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廈萍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教學策略非常重要,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通過師生的積極互動來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有效的課堂教學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引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高效性;強化互動性;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6-0164-01
在教學改革飛速發(fā)展的今天,擺在每一位老師面前的是怎樣讓學生高效地獲得新知,在數學方面獲取新知更顯得尤為重要。教師既要充分發(fā)揮教學組織者的作用,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又要通過師生的積極互動來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習主體作用,提高探究的效率。讓學生知道數學的用途,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領悟數學的真諦,認知數學的魅力所在。
1.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情景,興趣中求知
課堂引趣,一要“精”。對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情設置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認識圖形”這一課時,我先拿出一個書包,然后告訴學生:我今天給大家?guī)砹艘恍┎煌螤畹亩Y物,誰能猜出來就給誰,你愿意試一試嗎?學生一下子來了興趣,想知道老師到底帶來了什么。然后,我請幾位學生上講臺用手伸入書包中摸一摸。二要“妙”。即開課引題,要具有延伸性。這樣導入新課,既能激發(fā)興趣,又能創(chuàng)設懸念,使學生自然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動,為探究學習巧設鋪墊。
2.運用多種教學的手段,課堂高效性
正確的教學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師一定要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目前,我國較為常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是講授法,討論法,問答法,演示法,多媒體技術等。教學方法越來越多樣,因此,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成為教師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講授法仍然是最重要的教學方法,講授法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學生獲取大量的知識,同時還可以讓教師比較準確地掌握課堂動向,缺點就是很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學方法的選擇關鍵在于課程內容。比如在講解圖形時,教師最好運用演示法和提問法,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對圖形有一個準確而感性的認識。而代數的學習就需要以講授法和練習法為主,讓學生在短暫的時間內掌握好大量知識。比如說在學習“小數的乘除法“等內容時,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主要以講授法為主,因為這部分內容本身就是抽象的,所以教師應該以啟發(fā)式的語言與方式講解這部分內容,進而促進學生對這一部分的學習。
3.課堂教學師生合作學,強化互動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有效的互動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在教學實踐中,一些學生在集體活動中表現得比較懶散,為此,教師需要使這部分學生都參與進來,以防止學習熱情不均衡情況的出現。因此,教師在實施互動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盡可能地使層次不一樣的學生都能夠參與到互動教學中,以使這一部分學生呈現自身層次的思維能力,從而激發(fā)不一樣層次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應當體現出學生手中學習工具的作用來,以使學生通過借助學習工具探究新知,這就要求教師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從而有效地體現出層次不一樣的學生的思維水平。比如,教師在指導學生認識平行四邊形的時候,先將一個長方形的框架呈現給學生,再順勢一拉,就變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再引導學生考慮:平行四邊形的特點有哪些呢?學生就能夠通過自身所認知的長方形對平行四邊形的特點進行推導,像是對邊相等和平行等。為了使學生更深刻地對平行四邊形進行認知,教師要求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互動中,倘若有的學生遇到難題了,那么教師就應當指點學生,與此同時,教師也應當有效地推動與調控學生的學習。在實施互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傾聽和觀察,在恰當的時機提示學生,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少做提示和不做提示,而對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可以提示得多一些。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指導學生一些探究的方法和策略,以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夠有所發(fā)現,從而獲得進步和發(fā)展。當然,有些學生在動手操作學具的過程中,會比較盲目,像是有的學生在使用拼圖形的時候,僅僅是感覺好玩,卻不明確自己拼圖形的目的。這時,教師不可以直接批評學生,而是需要進行有效地引導和啟發(fā),以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不但能夠得出數學結論,而且還能夠深入地體會到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4.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習能力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關注教學進度和教學任務的完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沒有掌握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對知識只是生搬硬套,不能有效提高數學學習能力。在以人為本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發(fā)展他們的數學思維。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對他們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使他們運用有效的方法探究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數學問題,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效率。在素質教育過程中,教師既要充分發(fā)揮教學組織者的作用,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又要通過師生的積極互動來發(fā)展學生的數學思維。同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習主體作用,提高探究的效率。在新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進行有效指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才能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
總之,教學的策略有千條萬條,要靠我們在實踐中去摸索,去發(fā)揮我們的聰明才智,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條屬于我們自己的教學之路。面對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眾多問題,我認為小學數學應當抓住新課改教學進行,積極進行教育改革,在教育中滲透出人文理念,逐漸引導學生自主式學習,以便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全面培養(yǎng)學生數學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朱桂蓮.小學數學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淺探[J].考試周刊,2013年68期.
[2]?呂玉霞.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3年26期.
[3]?閻春蘭.淺談新課程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J].新課程(上),2014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