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念紅
[摘要] 目的 探討GP和EP化療方案聯(lián)合手術(shù)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臨床價值。 方法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98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9例,研究組用GP化療方案+手術(shù),對照組用EP化療方案+手術(shù),分析治療結(jié)果、免疫功能與生存率。 結(jié)果 研究組病灶完全緩解率、總緩解率、KPS評分、生存率、免疫功能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jié)論 GP化療方案(吉西他濱+順鉑)聯(lián)合手術(shù)效果優(yōu)于EP化療方案(依托泊苷+順鉑),值得推廣。
[關(guān)鍵詞] 吉西他濱;順鉑;依托泊苷;非小細胞肺癌;免疫功能;生活質(zhì)量
[中圖分類號] R734.2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9)14-006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GP and EP chemotherapy combined with surgery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s 98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3 were enrolled.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as used to divide them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study group was given GP chemotherapy+surgery.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EP chemotherapy+surgery. The treatment outcomes, immune function and survival rate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complete remission rate, total remission rate, KPS score, survival rate and immune function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effect of GP chemotherapy (gemcitabine+cisplatin) and surgery is superior to that of EP chemotherapy (etoposide + cisplatin),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Gemcitabine; Cisplatin; Etoposid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Immune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本文將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期間收治的98例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作為分析資料,就針對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案(GP化療方案、EP化療方案)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98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各49例,患者已簽訂知情同意書,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為初治[1]。對照組平均年齡(51.52±2.68)歲;研究組平均年齡(52.97±2.46)歲。兩組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均采用腫瘤肺葉切除手術(shù),取患者第4~5肋骨間約9~14 cm切入胸,不切斷背闊肌,沿前鋸肌肌纖維方向分離前鋸肌,用肋骨牽開器將肋骨牽開,直視下操作,將肺葉解剖型切除[2-3]。
研究組:采取GP化療方案治療,GP化療方案為吉西他濱+順鉑治療,吉西他濱(哈藥集團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13397)靜脈滴注,1000 mg/m2, 30 min滴注完成,d1,d8,順鉑靜脈滴注,將75 mg/m2的順鉑(德州德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2 36)溶于500 mL的生理鹽水中,d1~d4。
對照組:應用EP化療方案治療,EP化療方案:依托泊苷+順鉑治療,依托泊苷(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3194)靜脈滴注,0.1 g/d,d1~d5,順鉑(德州德藥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236),75 mg/m2的順鉑溶于500 mL的生理鹽水中,28 d為一個周期,治療3個周期。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近期療效、KPS評分、長期生存率、免疫球蛋白指標。在手術(shù)后的2、8、24周應用KPS評分對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估[4];隨訪兩組患者手術(shù)后1年、3年和5年內(nèi)的生存率。療效通過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wěn)定和進展表達,其中完全緩解:腫瘤消失,1個月內(nèi)未見復發(fā);部分緩解:腫瘤體積縮小在50%以上,持續(xù)30 d以上;穩(wěn)定:腫瘤體積縮小在50%以下,體積沒有增大;進展:腫瘤體積未縮小反而增大[5]。總緩解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采用抽血檢測方式評價免疫指標,免疫球蛋白三項指的是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nèi)不同時點計量資料比較采用方差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近期療效比較
研究組完全緩解率及總緩解率遠遠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
研究組手術(shù)后2周、手術(shù)后8周以及手術(shù)后24周KPS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長期生存率比較
研究組術(shù)后存活1年、3年以及5年的生存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免疫球蛋白指標比較
研究組免疫球蛋白指標中的IgA、IgM、IgG與對照組疫球蛋白指標中的IgA、IgM、Ig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肺癌為全球十分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也是中國城市人群惡性腫瘤出現(xiàn)死亡的首位因素。非小細胞型肺癌主要包含鱗狀細胞癌、大細胞癌、腺癌等,和小細胞癌比較,非小細胞型肺癌的癌細胞生長以及分裂相對比較慢,非小細胞型肺癌的癌細胞擴散和轉(zhuǎn)移也比較晚。非小細胞肺癌大概占肺癌的80%,大概75%患者檢出的時候已經(jīng)發(fā)展到其疾病中晚期,在5年之內(nèi)的生存率相對比較低。非小細胞肺癌是臨床治療中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之一,嚴重危害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機體健康,導致其生活質(zhì)量下降。
隨著近幾年醫(yī)學技術(shù)的不斷發(fā)展[6-7],化療藥物逐漸增多,都能夠明顯提高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8-9],但是化療藥物也具有一定毒性[10-11],影響患者的免疫功能,所以,選取有效方法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進行治療存在重要意義,可以顯著提升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質(zhì)量。肺癌屬于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12],大部分患者均為非小細胞肺癌,所占比例約為80%[13],發(fā)現(xiàn)時,多屬于中晚期,若不及時治療,生存期只有5~6個月[14],化療治療是臨床中被認為生存獨立預后因素之一,對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有重要價值。
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病灶完全緩解率(26.53%)以及總緩解率(85.71%)顯著高于對照組(8.16%、48.98%),研究組患者手術(shù)后1年和3年、5年的生存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研究組患者手術(shù)后1年(77.55%)和3年(55.10%)、5年(32.65%)的生存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研究組患者手術(shù)后的2、8、24周的KPS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研究組術(shù)后10 d IgA(2.26±0.48)g/L,IgM(1.32±0.26)g/L、IgG(11.62±1.68)g/L,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GP化療方案(吉西他濱+順鉑)聯(lián)合手術(shù)治療的近期療效顯著高于EP化療方案(依托泊苷+順鉑),主要是由于吉西他濱能夠?qū)颂呛塑账徇€原酶的活性予以抑制,對腫瘤細胞DNA合成過程予以抑制,而吉西他濱聯(lián)合順鉑存在協(xié)調(diào)提高治療效果,可以促使患者病情有效緩解,對患者免疫功能無影響,分析原因可能是:GP化療方案對機體對免疫功能有雙重影響[15],化療是一種損傷,會抑制機體的免疫功能,另外,能夠減少腫瘤負荷,還能夠緩解由腫瘤細胞直接誘導的免疫抑制,改善免疫功能,值得臨床應用。
綜上所述,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采取GP化療方案聯(lián)合手術(shù)治療的臨床療效比EP化療方案聯(lián)合手術(shù)治療更優(yōu),兩種化療方案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沒有明顯差異,呈現(xiàn)臨床治療價值,存在推廣應用意義。
[參考文獻]
[1] 陳建英,胡先全,黃三雄,等.華蟾素膠囊聯(lián)合GP方案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6,54(14):12-15.
[2] 米登海,李征,楊克虎,等.GP或TP化療聯(lián)合熱療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肺癌雜志,2012,15(8):456-464.
[3] 張宏偉.艾迪注射液聯(lián)合GP化療方案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和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4,24(24):40-43.
[4] 朱佳佳,尤寅駿.康萊特注射液聯(lián)合GP方案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J].河南中醫(yī),2016,36(11):1943-1945.
[5] 杭猛,陳暑波,孫清,等.GP方案聯(lián)合康萊特注射液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17,32(2):289-291.
[6] 朱慶華,張國兵.多西他賽與奈達鉑聯(lián)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53(20):89-92.
[7] 劉先,潘鑫福,寇瑛琍.GP化療聯(lián)合手術(shù)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西部醫(yī)學,2015,27(9):1325-1327.
[8] 康婷,劉敏,鮑慧,等.仙蟾片聯(lián)合GP化療方案治療老年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7,32(10):1980-1984.
[9] 黃文金,鄭俊瓊,郭寶玲.艾迪注射液聯(lián)合GP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7,30(7):995-997.
[10] 劉東梅,張劍,張偉,等.康萊特聯(lián)合GP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7, 25(22):3626-3628.
[11] 劉軍強,尚立群,李學昌,等.康萊特聯(lián)合GP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J].現(xiàn)代腫瘤醫(yī)學,2011, 19(10):1974-1976.
[12] 李田,葛海波,張久榮.唑來膦酸聯(lián)合GP方案治療非小細胞肺癌骨轉(zhuǎn)移[J].西部醫(yī)學,2010,22(4):616-618.
[13] 姚麗鴿,李鵬,張陽.GP方案與DP方案同期放化療治療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1,38(4):97-98.
[14] 劉志波,劉春玲.E盒結(jié)合鋅指蛋白2對非小細胞肺癌預后的意義及其介導的多藥耐藥機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7,22(27):37-44.
[15] 吳敬,林佳,張艷艷,等.CASP1在非小細胞肺癌組織中的表達與生物學意義[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6,26(10):40-44.
(收稿日期:2018-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