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年
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成了被世人所關注的焦點,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大,教育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也越來越快,“校校通”已經逐漸變成了現(xiàn)實,隨著計算機的不斷更新?lián)Q代,計算機和網絡為學生學好信息技術創(chuàng)造了前所未有的優(yōu)越條件。
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大多無目的性,說到工作需要,那太遙遠,現(xiàn)在的學生根本就可以不考慮,說到考試、升學,信息技術課不是考試科目,這大家都知道,對學生來說,什么最需要——游戲。因此,上好信息技術課就成了難題。
如何解決上面提到的問題,把學生向正確的路上引,如何展示學生的個性,展示學生的才華,既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相互幫助,相互交流,又能讓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成功和快樂,而且有無限的追求目標和可連續(xù)發(fā)展的空間,這是我們信息技術教師最關注的問題。本人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有如下體會。
一、以“玩”促學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
興趣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條件,孩子一旦對某事產生濃厚的興趣,某種意義上說,他能夠做好這件事情。信息技術是動手能力極強的學科,也是學生極易沉迷其中的學科,如果用好的教學方法構起孩子對這門課的興趣,對以后的教學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樣能夠在孩子剛接觸這門課的時候,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呢?我覺得,從“玩”入手,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對于學生,如果硬生生的告訴他們,計算機怎樣重要,同學們要怎樣學習,一般不會有什么效果。相反,如果給他們一些有吸引力的事情去做,即使什么也不說,他們仍然會喜歡上這門課。在給剛接觸電腦的學生上課時,第一堂課,我先不講,而是從網上找到一些有趣的動畫、圖片,多給學生看,告訴他們,學會了使用電腦,就可以自己去找這些東西。然后又下載一些小游戲,告訴學生怎樣玩,鼓勵他們自己動手,自己試著用鼠標、用鍵盤上的方向鍵??粗鴮W生們因興奮漲紅的笑臉,看著他們因新奇發(fā)光的眼神,我知道,我以后的教學不會難。果然,學生們對信息技術課的狂熱令其他學科的老師很是費解,因此,我也成了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在學生的興趣中我一次次向他們灌輸知識,當遇到學習一些比較枯燥的知識時,我總是設法把這些東西融于“玩”中,真正做到,以“玩”促學,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的興趣。
二、用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知識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相結合,通過多媒體技術介紹所學知識的功能和應用場合。比如:學習“畫圖”軟件時,可演示老師制作的、或學生自己繪制的色彩斑斕、妙趣橫生的圖畫;學習WORD軟件時,可展示圖文并茂的小板報;通過經典作品的演示,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培養(yǎng)、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更要注意不可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生在上機練習時,常會有意無意地對計算機進行設置的修改、軟件的刪除,對計算機的軟件系統(tǒng)造成破壞,嚴重時造成系統(tǒng)崩潰。出現(xiàn)這些現(xiàn)象時,不要一味地責備學生,其實這都是些正?,F(xiàn)象,學生在學習、摸索的進程中出現(xiàn)的失誤是正常的、也是必然的,就像學生在其他學科做錯課堂作業(yè)一樣自然,只要讓他知道錯在何處、為什么出錯就行了。教師應對學生充滿愛心,讓課堂始終處于一種比較寬松和諧的狀態(tài)。教師有責任將系統(tǒng)恢復,以確保教學的正常秩序。
三、安排練習、確定目標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信息技術課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既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又具有很強的操作性。它要求學生在很好地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操作實踐中去,并在操作實踐中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因此能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對于有些內容,如常用軟件的使用,以前較常用的教學方法是由教師講授內容,分析重、難點,然后學生進行上機練習。結果發(fā)現(xiàn),學生在上機時,對所學內容不甚了解,也不知自己該怎么做。究其原因,是因為在教師講述時,學生對所學軟件不甚了解,缺乏感性認識,不知它能做什么,上機時也不知自己該怎么做。如果教師通過選取制定練習題目,確定明確、適當?shù)膶W習目標,指定學習方向,引導學生通過上機練習達到學習目標的方法,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如,學習排版時,通過演示如何設置首字下沉,如何設置標題等,與語文課作文相比較,看有什么不同,看看今年我們做小版報時能不能應用上,這樣學生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根據自己動手并找出區(qū)別,最后完成任務,從而培養(yǎng)、提高了學生自己動手的能力及觀察能力。
四、用行為導向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信息技術科學的發(fā)展可謂日新月異,優(yōu)秀的軟件天天都在出現(xiàn),教材年年更新都來不及,因此,我們教學改革中的一個重要課題,就是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掌握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方式、方法,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行為導向教學,又稱為實踐導向教學,是目前世界各國所推崇的新型教學法。在這種教學中,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活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從而達到教學目標。行為導向教學以學生的學習行為為主體,學生是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教師既是知識的傳授者,又是一個咨詢者和指導者。教師變信息教學為方法教學,教師在方向、進程、方法上起主導作用。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不僅能使學生掌握到有關的知識技能,更能使學生掌握到學習有關問題的學習方法。如,在學生學習、掌握了上網瀏覽的方法后,可向學生提供一些學習網站,供學生上網查閱,學習、探究新的知識。教師可提出某一題目,如有的同學想了解國際象棋的規(guī)則,請你幫忙;暑假到了,有的同學準備到某一城市旅游,請你從網上幫助了解一下當?shù)氐娘L土人情等;學生根據需要查找并獲取信息,并對它們進行分析、處理,教師則著重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與學生共同分析、研究,進而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我們開設信息技術課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信息素養(yǎng)。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提出教學目標,教學目的和要求要準確,要符合學生實際,不可貪多求全,力爭一課一得。應關注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態(tài)度,獲取知識的經驗與教訓;注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