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輝
摘 要 在教育體制不斷完善與優(yōu)化的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教學能力得到了質(zhì)的飛躍。在新課改大力推行的當下,高中化學教師如何利用身邊教學資源構建高效教學課堂成為了其教學的工作重點。本文結(jié)合高效課堂的構建理論,就高中化學高效教學模式的構建內(nèi)容及實施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高中化學 高效課堂 構建與實施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0.072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system, teachers' teaching level and teaching ability have made a qualitative leap. With the vigorous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ers how to use the teaching resources around them to build an efficient teaching classroom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their teaching work. Based on the theory of efficient classroom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high school chemistry efficient teaching mode.
Keywords high school chemistry; high efficient classroom;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對高中化學教師而言,構建高效課堂就是要以“名教師”“好教師”為發(fā)展目標,積極利用“校本培訓”“走出去”等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專業(yè)水平和教學能力。在這些完備外部條件的幫助下,教師更應該將自身的發(fā)展作為己任與需求,從而以內(nèi)需帶動自身的學習,換句話說,就是要喚醒教師自主成長的內(nèi)動力,從而使教師的個人成長變?yōu)榭赡堋?/p>
1 高效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
1.1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最早由瑞士的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在他的理論體系中將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分為了四個重要的不同組成部分,即“協(xié)作”“情境”“意義”“會話”。通過近年來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的共同研究,逐步形成了統(tǒng)一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核心思想,并將其應用到了教育實踐中。而所謂的核心思想指的是:將個體知識的掌握歸結(jié)為個人思想的建構,一個個體對某個事物的領會主要是由人的思想自我形成的。換句話說,個人在學習新知識時所取得的學習效果與學習質(zhì)量,其實是建立在其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背景之上的,因此教師在教學時就不能將新知識硬塞給學生,而是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并基于自身的理解從而收獲知識。簡而言之,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的角色其實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輔導者,以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惑,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為主。
1.2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人本主義學習理論是基于全人類教育的角度對具體學習者的全部學習經(jīng)歷進行分析,并以如何給學習者提供自我學習的能力,提高其創(chuàng)新精神為己任,從而引導學習者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在人本主義學習理論中,強調(diào)的是要給學習者提供或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進而幫助學習者更好地認識世界、感知世界,從而形成自身的世界觀、價值觀,最終是實現(xiàn)自我價值。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高效課堂的建立重點在班級與小組的建設上,同時也要求教師要給學習者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提供較好的學習資料,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享受學習的過程,從學習中獲得成就感。
2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成要素
2.1 教師高效是前提
在高中化學高效教學中,教師的高效是前提與基礎。而教師高效指的是通過教學實踐,教師的教學素質(zhì)能同時得到發(fā)展與成長。為此,高中化學教師應當做好“三個自我”即“自我培訓”“自我打造”“自我提升”。當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得到提高時,為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打造,教師還應主動走進課堂教學之中,實現(xiàn)理論指導實踐的要求。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做到“三個走進”。第一,走進課堂。對高中化學教師而言,首先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要熱愛教育事業(yè),做到“干一行,愛一行”要以積極飽滿的熱情開展教學,上好每一堂課,從而感染學生,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二,走進學生。所謂的走進學生,其實就是說教師的教學進度安排,教學方法的選用一切都要以學生實際出發(fā),將課堂教學主體還給學生。教師做好教學的輔導者、引導者即可;第三,走進問題。高中化學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重要場合,也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得到發(fā)展與成長的地方。作為教師,除了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做好教學的引導者、輔導者的角色外,還要細心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而想法設法引導或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2.2 學生高效是核心
從以學論教的觀點來看,認定一堂課是否高效的關鍵并不在教師,而是看學生是否達到高效。雖然教師的高效決定著學生的高效,但學生的高效卻直接反映出了教師的高效。因此只有當學生實現(xiàn)高效后,才能說明教師教學的高效。而學生的高效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明。第一,素質(zhì)的高效。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老先生曾提到: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從陶行知老人的話語中可以明晰,所謂的素質(zhì)高效其實是指個人的“真善美”反映到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真”是指學生課堂上,認真學習,積極主動,以飽滿的求知欲完成學習任務?!吧啤笔侵笇W生擁有一顆善良、懂感恩、熱愛祖國的心?!懊馈笔侵笇W生刻苦學習,不懈追求的一種探索精神。從教學實際的效果來看,擁有“真善美”的學生一定是具有較強學習能力的學生,因此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時候應當致力于學生道德品質(zhì)與學習能力的共同培養(yǎng)。第二,成績的高效。從當前的教學現(xiàn)狀來看,學生學習能力最佳的考察方式仍離不開成績,而一旦脫離了成績這一考核學校的教育便成為了不現(xiàn)實的教育。但并不是說要以成績作為考核課堂高效的唯一方式,而是要以成績?yōu)榛A,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學習能力等表現(xiàn)綜合考量。
3 高中化學高效教學模式的構建
3.1 運用現(xiàn)代科學技術,激發(fā)學生興趣
一直以來興趣都是人類學習的動力之一。學生只有對化學知識、化學課堂產(chǎn)生興趣,才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近些年,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不斷普及應用,新的教學設備、教學工具以其圖文并茂、形象生動、方便快捷的特點成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有效方式。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不僅可將抽象的化學知識(元素、化學結(jié)構等)變得生動形象、通俗易懂,而且還可方便教師的講解,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以“用途廣泛的金屬材料”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為例,教師在講解時就可借助多媒體技術,利用圖片、視頻的形式給學生展示我們生活中常用或常見的金屬材料,以及這些金屬材料的開采、制作、加工、用途及化學性質(zhì)。比如,我們?nèi)粘I钪兴佑|到炒鍋、菜刀、門窗等,甚至是古人使用的酒具、寶刀等都是金屬材料,如此學生的思維被打開,學習的興趣一下被激發(fā)出來,尤其是隨著視頻的播放,學生的注意力被緊緊抓住,進而全身心的投入學習之中,給教師之后講解構建了高效的基礎。
3.2 開展生活化教學,增強學習動力
知識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知識來源于生活,并指導生活,為生活服務。高中化學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與人們的生活聯(lián)系更緊密。究其本質(zhì)而言,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開展生活化教學,其實就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利用課堂所學來指導生活,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為此,對教師來說,就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化學與日常生活的關系,及其重要作用,并提高學生轉(zhuǎn)化所學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以“化學與生活”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為例,在開始講解之前,教師可先讓學生去搜集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橡膠制品或與化學相關的物品,以及相關的資料。在正式上課時,讓學生列舉出與化學相關的物品,并基于自己的理解說說這些物品與化學的關系,以及對我們生活的作用。而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認識,教師可以“如何分辨羊毛毛衣”為例,利用實驗的方式,帶領學生一起探究純棉、尼龍、羊毛等布料間的差異,讓學生能夠真正分辨出這些布料,進而使學生認識到化學對生活的指導意義,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
3.3 巧用化學實驗,喚醒學生探索欲
法國著名的小說家曾說:生活的全部意義在于無窮的探索尚未知道的東西,在于不斷增加更多的知識。對高中化學的學習來說也是如此,只有始終懷揣一顆探索求知的心,才能保持學習的熱情及動力,從而更加樂于深入學習化學這一學科,并從中發(fā)現(xiàn)化學的奧秘,感受學習化學的樂趣,進一步增強學習動力。而基于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這一事實,教師在教學時,便可多開展實驗教學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醒學生的探索欲。比如,在講解完鐵、鎂與空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和氧化鎂這一反應后,為加深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根據(jù)這一化學原理設計一個新穎又有趣的化學實驗。所需工具和材料:酒精燈、針、塑料瓶、鐵粉、鎂粉、膽釩粉。首先是將塑料瓶底部鉆一個小孔,之后提取等量的鐵粉、鎂粉、膽釩粉,并將他們混合均勻,放在塑料瓶底部,然后將塑料中放在燃燒的酒精燈火焰上方,并輕輕拍打塑料瓶。只見塑料瓶中的鐵粉、鎂粉、膽釩粉混合粉散落到火焰上,火焰瞬間變?yōu)榱怂{色,同時又伴有紅色和白色的星光出現(xiàn)。這一精彩神奇的實驗現(xiàn)象,瞬間調(diào)動了學生的好奇心和熱情,接著教師再通過實驗原理的講解,不但加深了學生對這一化學原理的理解,而且化學課堂的成果將得到倍增。
4 結(jié)束語
基于上述分析來看,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是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等理論基礎之上的,有著豐厚的理論基礎。但構建高效教學模式的方法卻不是固定不變或單一狹窄的,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基于學生的學習實際不斷探索和總結(jié),進而結(jié)合實際研究出更多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使高中化學教學效果不斷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慧芳.高中化學教學中高效課堂模式探究[J].考試周刊,2017(36):57-59.
[2] 蘇超.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J].廣西教育,2017(11):43-44.
[3] 李小娟.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2):125-125.
[4] 侯麗娟.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策略研究[A].《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C].《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總課題組,2018:6-6.
[5] 馮亞東.如何構建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J].云南化工,2017.44(9):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