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盛鵑
摘? 要:本研究在一年級英語專業(yè)閱讀課堂中通過教學實驗比較了“支架”式閱讀教學和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結果發(fā)現(xiàn)“支架”式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較,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對四種不同的文體(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應用文),“支架”式在提高學生閱讀方面有不同的效力,學生對“支架”式教學普遍比較喜歡。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英語閱讀;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4437(2019)01-0032-04
英語閱讀教學是高職英語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近年來,在國內(nèi)外教育領域涌現(xiàn)出的眾多有效的英語教學理論和方法中,支架式教學模式以其獨特的教學效果受到了教育界的高度重視,并且廣泛地應用于英語教學,尤其是英語閱讀教學。
一、文獻綜述
“支架”(scaffolding)原指建筑工地上使用的腳手架[1]。布魯納·伍德[2]和麥瑟[3]借鑒俄國心理學家和哲學家列·斯·維果茨基[4]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ZPD for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提出“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根據(jù)歐共體“遠距離教育與訓練目標”的有關文件,“支架”式教學可理解為:通過一種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為學習者建構對知識的理解,也即通過“支架”(即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來建立的幫助),把管理學習的任務逐漸由教師轉移給學生,最后撤去“支架”。支架可以不停地將學生的智力從一個水平引導到另一個更高的水平?!爸Ъ堋笔浇虒W環(huán)節(jié)分五步。首先是搭建腳手架,即圍繞學習主題,按“最近發(fā)展區(qū)”的要求搭建概念框架;其次是教師引導學生進入一定的問題情境;第三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fā)開導及適時提示下,自行分析、思考及探索,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第四環(huán)節(jié)是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進行小組協(xié)商、討論;最后是效果評價,包括學生個人的自我評價和學習小組的評價。
作為現(xiàn)代英語教學中比較成熟的教學方法之一,國內(nèi)外學者無論從理論層面還是實踐角度都作了廣泛的研究。Gibbons[5]研究了二語習得課堂上用以提高學生學習技能的不同形態(tài)的支架;Leanne, Jan&Tindal[6]實驗檢驗了概念支架的促學作用;Flynt和Cooter[7]通過對四年級至六年級學生進行實證研究證明了“memphis”支架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閱讀能力。
在國內(nèi),何可抗、陳琦在20世紀末將“支架”式教學引入到國內(nèi)。自此國內(nèi)研究集中于理論層面及少數(shù)實證研究,研究對象多為低年齡段學習者,亦有涉及大學本科階段及高職院校英語學習者的研究。關于“支架”式教學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張曉琴[8]等在各自的論文中作了研究??傮w上看,“支架”式教學應用于高職英語閱讀教學已有不同角度、層面的研究,但是細化至“支架”式教學對不同文體的教學效果研究尚未出現(xiàn),這也是本文要研究的問題。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問題
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三個問題:
1.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較,“支架”式教學是否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2.針對四種不同的文體(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應用文),“支架”式教學在提高學生閱讀方面是否有相同的效力;
3.學生對“支架”式教學反映如何。
(二)研究工具
本實驗采用的研究工具是實驗前測試卷、后測試卷、小規(guī)模訪談和問卷調(diào)查。
實驗前測試卷用于檢測控制班與實驗班英語水平能力是否相同;實驗結束時的后測試卷用于檢測“支架”式教學是否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以及其在不同文體的閱讀中是否有相同的效力。前測和后側試卷均包括八篇涉及四種文體的文章。每種文體2篇文章,每篇文章附有五道選擇題,每題2分。所有的測試文章均出自《高等學校應用能力考試歷年真題集》,其信度與效度得到有效保障。測試在100分鐘時間內(nèi)當堂完成。學生在測試過程中被要求獨立自行完成,不允許借助任何參考資料及工具。
訪談與問卷調(diào)查大都是開放性的題目,圍繞學生對“支架”式教學的了解、喜好與感受等進行。
(三)研究對象
本研究對象為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一年級英語專業(yè)學生80人,來自2個自然班,均以漢語為母語、英語為二外,其中女生56人,男生24人。隨機挑選一個班(40人)作為實驗班,進行“支架”式教學;另一個班(40人)作為控制班,繼續(xù)接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兩個班級由相同的老師授課,使用相同的教學材料及資源,有相同的學生人數(shù),每周接受相同的教學時間(一周兩次90分鐘的課程)。
(四)實驗過程
1.前測:筆者在教學實驗開始的第一周對2個班級進行了實驗前測,以獲取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前2個班級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否在同一個水平。
2.實驗處理:筆者所教授的課程是學校英語專業(yè)課程——大學英語泛讀教程。該教程由高等教學出版社出版。全書16單元,供一學年使用。每單元3篇文章,第3篇均為應用文。第1篇為教學重點,其余2篇為補充閱讀材料,可選學。本文中的教學實驗材料即出自該教程第9單元第1篇文章。實驗持續(xù)10周。
在10周的實驗過程中,實驗班采用“支架”式閱讀教學。教學過程為:(1)搭建腳手架。講授的內(nèi)容是對《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的專訪,故在三個方面搭建腳手架:關于訪談的通識、羅琳的簡介及《哈利·波特》電影系列。鑒于教學在多媒體教室進行,可充分運用多媒體資源,以受學生歡迎的訪談節(jié)目、相關任務圖片及電影系列片段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簡化學習任務,降低學生學習焦慮感,幫助學生在“支架”的幫助下專注于新的知識建構。(2)進入問題情境。提問及故事講述的方式引出閱讀任務。(3)教師引導學生獨立探索、分析。教師引導學生關注并勾畫出閱讀材料中的重要信息,而將理解錯誤的問題拋給學生自行討論解決。對于生詞,則給予一定的語境,引導學生運用多種策略進行推測、理解。(4)小組協(xié)商、討論式協(xié)作。教師引導學生分角色朗讀及表演訪談內(nèi)容,要求小組協(xié)作充分運用文中字、詞、句,以PPT方式推薦《哈利·波特》小說及影視作品,布置學生分組,自行設計問題,進行輪流問答活動等。(5)效果評價,包括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同伴點評。要求學生認真如實評價表。
控制班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講解生詞;接著,逐句翻譯,要求學生分段朗讀,并分析復雜難句;最后,學生完成課后習題,教師核對答案。
3.后測:2個班級分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在實驗的最后一周,對2個班級進行實驗后測。
4.問卷及訪談:實驗結束后,在實驗班分發(fā)40份問卷并抽取6名學生(后測成績排名前三的學生和排名后三的學生)進行訪談,以探究他們對“支架”式教學的反應。
5.數(shù)據(jù)收集:筆者收集實驗前測和后測試卷,并全部保證由本人親自獨立完成批閱工作。隨后,使用SPSS 19.0 對收集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同時,分析探究問卷及訪談得到的信息。
三、結果和討論
(一)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較,“支架”式教學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本研究采用SPSS 19.0對前后測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得出如下結果。表1比較了實驗班和控制班的t值,由表可知,實驗班和控制班學生的學習成績沒有顯著性差異(p=0.475>0.05)。經(jīng)過10周的實驗后,分別對實驗班和控制班進行了后測,后測結果(見表2)顯示控制班的成績沒有顯著性差異(p=0.493>0.05),而實驗班的成績出現(xiàn)了顯著性差異(p=0.000<0.01),由此可以說明,“支架”式教學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
(二)針對四種不同的文體(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和應用文),“支架”式在提高學生閱讀方面效力不同
表3顯示了“支架”式教學模式下四種不同文體前測和后測結果比較。就議論文、應用文和記敘文而言,前測和后測結果顯示存在顯著性差異(p=0.000<0.01,p=0.003<0.01, p=0.000<0.01),而說明文的前測和后測結果顯示有差異,盡管差異并不顯著(0.01
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因此針對不同文體,“支架”式教學在提高學生閱讀方面效力不同。
(三)多數(shù)學生對“支架”式教學持支持態(tài)度。
實驗結束,在實驗班分發(fā)了40份問卷,并對后測成績排名前三和后三的學生做了訪談。訪談問題如下:1.你更喜歡哪種教學模式,“支架”式還是傳統(tǒng)式?為什么?2.“支架”式教學能幫助你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和學習興趣嗎?3.你對教師采用“支架”式教學有哪些意見和建議?
從問卷調(diào)查數(shù)據(jù)看,大部分同學對“支架”式教學有一點了解,對其效果滿意,70%很喜歡,25%認為可以接受,5%持反對態(tài)度。對于他們在“支架”式教學中扮演的角色,60%選擇“喜歡”,15%選擇“可以接受”,20%選擇“一般”,2位同學選擇不喜歡。就訪談來看,4位同學認為“支架”式教學優(yōu)于傳統(tǒng)式教學,因為他們能學得更自信,有更多的學習自主權,一定程度上能享受到學習的成就感。5位同學認為其能幫助提高閱讀能力及閱讀技能,提升學習興趣。對于教學建議,無論喜歡與否,每位受訪同學都積極發(fā)表了各自的想法。
總之,從問卷及訪談來看,絕大部分同學喜歡并支持“支架”式教學,堅信其能幫助他們提升對英語閱讀及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四、結語
“支架”式教學能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能力,培養(yǎng)其批判性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爸Ъ堋笔浇虒W也要求教師必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學設計本領,提高教學技能,以增強高職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冀盈.支架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課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6).
[2]Bruner, Wood, Ross.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1976(17): 89.
[3]Mercer. Neo-Vygotskian Theory and Classroom Education [A]// Stierer. Language, Literacy and Learning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C]. London: The Open University Press, 1994: 92-109.
[4]Vygotsky.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M]. Boston: Harw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5]Gibbons,P.(2002).Scaffolding Language, Scaffold-ing Learning: Teaching Second Language Learner in the Mainstream Classroom[M]. USA: Heinemann.
[6]Leanne,T.T.,Jan,R.K.& Tindal,M.G. (2003). Effects of Concept-based Instructionon an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 in a Rural School: A Descriptive Case Study [J].Bilingual Research Journal, 27(2): 259-274.
[7]Flynt, E.S. & Cooter, R.B. (2005). Improving Middle-grades Reading in Urban schools: The Memphis Comprehension Framework [J]. The Reading Teacher, 58 (8): 774-780.
[8]Zhang,X.(2008).The Transfer of Monitoring i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with Scaffolding Theory [J]. Shang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 (3):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