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軍
本文所說的“問題”教師定義寬泛,既指思想不積極、工作不努力的教師,又指和學校領(lǐng)導因事賭氣,進而影響到工作的教師,可能還要包含其他類別??傊诿克鶎W校里幾乎都有令校長擔憂,抑或令校長頭疼的教師,我們都可以稱作“問題”教師。由于“問題”教師對問題本身的特點以及對問題的認識不同、態(tài)度不同,所以處理的方法也不盡相同。
如果不能通過一兩次談話或者其他簡單的方式予以解決,就要給“問題”教師找個導師,令其慢慢做“問題”教師的工作,直到他(她)思想上轉(zhuǎn)過彎兒來為止。當然,選擇導師也要費心思、花功夫,不能隨便指定,因為事關(guān)今后工作能否得以圓滿開展,“問題”教師能否得以成功轉(zhuǎn)變。所以選擇出適切的導師,還要進一步指導他(她)如何正確開展工作。一般來說,選擇和指導導師開展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四點。
一、導師要德高望重
德高望重的老師往往具有公心,做起工作來能從大局出發(fā),能以“理”服人。這里的“理”是公理,是大公無私之理。說到這里,需要提出一點,即教師決策必須出自公心,必須以維護學校的利益為重,否則再德高望重的教師也不可能做通“問題”教師的工作。
二、導師巧妙介入輔導工作
導師“巧妙”介入輔導的內(nèi)涵在于自然,即不被“問題”教師所識破,即使被識破,也不會招致其反感。達成如此效果,一是取決于導師的工作水平和交際技巧;二是在于學校要選擇德高望重、有威望的老師;另外要從“問題”教師的身邊選起,比如同辦公室的教師、同一宿舍的教師,或者共同執(zhí)教同一班級的教師。具備這樣的條件,“關(guān)心”起“問題”教師比較自然,從客觀條件上利于“問題”教師接受。
三、導師工作要講求技巧
校長選擇導師去做“問題”教師的思想工作,可以不問導師的工作過程與細節(jié),但要提示導師講求方法,有需要自己配合的地方,一定要盡全力配合。整個過程猶如生活中的“單向玻璃”,導師與校長處在“玻璃”的這一方,把“問題”教師看得一清二楚,而“問題”教師則處在“玻璃”的另一方,他(她)并不知道“玻璃”的另一面有導師和校長在“處心積慮”地觀察、研究他(她)。
導師做工作的方法可以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要選擇出最為科學、最為有力的方法。
四、導師不能代替“問題”教師與學校的溝通
雖說導師是受校長委派的,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校長的全權(quán)代表,但不能忽略他(她)也是校長的特別助理。既然是助理,就不能完全取代校長,有需要校長出面或必須由校長出面的地方,校長就一定要出面。因為畢竟校長是與“問題”教師發(fā)生矛盾的主體,無論何時,校長都不能擺脫主體責任,雖然派出了導師,但歸根結(jié)底,導師也是在為校長工作,為校長服務。
給“問題”教師找一個導師,既化解了校長與許多教師之間的矛盾,又有效保證了學校工作得以順利和健康發(fā)展。
[責任編輯:白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