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蕓
【摘要】以課堂教學的合作學習為切入點,通過對 “小學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的探索與實踐,對小學一年級美術課堂合作學習中滲透團體輔導的“教學目標” “教學實施原則”“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學評價”幾個方面重點進行理論構建與闡述,并通過教學實踐進行論證,探求科學合理的教學指導方法。
【關鍵詞】美術課堂;合作學習;團體輔導;教學評價
一、研究背景
2011年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的修訂延續(xù),以及2001年實驗版提出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地學習”,這也再次強調了關注學生的學習方式,在當下建立新型的教學方式,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迫在眉睫,筆者對小學美術課堂合作學習中滲透團體輔導進行了一些研究,旨在改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以下就筆者的研究進行闡述。
二、研究的實施
1.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的原則
(1)學生主體性原則
(2)教師輔導角色原則
(3)互動、合作原則
(4)正面導向原則
(5)關注學生學習過程感受原則
2.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的教學方法
(1)設定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的教學目標
一年級美術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的目標涉及認知、情感態(tài)度、能力、輔導四方面,目標定為: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使其積極參與美術學習與創(chuàng)作活動,在體驗活動中掌握基本的美術基礎知識,在小組共同學習中學會與人交往、與人合作,提高合作能力,提升學生大膽進行美術創(chuàng)作的信心。
(2)設計團體輔導的形式
團體輔導是一種“助人自助的過程”,團體輔導實施的形式有很多,在學校教育中上述的活動可以透過下列情境來實施:各科教學活動、學校集會、社會活動或聯(lián)課活動、童軍活動(在內地可以是團隊活動)、輔導活動課、班(級)會、正式團體與非正式團體。在本研究中主要是通過美術教學對學生進行輔導。
(3)綜合運用的各種方法
講授法、對話法、電化教學法、觀察比較法、嘗試法、討論法。
(4)幾種特殊的方法
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有其特殊性,必須提出創(chuàng)新的教育方法,在美術教學與團體輔導的方式之間找到契合點,將團體輔導的一些方式引入美術教學,主要有以下特殊方法。
①團體游戲法。這方法指將課堂知識學習變成游戲,讓學生通過游戲學習。團體游戲分競賽游戲、 互動游戲兩種。游戲不僅可以娛樂學生的身心,達到情緒以心理的平衡,也能促進學生與他人更好地相處合作。
②角色扮演。讓學生利用美術課堂所學知識,將自己裝扮成某一角色,并通過對角色性格的思考與理解,代入角色,使學生在扮演角色的過程中互動交流,教師在游戲中引導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思考問題,學習美術知識,完成教學目標。在《卡通明星總動員》一課可利用此法,可讓學生體驗卡通人物的造型特點,同時代入角色可引發(fā)學生對角色的記憶,進行模仿,非常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好動,好模仿的性格。
③合作探索法。該方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小組成員一起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教學方法。
④情境激趣法。教師創(chuàng)設一個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對課題的興趣。團體輔導注重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活動、學習,在美術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學生學習,牽動學生的情趣使學生的注意力持久,能以身心投入學習活動。例如,在《春天的色彩》教學實例中,課程的開始是教師播放歌曲《渴望春天》讓學生閉目聯(lián)想,使學生在一種舒適、溫柔、充滿春天氣息的情境中展開對春天景色的聯(lián)想。
(5)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理論)指導下形成與一定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教育活動程序及其實施方法的策略體系” 。
在每一次教學活動中,團體輔導可以簡化為以下程序結構:暖身—互動—分享—結束,暖身、互動,可以在學期初先進行小組的建立,使各小組擁有小組的“催化物”——組名、組呼、組旗,然后每節(jié)課可以利用:唱歌、動作歌、帶動唱、游戲、律動、簡易小組舞、謎語、故事、笑話等進行互動。熱身與結束,這些可以與美術課的導入結合,如《春天的色彩》的導入,便是由唱《春天在哪里》歌曲及游戲“春天色彩”作為熱身導入美術課的學習。美術課堂中的小組探索、小組創(chuàng)作、組間競賽、小組討論作為團體的互動期,以作品的展示、評價作為分享期,以獎勵作為活動的結束。
我將小學一年級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的教學設計為四個環(huán)節(jié)。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熱身激趣,形成學生的合作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二環(huán)節(jié):感受互動。教師通過對教材的講授,展示教材的美術作品,啟發(fā)學生的心智,使學生感受藝術作品的美,并通過師生、生生的交流互動使學生獲取美術知識,促進生生、師生情感的交流。
第三環(huán)節(jié):合作探索、創(chuàng)作表現(xiàn)。學生應用獲取的知識進行交流、溝通,共同探索美術作品的表現(xiàn)方法、形式,從而完成個人或集體的美術創(chuàng)作。
第四環(huán)節(jié):分享評價反饋。讓學生與他人分享自己或小組的美術成果及學習活動的感受。同時通過小組互評、學生自評、教師評價的方法,對小組、學生做出適當?shù)脑u價。
在下圖中可以看到,團體輔導過程中的暖身期可與第一環(huán)節(jié)結合,第二、第三環(huán)節(jié)可以作為團體輔導的互動期,團體輔導的分享期、結束期可與教學的第四環(huán)節(jié)結合,這樣團體輔導的技巧可在教學個環(huán)節(jié)中有機滲透。
3.美術課堂合作學習中滲透教學評價的方法
(1)診斷性評價??蓪W生原有美術能力傾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態(tài)度進行診斷,可以借助的手段有:以往的相關成績記錄、態(tài)度和情感調查、觀察、訪談等。
(2)形成性評價。在課堂中主要表現(xiàn)為小組的自評、互評,學生的自評與組內的互評、教師的多方位評價。形成性評價的次數(shù)會比較頻繁,教師可在一個單元或課題結束后對學生進行評價,此評價是促進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教師切忌用簡單的等級或分數(shù)對學生做出劃分,應盡量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學習。
(3)教師評價。體現(xiàn)輔導者的角色、注重教師與學生的平等關系、注重教師幫助學生成長的評價。
三、實施后對學生合作能力的提高效果
經過一年的教學實踐,對任教的一年級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的結果用P值檢驗與M值檢驗,P為差異值參照系數(shù)與表5相同,M為平均值,平均值最高值為5,最低值為-5,提取與合作能力有關的數(shù)據(jù),如表1—表3,表明學生對自己的自信度、對小組成員的信賴度增強。
一年級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注重學生對自己的了解與對自己的自信度、對小組其他成員的信賴,表1、表2、表3是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實施后,學生對自己的了解的程度、相信自己的程度、信賴他人的程度的調查結果。
由表1、表2中可見,實驗班m值分別為3.32和3.50,明顯高于對照班的m=1.08、m=1.26,兩班的差異值p<0.001,證明實驗班與對照班的差異非常顯著。由表3中可知,實驗班m=3.21>對照班m=0.43, 差異值p<0.001,實驗班與對照班在對他人的信賴度上的差異非常顯著,產生實驗班對他人的信賴度比對照班強的原因在于,一年級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的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特別是每節(jié)課的分享時間,使得學生可以將自己良好的情緒情感與其他學生分享,當學生有不良情緒時,也可以在分享時說出,使其不良情緒能得到老師、同學的及時疏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便在這樣的交流分享中得到增進,對他人的信賴也在分享中逐漸增強。
七、 結語
筆者進行了小學一年級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的研究,主要側重對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的理論研究與課堂教學應用,取得了一定成效,根據(jù)教學實踐情況與調查的結果,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結論。
1.實施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與提高學生與他人交流的能力,使學生愛同學、愛集體,形成良好的團體意識。
2.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的教學,能全面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學習美術知識,增強學生學習美術和大膽創(chuàng)作的信心。
3.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的實施,為利用學科教學環(huán)境進行團體輔導工作,為美術教師實施新的課程標準提供可供參考的,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
4.美術課堂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的教學,它的各教學環(huán)節(jié)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的各環(huán)節(jié)的安排,要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團體發(fā)展的情況作動態(tài)的調整,教學時還要根據(jù)每一環(huán)節(jié)的反饋,做出教學的調控。
從實踐過程中來看,在美術課堂合作學習中滲透團體輔導雖然有一定成效,但本人的研究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現(xiàn)為(1)研究的范圍不夠廣;(2)對美術學科合作學習滲透團體輔導的理論研究還不夠深;(3)對教學評價的研究不夠深入;(4)由于學科滲透輔導要求施教教師具備一定團體輔導專業(yè)知識與技巧,所以本研究的普及推廣有一定的局限性。從本課題所擁有的深刻而豐富的內涵及其發(fā)展前景來,筆者的探索還僅僅是一個開端。
【參考文獻】
[1](美)W.James·Popham.促進教學的課堂評價[M].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促進教師發(fā)展與學生成長的評價研究”項目組,譯.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3.
[2] 王坦. 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 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
[3] 江耀強. 學校輔導工作理論與實踐[M].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
[4] 王大根. 美術教學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