過征集學生的意見來確定,也可以通過近期所學文章的內(nèi)容來確定。之后,利用班會的時間一起討論閱讀成果,這樣一來,學生不僅看到了更多更廣泛的閱讀資源,對某一主題也有了更深地理解,綜合閱讀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提升。
舉個例子,為了豐富學生的閱讀資源,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筆者就經(jīng)常抽出一段時間讓學生進行主題閱讀,主題可以通過征集學生的意見來確定,也可以通過近期所學文章的內(nèi)容來確定。之后,利用班會的時間一起討論閱讀成果,這樣一來,學生不僅看到了更多更廣泛的閱讀資源,對某一主題也有了更深地理解,綜合閱讀能力也得到了很好地提升。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知關于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問題是需要老師和學生雙方形成有效互動機制才能夠有效解決的。一線教師是這個互動關系的主導者,一定要明確自身責任,發(fā)揮好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形成合力,提升語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 陳潔.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對話教學的研究.[D].渤海大.2017.
[2] 霍金敏.論如何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華夏教.2018(09):36-37.
[3] 楊海燕.初中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對學生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的探究.[D].中央民族大.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