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華瓊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特別是學生英語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在教學中日益凸顯出其重要性。通過對教學材料進行主題性整合,并對跨學科內(nèi)容進行師生、師師和生生的多方式合作,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交流、批判和創(chuàng)新能力。
1. 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1.1 研究背景
近年來,世界許多國家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教育理念發(fā)生著深刻的變革。我國的教育改革也在進一步深化。2017年修訂的《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將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歸納為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四個方面?,F(xiàn)行高中英語課程共8個模塊、40個單元,每個單元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跨學科內(nèi)容。在就學生跨學科主題性教學知多少的第一次問卷中我們了解到,86%的同學期待體驗跨學科主題性教學。時代在召喚,課堂也在渴望著我們進行這方面的探索。
1.2 研究意義
本課題研究,既可以對接新高考,探索走班制,又可以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跨學科主題性教學讓學生得到了全面發(fā)展,糾正了學生學習偏科、知識不系統(tǒng)、不全面的弊端,為學生選課和完善課程體系提供更真實可靠的實踐經(jīng)驗和理論支持。在構筑多學科知識體系、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同時,也拓寬了教師的知識領域。
2. 課題研究的目標
2.1 形成一套高中英語跨學科主題性教學的模式和策略的雛形該雛形包括備課、授課、活動開展的模式和實施意見,以及對學生的參與和反思給出相應的策略。
2.2 開發(fā)一套跨學科主題性教學的校本課程
在跨學科主題性教學模式的探究和嘗試中,我們會積累所搜集的詩歌、歌曲、電影短片、微課、文檔,以及學生的海報、思維導圖等相關作品,開發(fā)一套跨學科主題性教學的校本課程,應對即將到來的走班和3+X高考。
3. 課題研究的基本內(nèi)容
3.1 核心素養(yǎng)主題性教學
具體到英語教學的主題教學則有3種不同的處理方式。
(1)單元內(nèi)主題性教學
以Reading 1為主打文本,Using Language為學生閱讀補充資料,快速閱讀后與Reading 1進行對比,據(jù)展思維。以Book 5 Unit 1 Great Scientists為例,Reading 1的教學流程:導入——略讀——精讀——知識點講解,而Using Language的教學流程則可簡化為:讀——對比分析——總結。
(2)單元間主題性教學
以一個單元作為話題導入,其他類似話題或主題單元則作為學生閱讀的補充資料。如B3U5 Canada、B5U2 The United Kingdom、B8U1 A Land of Diversity可以選取國家為主題,通過閱讀找出各個國家的基本信息,然后分析對比其不同,進而深刻理解其生活習慣及風土人情甚至其內(nèi)政外交。
(3)補充性主題教學
以課文文本為主題,補充類似主題文章,可以是詩歌、散文、小說,甚至是視頻、海報等形式。如B5U1 Great Scientists可以以“My Favorite Scientist”為話題說脫口秀,B6U2 Poems 可以舉辦詩歌朗誦會和詩歌鑒賞會,學生可以個人創(chuàng)作詩歌,朗讀其個人作品或名篇等。
3.2 跨學科主題性教學
涉及到跨學科教學的內(nèi)容,我們采取生生、師生、師師合作三種形式。生生即讓被涉及學科優(yōu)等生用英語幫助大家解決英語學科中所涉及的該學科問題。師生即教師自己通過跨學科內(nèi)容的學習來幫助學生。師師即在自己的課堂請入跨學科問題所涉及的專業(yè)教師,幫助學生了解透徹跨學科疑問。在一個主題的指引下,不同學科的教師共同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單課時或特定課時內(nèi)徹底弄懂活動里所涉及的學習任務。激勵學生走出被動參與的情景,由問題驅動去探索交流,共同解決問題。鼓勵學生跨學科聯(lián)想,通過整合、歸納、分析,尋求解決問題之道。這種立體思維訓練,有利于思維擴散性發(fā)展,突破了單一學科教學固有的線性思維模式的局限。
4. 課題研究的方法
4.1 文獻研究法
利用集體備課時間和每周集中時間,課題組成員集中學習理論知識并撰寫學習心得,提升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和認知。
4.2 調(diào)查法
通過問卷調(diào)查學生對跨學科主題性教學的認識。跨學科主題性教學初試后,再次調(diào)查學生對跨學科主題性教學的體會,以此改善跨學科主題性教學的實際操作。
4.3 實驗法
通過共同修改教案,實現(xiàn)教師從主題性教學理論向實踐過渡。通過同課異構、講課、聽課、評課相結合打磨跨學科主題性教學模式。
4.4 觀察法
對照跨學科主題性教學的課堂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跨學科主題課堂教學中的活動進行觀察、記錄、評點,總結教學利弊,繼而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升課堂價值。
4.5 經(jīng)驗總結法
通過實踐初始成績和實踐終止成績的對比以及實驗前后學生英語學習參與情況的變化,分析跨學科主題性教學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作用。
從2017年10月至今,我們課題研究組進行了撰寫開題報告、第一次問卷調(diào)查、跨學科理論學習及單元主題性教學初試、第二次問卷調(diào)查、跨學科單元主題性教學與材料整理、教學匯報和論文集資料匯編等一系列工作,達到了預定的初步目標。
(作者單位:湖北省黃石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