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考是關系學生前途命運的重要時刻。在新課改背景下,我國對學生的高考要求從文化知識轉移到了素質教育層面。然而,部分教師仍然沒有意識到高考教育目標的改變,依然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強制性地將理論知識灌輸?shù)礁呷龑W生的腦海中,這樣就會降低學生學習的效率。為了更好地加強我國的教育質量,本文針對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展開初步分析,以此希望為廣大教師帶來一些啟發(fā)。
關鍵詞:高考改革;高中物理;教學探究
高中物理是一門比較注重抽象性理論的學科,電學、力學、機械能等理論知識較晦澀難懂。如果教師通過照本宣科的方式傳授物理知識,那么學生不僅無法正確理解物理知識,而且還會疲于學習物理,失去學習的自信心。縱觀歷年來的物理高考試卷,教育部越來越注重學生的應用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單憑死記硬背物理公式、物理定理、物理原理等途徑取得高分的方法已經(jīng)成為過去式,這就意味物理題型越來越趨于靈活化和多元化。在此背景下,我將提出自己的三種教學策略,以便希冀廣大學子在高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
一、 立足教材,夯實學生的理論結構
教材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jù)和知識來源。萬變不離其宗,無論高考試題怎樣變動,其都要圍繞教材設置,不能超過教材大綱的考察范圍之內(nèi)。雖然有的高考物理題型較難,但其只是對教材知識的重新加工和改編。所以,對教材的把握和掌控就成為學生學習的有效途徑之一,更是學生在高考中勝出的秘密武器。教師要立足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優(yōu)勢和本質,進一步夯實學生的理論結構,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融會貫通的能力,促使他們遇到任何物理題型都能觸類旁通。
在學習“動量守恒定律”時,我認真審閱和查看了這章節(jié)的教材內(nèi)容,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搜尋了相關的參考資料,結合當代高考教育改革背景從知識與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這三個方面制定了具體的教學目標。我先利用生動形象的視頻文本導入生活中關于動量守恒定律的教例,以此為依據(jù)向學生設置層次化的問題:兩球在沒有相撞時各自受到什么樣的力呢?兩球在相撞之后又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力?相撞之前和相撞之后的能量又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呢?我沒有直接說明其中涉及的物理觀點,而是讓學生自主查閱教材尋找答案。在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之后,我再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情況進行相應講授和補充,從而夯實學生的動量守恒定律知識體系。
二、 注重過程,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由于早年各校對升學率的提倡和關注,這就導致一些學校和教師為了升學率的業(yè)績而忽視學生學習的過程。這部分學校和教師只關心學生學習的結果,一遍又一遍地宣傳高考分數(shù)的重要性。有的教師只留意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對待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采取置之不理的態(tài)度,有的教師甚至會勸退學習分數(shù)較低的學生,生怕他們影響了學校的升學率。這將對學生造成極其嚴重的不良影響,不但會挫敗他們的自尊心,而且還會傷害學生的心靈。為了改變這種現(xiàn)象,我國改變了高考的出題方式和出題手段,提出了以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為主的教育原則和教育目標。這就意味著教師要將更多的精力轉移到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深化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提高學生的物理思考能力。
在學習“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時,我將學生分成一定單位人數(shù)的學習小組,然后讓各組在課下通過分工協(xié)作的方式尋找原子結構模型建立的歷史、依據(jù)、ɑ粒子散射實驗的方法等知識,各組要在課上充當教師角色為其他學生展開講解,每個小組有十分鐘的講課時間,其他小組可以提出不同的見解。各小組除了傳授基本的物理知識以外,還要闡釋小組成員解決物理問題的過程。這樣我就會從學生的講授過程中掌握他們的學習情況和思維模式,及時評價和反饋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言行、學習缺點等事項,從而讓他們更加清楚自己的學習狀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三、 激發(fā)情感,加強學生的運用能力
復習是高考教學中必不可少的活動。部分物理教師的復習策略是按照教材順利串聯(lián)各章節(jié)的知識點,采取口述或者板書的方式講授高考中遇到的各種題型,通過題海戰(zhàn)術加強學生的學習成果。學生不僅要做大量的試題,而且還要反復背誦和重復記憶物理公式、物理題型、物理原理等內(nèi)容,可謂是苦不堪言。學生陷入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中,對他們的學習效果沒有產(chǎn)生任何積極作用。教師在引導學生展開物理復習時,要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起他們強烈的心理認同,采取理論結合實踐的方法加強學生的運用能力,由點到線、有線到面地系統(tǒng)化傳授力學、電學、光學等內(nèi)在知識聯(lián)系,以便幫助學生透過表象看到物理內(nèi)涵。
雖然高考并不是個人奮斗的唯一途徑,但卻是一條捷徑。學生的學習不能單靠教師的諄諄教導,家長也要起到一定的監(jiān)督作用。教師要與家長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教師不僅要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的表現(xiàn)情況,而且家長也要時刻與教師進行交流,向教師反映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和復習情況,雙方相互配合,共同為學生創(chuàng)造快樂、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樹立學生正確的學習觀念。
參考文獻:
[1]鄧青.新課改新高考新探索——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學隨想[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5(2):128-129.
[2]孫凱.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5(6):38.
作者簡介:
黃忠,湖南省瀏陽市,瀏陽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