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征,伍成文,陳 豪,施 森,曾 宏,劉 勇
在全球范圍內(nèi),糖尿病患者人數(shù)呈快速增長趨勢,其中伴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死亡率風(fēng)險是正常人群的1.7倍[1]。糖尿病患者血管中普遍存在鈣化情況,而血管鈣化是引起心血管高發(fā)病率與死亡率的重要原因[2]。伴有血管鈣化的糖尿病患者病情復(fù)雜,引發(fā)的并發(fā)癥種類多,治療難度大,因而對于糖尿病患者采取血管鈣化預(yù)防及相關(guān)作用機制的研究十分重要。二肽基肽酶-Ⅳ(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是一種腺苷脫氨酶結(jié)合蛋白,能參與胰高血糖素樣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和抑胃肽(glucose-dependent insulinotropic polypeptide,GIP)的降解,從而維持人體血糖穩(wěn)定,在糖尿病的發(fā)生及發(fā)展中發(fā)揮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3]。Choi等[4]研究顯示,在給予糖尿病小鼠DPP-4抑制劑干預(yù)后,小鼠體內(nèi)血糖含量明顯降低,同時其血管鈣化程度也顯著減輕,提示抑制DPP-4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血管鈣化程度。Yang等[5]研究證實血管鈣化程度與細胞外調(diào)節(jié)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1/2)通路的激活相關(guān),而Song等[6]認(rèn)為kappa基因相結(jié)合的核因子(nuclear factor-kappa gene binding,NF-κB)信號通路參與血管鈣化的全過程。但是,在糖尿病中,通過抑制DPP-4改善的主動脈血管鈣化是否與激活ERK1/2與NF-κB信號通路相關(guān)尚且未知。本研究在建立小鼠2型糖尿病模型后,通過對比研究DPP-4調(diào)控糖尿病小鼠主動脈血管鈣化與ERK1/2、NF-κB信號通路的關(guān)系,旨在為臨床預(yù)防及治療糖尿病主動脈鈣化提供理論參考。
1.1 材料
1.1.1 實驗動物及分組 C57BL/6雄性小鼠,體質(zhì)量(20±2)g,購自北京維通利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動物合格證:SYXK(京)2016-0038。動物適應(yīng)環(huán)境3 d后,直接腹腔注射鏈脲霉素(STZ)溶液(150 mg/kg),3 d后尾靜脈取血測量血糖,選擇血糖濃度超過16.7 mmol/L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小鼠進行隨機分組,分為糖尿病組:糖尿病小鼠+高糖高脂飼料;西格列汀組:糖尿病小鼠+高糖高脂飼料+西格列汀飲食[高糖高脂飼料混合0.3%西格列汀,劑量為200 mg/(kg·d)];PD98059組:糖尿病小鼠+高糖高脂飼料+ERK抑制劑[腹腔注射PD98059,10 mg/(kg·d)];BAY117082組:糖尿病小鼠+高糖高脂飼料+NF-κB抑制劑(腹腔注射BAY117082,5 mg/kg,每周3次);PD+BAY組:糖尿病小鼠+高糖高脂飼料+ERK與NF-κB抑制劑[腹腔注射PD98059,10 mg/(kg·d);腹腔注射BAY117082,5 mg/kg,每周3次]。選擇未進行STZ溶液腹腔注射的小鼠作為對照組:非糖尿病小鼠+高糖高脂飼料。每組6只,持續(xù)喂養(yǎng)4周。
1.1.2 主要試劑與儀器 4%多聚甲醛(谷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水合氯醛(國藥集團化學(xué)試劑有限公司);品紅溶液(美國AMRESCO公司);辣根過氧化物酶、BCA蛋白定量試劑盒、AB顯影液、ERK/p-ERK/NF-κB抗體(美國Cell Signaling公司);凝膠成像系統(tǒng)(上海培清科技有限公司);光學(xué)顯微鏡(日本Olympus公司)。
1.2 方法
1.2.1 血糖、血清因子含量測定 直接摘取小鼠眼球進行取血,一部分直接用于血糖檢測;另一部分,4 ℃靜置2 h后離心10 min,3 000 r/min,移取血清,留作用于測定血清中DPP-4濃度。
1.2.2 主動脈鈣離子含量測定 分離得到小鼠腹主動脈血管后,按照鈣離子測定試劑盒操作說明書操作。
1.2.3 主動脈Von Kossa鈣化染色 分離小鼠腹主動脈血管,4%多聚甲醛固定后進行石蠟包埋、切片、脫蠟、酒精脫水后浸泡于5%硫代硫酸鈉溶液中,強陽光下光照射1 h,蒸餾水沖洗3次后加入2.5%濃度的硫代硫酸鈉溶液反應(yīng)5 min進行定影,依次進行中性品紅復(fù)染3 min、脫水、封片,在光學(xué)顯微鏡下觀察并拍照。
1.2.4 免疫組化測定 將組織進行石蠟包埋后切片,進行脫蠟處理,緩沖液清洗2次(每次5 min),滴加一抗液體,依次孵育ERK/NF-κB,37 ℃2 h,緩沖液重復(fù)沖洗2次,滴加PAE增強子,室溫孵育20 min,緩沖液重復(fù)沖洗2次后孵育辣根過氧化物酶標(biāo)記的二抗,室溫下孵育0.5 h(避光),滴加DAB顯色,自來水反復(fù)沖洗后復(fù)染、脫水、封片,顯微鏡觀察并拍照。
1.2.5 Westerrn blot實驗測定 將組織用手術(shù)剪盡量剪碎后,加入液氮進行研磨,加入RIPA裂解液提取蛋白。選用BCA試劑盒繪制蛋白標(biāo)準(zhǔn)曲線。依次進行加樣,接通電源后,經(jīng)過分離膠與濃縮膠的分離作用后,進行聚偏二氟乙烯膜轉(zhuǎn)膜,5%脫脂奶粉封閉2 h,TBST緩沖液沖洗3次后,依次加入ERK/p-ERK/NF-κB一抗,4 ℃孵育過夜,TBST緩沖液沖洗3次,依次常溫孵育二抗2 h,TBST緩沖液沖洗后,加入顯影液,應(yīng)用Image J軟件進行灰度值分析。
2.1 各組小鼠體質(zhì)量測定結(jié)果 從第1到第4周,各組小鼠的體質(zhì)量均呈增加趨勢;與對照組比較,糖尿病組小鼠體質(zhì)量增加差異比較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與糖尿病組比較,其他治療組小鼠體質(zhì)量增加差異比較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圖1。
圖1 各組小鼠體質(zhì)量測定結(jié)果
2.2 各組小鼠血糖濃度測定結(jié)果 從第1到第4周,與對照組小鼠比較,糖尿病組小鼠血糖濃度顯著升高(P<0.05);與糖尿病組比較,予以不同抑制劑及西格列汀組小鼠血糖濃度明顯降低(P<0.05)。圖2。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糖尿病組比較,#P<0.05圖2 各組小鼠血糖測定結(jié)果
2.3 各組小鼠主動脈鈣離子濃度測定結(jié)果 與對照組比較,其他組小鼠主動脈鈣離子濃度顯著增加(P<0.05);與糖尿病組比較,予以不同抑制劑及西格列汀組小鼠主動脈鈣離子濃度顯著降低(P<0.05)。圖3。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糖尿病組比較,#P<0.05圖3 各組小鼠主動脈鈣離子濃度測定結(jié)果
2.4 小鼠主動脈血管Von Kossa鈣化染色結(jié)果 對照組與西格列汀組小鼠血管內(nèi)無鈣化的黑色沉積;糖尿病組小鼠主動脈血管內(nèi)膜鈣化的黑色非常明顯;PD+BAY組血管內(nèi)黑色沉積明顯少于PD98059組及BAY117082組(圖4)。與對照組比較,糖尿病組主動脈鈣化細胞占比明顯升高(P<0.05);與糖尿病組比較,西格列汀組及各抑制劑組主動脈鈣化細胞占比明顯降低(P<0.05)。圖5。
2.5 ELISA試劑盒測定血清DPP-4濃度結(jié)果 與對照組比較,糖尿病組血清DPP-4濃度升高(P<0.05);與糖尿病組比較,西格列汀組及各抑制劑組血清DPP-4濃度降低(P<0.05)。圖6。
圖4 小鼠主動脈血管Von Kossa鈣化染色結(jié)果(×100倍)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糖尿病組比較,#P<0.05圖5 各組小鼠主動脈鈣化細胞占比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P<0.05;與糖尿病組比較,#P<0.05圖6 ELISA試劑盒測定血清DPP-4濃度結(jié)果
2.6 免疫組化測定各組小鼠血管組織ERK和NF-κB蛋白表達結(jié)果 與對照組比較,糖尿病組血管ERK及NF-κB蛋白表達量均明顯上升(P<0.05)。與糖尿病組比較,西格列汀組及各抑制劑組血管ERK及NF-κB蛋白表達量均明顯下降(P<0.05)。圖7和圖8。
2.7 Western blot 實驗檢測結(jié)果 各組小鼠ERK蛋白表達量差異比較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糖尿病組小鼠p-ERK/ERK比值及NF-κB、OPG、RUNX2、BMP2蛋白表達量均明顯升高(P<0.05)。與糖尿病組比較,西格列汀組小鼠p-ERK/ERK比值及NF-κB、OPG、RUNX2、BMP2蛋白表達量均明顯降低(P<0.05);PD98059組小鼠p-ERK/ERK比值及RUNX2、BMP2蛋白表達量均明顯降低(P<0.05);BAY117082組小鼠NF-κB、RUNX2、BMP2蛋白表達量均明顯降低(P<0.05);PD+BAY組小鼠NF-κB、OPG、RUNX2、BMP2蛋白表達量均明顯降低(P<0.05)。圖9。
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與糖尿病組比較,#P<0.05圖7 各組小鼠血管組織ERK蛋白表達情況(×100)
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與糖尿病組比較,#P<0.05圖8 各組小鼠血管組織NF-κB蛋白表達情況(×100)
A:對照組;B:糖尿病組;C:西格列汀組;D:PD98059組;E:BAY117082組;F:PD+BAY組。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1;與糖尿病組比較,#P<0.05圖9 Western blot實驗結(jié)果
研究指出,糖尿病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纖維減小,彈性減弱,造成動脈硬化,動脈壁上鈣鹽過量沉積,最后以動脈鈣化的病理形式呈現(xiàn)[7]。而糖尿病患者在出現(xiàn)動脈鈣化后,其并發(fā)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等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風(fēng)險將顯著增加[8]。因此,對于糖尿病患者采取血管鈣化預(yù)防及相關(guān)作用機制的研究十分重要。DPP-4是T細胞表面活化抗原CD26,可與腺苷脫氨酶結(jié)合,直接干擾GLP-1和GIP活性,影響體內(nèi)血糖代謝穩(wěn)定[9]。體內(nèi)血糖升高,小腸黏膜細胞分泌GLP-1與GIP刺激胰腺中β細胞釋放胰島素,抑制體內(nèi)胰高血糖素分泌,抑制肝糖元分解,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達到降低血糖的作用[10]。西格列汀是新型的有效抗糖尿病藥物,可直接作用于DPP-4分子,通過升高GLP-1活性與抑制GLP-1分解以達到抑制DPP-4活性效果[11]。有研究者提出,西格列汀在通過提高胰島素細胞活性而起到降低血糖作用的同時,直接干擾甘油三酯與膽固醇的生成與分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12]。西格列汀除控制血液中血糖血脂,還可直接對組織器官具有保護作用:可直接保護受損的心肌及出現(xiàn)動脈粥樣化后的血管[13]。本研究發(fā)現(xiàn),與正常小鼠比較,糖尿病組小鼠血清中DPP-4濃度顯著升高,西格列汀藥物治療后,小鼠體內(nèi)DPP-4濃度顯著降低,其血糖濃度及主動脈血管鈣化程度也明顯減輕,提示西格列汀能通過抑制DPP-4改善糖尿病小鼠主動脈血管鈣化程度。
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的體內(nèi)存在明顯炎癥反應(yīng),而炎癥反應(yīng)與血管鈣化密切相關(guān),炎性因子可調(diào)控血管平滑肌細胞的成骨性分化,促進動脈粥樣化血管出現(xiàn)鈣化情況[14-15]。NF-κB信號通路是機體炎癥反應(yīng)的必經(jīng)之路,糖尿病并發(fā)炎癥反應(yīng)時,NF-κB作為一種核轉(zhuǎn)錄因子,可通過IκBs的降解而被活化,活化后的NF-κB進入細胞核,啟動基因DNA,通過增加OPG及RUNX2含量使骨骼破骨細胞活性不斷增加,機體內(nèi)血管鈣化嚴(yán)重、骨量丟失凸顯,出現(xiàn)炎癥型的軟化與發(fā)生硬化的“軟組織”,進而導(dǎo)致動脈粥樣硬化型的動脈血管鈣化[16-17]。在本研究中,給予小鼠西格列汀,其NF-κB、OPG及RUNX2蛋白表達量降低,血糖含量及血管鈣化程度均降低,其作用效果與給予NF-κB抑制劑后效果一致,說明DPP-4對血糖及血管鈣化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是通過激活NF-κB信號通路完成的。
有學(xué)者猜測,血管鈣化可能與ERK1/2通路相關(guān)[18]。正常情況下,機體中主要為ERK的形式,當(dāng)受到外界刺激時,發(fā)生磷酸化反應(yīng),ERK主要以p-ERK的形式出現(xiàn),將信息從細胞表面?zhèn)鬟f至細胞核內(nèi),啟動基因的調(diào)控[19]。有研究者證實,ERK1/2通路的磷酸化水平被降低后,內(nèi)皮細胞的鈣化情況可明顯減少[20]。在本研究中,給予小鼠西格列汀干預(yù)后,小鼠p-ERK/ERK比值明顯降低,其血管鈣化程度也相應(yīng)減輕,與給予ERK抑制劑后效果一致,說明DPP-4對血糖及血管鈣化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是通過ERK1/2信號通路介導(dǎo)的。
綜上所述,糖尿病小鼠體內(nèi)DPP-4含量明顯增多,從而激活ERK1/2與NF-κB信號通路,發(fā)揮對主動脈血管鈣化的調(diào)節(jié)作用。但是,如何確定DPP-4激活的ERK1/2與NF-κB信號通路是上下游關(guān)系還是平行關(guān)系,仍需后續(xù)研究作進一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