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秀錄
摘 要:現(xiàn)階段我國開始實行新課改制度,要求小學數學老師要將培養(yǎng)小學生邏輯思維作為首要教學任務。數學知識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小學生只有不斷增強自己的數學學習邏輯思維才能提升自己的數學學習質量。對于此,數學老師就要對小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起足夠的重視,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案,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增強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本篇文章中筆者將以此展開具體探討,旨在給予相關教學領域人員工作指導意見。
關鍵詞:邏輯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 數學理論知識 新課改要求
一、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
在心理學角度對邏輯思維進行分析,通常認為思維所涵蓋的內容教復雜化和系統(tǒng)化,邏輯思維活動也是多樣化的。數學是三大主科中綜合性較強的一門學科,要求小學生要強化自己的思維邏輯才能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從而形成創(chuàng)新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就是在學習數學時的邏輯思維。我國很多小學的領導人員和教師并沒有對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提起重視,沒有設計有效的教學方案開展數學教學活動,就使得小學生邏輯思維較差。所以在日后的數學教學期間,小學數學老師應對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提起重視,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較高年紀的學生,這段時間學生的可塑性最強,通過將理論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舉例的方式培訓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與此同時也能夠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學習基礎,為日后初中的學習生活奠定堅實基礎。[1]
二、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特征的強化
小學數學教師在強化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時,要注重全方位鍛煉學生的學習思維,尤其是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的強化鍛煉。首先,邏輯思維的敏捷性就是指小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反應速度。一旦小學生在學習數學期間掌握了邏輯思維的敏捷性特點,就能在解答數學理論性問題的時候在腦中快速對問題形成一定的印象,之后便于得出正確的答案;其次,邏輯思維的靈活性是說小學生可在不同的角度針對數學問題展開考慮,學會使用多種解題方式計算數學難題;最后,邏輯思維的深刻性就是說小學生在解答數學問題時能立刻找到問題的關鍵所在,通過深入分析解決數學難題。通過對以上三點的論述不難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邏輯思維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還可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但小學數學老師在實際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邏輯時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性特征制定有效可行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強化小學生數學學習邏輯思維的目的。[2]
三、強化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方式
一般而言,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邏輯思維能力的強化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即總結推理式、分類與對比式、研究與歸納式??偨Y推理式是指對數學理論性較強的知識進行推理的一種教學方式,是由單個數學理論知識向數學規(guī)律進行推理的過程。比如,小學數學中較常見的數學規(guī)律法則、理論知識性質就是總結推理式而來;其次,分類式是指對數學理論知識進行科學加工,對比式是對比分析研究對象的通性和差異之處。分類式和對比式的培養(yǎng)方式在小學生培養(yǎng)數學邏輯思維時的使用頻率最高;最后,歸納式在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中是指將所有研究對象進行總結,找出其中的聯(lián)系后再展開深入研究,在整體角度強化對研究對象的認識并加深印象。而研究式是將整體分解為小項后展開的研究與分析工作,最終得出研究對象的本質。以上三種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方式各有自己的應用特點,所以數學老師在具體使用期間可按照數學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應用,從而既滿足了數學教學活動的需要,又能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
四、強化小學生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對策
強化邏輯思維可以提升小學生對小學數學學習的興趣,也會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帶來積極影響。首先,數學老師在每節(jié)課開始之前制定與教學進度和學生學習情況相符的可行培養(yǎng)方案。數學老師在制定數學教學方案時要綜合多種因素進行思考。比如,在講解數學理論性較強的難題時,老師要學會站在多角度引領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由此一來既能強化學生對于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還能鍛煉學生的跳躍式邏輯思維能力,從而使得學生更好解答數學題目;其次,數學老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數學知識內容制定培養(yǎng)計劃,并在教學期間使用行之有效的手段為同學們創(chuàng)設出積極的學習氛圍,使得學生愿意參與到數學學習活動當中來;最后,在課堂講課時,數學老師要著重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進行培養(yǎng),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思考習慣。除此之外,數學老師還要抓住小學生邏輯思維的發(fā)展規(guī)律,重視數學學習邏輯思維鍛煉的過程,加深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更好開展日后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3]
現(xiàn)階段,我國很多小學的課堂教學主要延續(xù)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的學習處于極為被動的狀態(tài),從而降低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無法掌握課堂主導地位由此也無法有效強化邏輯思維能力,數學知識的吸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對于這種現(xiàn)象,就要求教師要轉換自己的教學思想,在教學期間首先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并注意自己的講解方式和話語,使得學生具有自己是課堂學習主體的意識并愿意參與到課堂學習活動當中。由此一來不但強化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還增強了課堂教學效率。數學老師還要針對數學知識的難易程度對理論知識進行分類教學,尊重學生的學習差異,使得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增強自己的數學學習,提升邏輯思維能力。[4]
結語
小學數學老師要對小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提起足夠重視,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并有針對性的鍛煉小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從而在提升小學生思維邏輯的同時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稅忠.試論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6(32):73-74.
[2]高喜堂.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4):110.
[3]高斐.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才智,2014(36):197.
[4]吳球.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J].學周刊,2012(23):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