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萍
對于小學英語教師來說,組織考試和命制試題是一項極為重要的能力,也是日常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英語測試不僅是評估學生學習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檢測英語教學的有效途徑,通過測試能夠?qū)崿F(xiàn)學生和教師水平的雙重提高。本文根據(jù)筆者自身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闡述了小學英語命制的重要意義,并分析了小學英語命制的策略。
作為評價小學生學習情況的一種重要方式,測試可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自己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學習情況。教師通過測試也能獲取一段時間內(nèi)的教學實際情況,進而對此進行反思和適當調(diào)整。正因測試能夠?qū)崿F(xiàn)學生和教師水平的雙重提高,是教學實踐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內(nèi)容,測試的質(zhì)量便顯得至關(guān)重要,命制一份高質(zhì)量的試卷便成為教師的一項必備技能。
1. 小學英語試卷命制的意義
在一個階段的學習完成后,學生在這段時間內(nèi)對課程知識掌握得如何,需要教師通過考試來進行評估,這就需要教師進行正確、科學地命題、制定。試卷的命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既要鞏固學生一段時間以來所學的知識,又要體現(xiàn)發(fā)展能力;既要遵循課標要求,又要體現(xiàn)語言實際應用;既要考慮命題者本人的知識水平,又要考慮到做題者的知識水平。小學英語試卷命制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考查學生學習情況
通過測試可以有效地考查學生一段時間以來對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讓學生了解自己在詞匯、語法等方面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在今后的學習中查缺補漏、彌補短板。
1.2 反饋教學信息
教師可以通過測試來獲取一段時間以來的教學情況,摸清學生的學習水平及知識掌握程度,并據(jù)此調(diào)整今后的教學策略。
2. 小學英語命制的策略
2.1 創(chuàng)設多種題型
小學生正處于活潑好動的年齡階段,過于單一、呆板的試題內(nèi)容會讓小學生感到枯燥厭煩,學習積極性會大為降低。因此,命題人要抓住小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在命題過程中設置多種題型,如圖示題、表格題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命制過程中,試題的話題應該涉及廣泛,問題的設計應該具有多樣化的特點,可以啟發(fā)學生的智慧,引導學生動腦思考。在書面表達類題目中,應當盡量選擇學生熟悉的話題,貼近生活和社會熱點,讓學生能夠根據(jù)所學的語言知識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2.2 善用圖畫命題
圖畫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對小學生而言,圖畫的吸引力遠比單純文字要高得多??碱}中插入合適的圖畫,既能增加試卷的美感,也能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做題的興趣。在教學和生活中,教師可以多多搜集相關(guān)圖片,在試題的命制過程中合理運用,避免圖畫運用太過單一,造成學生審美疲勞。
2.3 代入語境
英語說到底是一種語言工具,英語的學習始終不能離開它的交際功能,因此英語試題的命制必須注重代入語境。如果試題的編制太過應試化、脫離語境,只為考查知識點而設置,這就違背了英語教學的目的。
因此,英語試題的命制應當貼近日常生活,并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試題情境背后所蘊含的人文精神應該是積極樂觀的,并且能夠從正面引導學生的。
2.4 命制試題要嚴謹、全面
試題命制最基本的一點是保證試題的正確性,在試卷編制完成后,必須要認真校對,并且可以請其他教師幫忙校對,以避免自己因思維定勢而造成錯漏,力求降低試卷出現(xiàn)命題錯誤的可能性。
試題的內(nèi)容覆蓋面要全面,應當包含考試所涉及的所有內(nèi)容,并且根據(jù)重要程度合理分配比例,各類考點應在各題型中均衡分布,而且要綜合考慮難易程度對題目分布進行合理排列,避免學生因開始時遇到困難題目而受到挫折,進而影響之后的答題狀態(tài)。編寫題目時,應當注意避免試題本身泄露答案,即應當避免某一題的答案出現(xiàn)在試卷的其他地方。
2.5 試題語言應簡潔流暢
試題的語言應當簡潔流暢、文字規(guī)范通順、標書準確嚴密,避免因語病而使題目產(chǎn)生歧義。而且題目的長度要合理,題干的信息量要充足,不宜過長,也不宜過短。
試題命制是教師應當具備的專業(yè)素質(zhì)之一。因此,教師不但要對考試的內(nèi)容了然于胸,還要熟知課標的要求,掌握教學的重難點,還要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教師應當與時俱進,了解當前教學發(fā)展趨勢,積極與其他教育工作者進行交流,不斷學習、創(chuàng)新,努力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和教學水平,才能命制出符合當前教育形勢的優(yōu)秀試卷。
參考文獻
[1]孫勇. 英語作業(yè)設計的新形勢[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3(3):25-26.
[2]張素平. 如何命制小學英語試卷[J]. 校園英語·上旬,2014(1):32-36.
[3]宋晴瑛. 借力試卷命制,提升英語的教與學[J]. 文理導航,2018(1):39.
(作者單位:江蘇省蘇州平江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