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建榮 林小芹
[摘要]目的 探討血清甲狀腺激素在小兒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中的臨床意義。方法 選擇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納入的20例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兒為觀察組,在我院體檢的20例健康兒童作為對照組,分別檢測其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對比兩組檢測結果。結果觀察組(活動期)的FT3、FT4、TT3以及TT4水平低于對照組,但24h尿蛋白、血漿白蛋白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緩解期)的FT3、FT4、TT3、TT4、24h尿蛋白及血漿白蛋白水平與對照組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且三組TSH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的活動期FT3、FT4水平與24h尿蛋白呈負相關性(r=-0.684,-0.508,P<0.05),與血漿白蛋白呈正相關性(r=0.109,0.582,P<0.05)。結論 小兒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可導致甲狀腺激素水平暫時性下降,而病情緩解后激素水平可逐漸恢復,同時甲狀腺激素水平與其腎病綜合征具有密切相關性。因此,定期監(jiān)測腎病綜合征的甲狀腺功能,可體現(xiàn)患者病情變化,為臨床治療及預后提供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臨床分析;血清甲狀腺激素;促甲狀腺激素;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
[中圖分類號]R726.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0616(2019)02-74-04
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小兒腎臟的常見疾病,主要是由多種病因導致腎小球濾過膜破壞所致,臨床上以高度水腫、大量蛋白尿、低血漿白蛋白以及高脂血癥為特征,嚴重影響患兒正常生活以及生長發(fā)育,受到臨床廣泛關注[1]。根據(jù)相關報道顯示[2-3],小兒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會牽連患兒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發(fā)生變化,隨著病情不斷發(fā)展,部分患兒可能出現(xiàn)低甲狀腺激素綜合征,主要表現(xiàn)為T3、T4的水平下降而TSH正常,即低T3、T4綜合征。因此我院對此展開研究,選擇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納入的20例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小兒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在活動期和緩解期患兒的血清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納入的20例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患兒為觀察組,在我院體檢的20例健康兒童作為對照組。均經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觀察組男11例,女9例,年齡2個月~4歲,平均(1.5±0.4)歲;對照組男8例,女12例,年齡4個月~4歲,平均(1.7±0.5)歲。對比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患兒均符合2000年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腎臟病學組制定的《小兒腎小球疾病的臨床分類、診斷及治療》中診斷標準[4];(2)經過所有患兒及家屬同意并自愿加入本次研究中;(3)資料齊全,精神或者意識狀態(tài)較好者,能夠配合醫(yī)護人員安排進行研究。排除標準[5]:(1)合并下丘腦、垂體、甲狀腺疾病史者;(2)合并嚴重心肺功能異常疾病;(3)資料不全,依從性較差者,無法配合研究;(4)研究前三個月服用任何影響甲狀腺激素水平的藥物。
1.2 方法
清晨取所有患兒空腹靜脈血,選擇我院羅氏Hotline全自動免疫分析儀器以及配套試劑,以電化學發(fā)光法嚴格按照說明書要求分別檢測其FT3、FT4、TSH、TT3以及TT4水平,總共檢測三次,取其平均值。
1.3 觀察指標
分別記錄活動期患兒及健康兒童的FT3、FT4、TSH、TT3、TT4、24h尿蛋白及血漿白蛋白水平;活動期患兒采取針對性治療,一年后再次記錄緩解期患兒的各項指標水平,對比檢測結果。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F檢驗,t檢驗,活動期患兒的
FT3、FT4水平與尿蛋白、白蛋白的相關性采用Pearson相關性分析方法,并用r表示并進行假設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清相關指標水平比較
觀察組(活動期)的FT3、FT4、TT3以及TT4水平低于對照組,24h尿蛋白、血漿白蛋白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緩解期)的FT3、FT4、TT3、TT4、24h尿蛋白及血漿白蛋白水平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三組的TSH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相關性
觀察組的活動期FT3、FT4水平與24h尿蛋白呈負相關性(r=-0.684,-0.508,P<0.05),與血漿白蛋白呈正相關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r=0.109,0.582,P<0.05)。見表2。
3 討論
甲狀腺激素是指甲狀腺所分泌的激素,健康兒童體內的甲狀腺激素主要以游離狀態(tài)以及結合方式存在,并經過相互轉化的方式保持正常能力。目前臨床上檢測的甲狀腺激素包括FT3、FT4、TT3以及TT4等。FT3與FT4均屬于機體血液循環(huán)中甲狀腺激素的活性成分,具有較高生物活性,其水平不受甲狀腺結合球蛋白的影響,在血液中維持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因此即使在患兒因生理及病理情況下造成血漿甲狀腺結合球蛋白濃度與結合力變化時,F(xiàn)T3與FT4也能夠準確體現(xiàn)甲狀腺功能[6-7],是甲狀腺功能在體外實驗中的靈敏指標。TT3與TT4均在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中合成,是甲狀腺激素的存儲和運輸方式,其中TT3與甲狀腺球結合球蛋白的特異性結合量高達99.7%以上,而TT4與特異的血漿蛋白結合量也高達也是99.98%,因此機體血液循環(huán)中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與血漿蛋白出現(xiàn)變化時,TT3與TT4同樣出現(xiàn)相應變化,臨床上常與FT3、FT4聯(lián)合應用于甲狀腺疾病的診斷、評估以及療效監(jiān)測[8]。TSH屬于大腦腺垂體分泌的調節(jié)甲狀腺功能的主要激素,能夠有效改善甲狀腺上皮細胞的代謝,并促進胞內核酸以及蛋白質發(fā)生合成反應,從而使細胞發(fā)生高柱狀增生反應,擴大腺體[9],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合成與分泌。反過來在下丘腦-垂體-甲狀腺軸的反饋機制調節(jié)下,TSH又受甲狀腺激素的負反饋調節(jié),當甲狀腺激素顯著降低時,TSH有可能升高,但NS急性期甲狀腺功能的異常是暫時性和可逆的,所以對垂體影響不大。
小兒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主要是由于多種病因導致腎小球的濾過膜以及帶有靜電的屏障遭受損壞,既往研究中認為此病對患兒腎臟具有較大傷害,從而牽連機體內各激素的代謝紊亂,其中與甲狀腺激素水平密切相關[10-12]。大量蛋白從腎臟丟失,其中包括與甲狀腺激素結合的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以及白蛋白,前白蛋白等,不斷丟失的蛋白自然會造成甲狀腺激素水平的下降,同時因為NS患兒有高度水腫,臨床上多采用低鹽飲食,往往會出現(xiàn)碘的攝入不足,低蛋白血癥會降低血漿膠體滲透壓,使胃腸道黏膜呈現(xiàn)充血水腫的狀態(tài),影響到腸道對蛋白質的攝取,導致合成甲狀腺激素原料的不足,從而降低甲狀腺激素生成水平[13]。而且部分患兒需長期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糖皮質激素會抑制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TBG)的合成,從而導致甲狀腺激素水平低下,因此臨床上通常認為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通常合并甲狀腺激素代謝異常[14]。NS患兒甲狀腺激素出現(xiàn)暫時性的降低是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既可減少非蛋白氮的生成和過多蛋白質的消耗,又可降低基礎代謝率,減輕腎臟負荷。但是人體內糖皮質激素受體也會因甲狀腺激素降低而減少,導致激素療效差。臨床上通過適當補充左旋甲狀腺素,一方面增加人體對糖皮質激素的親和力,提升對激素的敏感性,使病情得到緩解;另一方面甲狀腺激素在人體內保持游離狀態(tài),進入細胞前,主要在腎臟其結構中的酚基與巰基相結合;進入細胞后,通過結合胞質內受體、核酸及線粒體,產生系列的生物反應,使腎的血流灌注增加,腎小球基底膜得以修復,保護腎小球結構,促進腎功能恢復。并且甲狀腺激素還可提升人體血漿心鈉素濃度,利尿排鈉,增加腎小球的濾過濾,促進膽固醇的分解,使膽固醇水平降低,改善NS的治療效果[15]。本研究通過對小兒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活動
期與緩解期及正常兒童血清相關指標水平的比較,結果表明觀察組(活動期)的FT3、FT4、TT3以及TT4水平低于對照組,但24h尿蛋白、血漿白蛋白高于對照組(P<0.05);另外三組的TSH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NS活動期FT3、FT4、TT3以及TT4降低,TSH水平與健康者無變化,其原因可能是甲狀腺激素水平雖然降低但尚不足以引起TSH反饋分泌增多,也說明NS患兒暫時性低T3、T4血癥對垂體功能影響不大。NS活動期FT3、FT4水平與24h尿蛋白呈負相關性(P<0.05),與血漿白蛋白呈正相關性(P<0.05)。提示甲狀腺激素水平的變化與NS患兒蛋白的丟失有關,大量蛋白尿丟失甲狀腺素結合球蛋白等蛋白同時也會伴有血清甲狀腺激素的丟失,從而造成了甲狀腺激素水平的下降。緩解期FT3、FT4、TT3以及TT4與正常兒童無顯著差異,說明NS患兒急性期存在暫時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狀態(tài),隨著病情緩解,尿蛋白轉陰,甲狀腺激素水平可逐漸恢復。
綜上所述,小兒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容易發(fā)生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出現(xiàn)甲狀腺功能減退,而甲狀腺功能減退又可加重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的病情,兩者互相影響,關系緊密。因此,NS患兒要常規(guī)動態(tài)監(jiān)測甲狀腺激素水平,在原有治療的基礎上適當補充小劑量左旋甲狀腺素,有利于尿蛋白轉陰,縮短病程,對提高NS的緩解率,疾病的恢復有著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吳小梅,何愛琴,魯一兵,等.糖尿病腎病患者甲狀腺激素水平變化及其與腎功能的關系[J].山東醫(yī)藥,2015,55(37):37-39.
[2]胡蓉,劉劍,吳學毅,等.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并發(fā)甲狀腺功能異常關系分析[J].臨床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6,1(9):23.
[3]張茜,董麗華,葉衛(wèi)豐,等.原發(fā)性腎病綜合征合并非甲狀腺疾病綜合征患者甲狀腺功能與主要生化指標相關性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8,17(6):615-618.
[4]中華醫(yī)學會兒科學分會腎臟病學組.小兒腎小球疾病的臨床分類、診斷及治療[J].中華兒科雜志,2001,39(12):746-749.
[5]管娜,丁潔,楊霽云,等.基于病例對照研究的兒童腎病綜合征低白蛋白血癥診斷標準探討[J].中國循證兒科雜志,2017,12(2):131-134.
[6]王艷,李慧華,沈麗莎,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與糖尿病腎病的關系[J].中華老年醫(yī)學雜志,2017,36(12):1301-1303.
[7]韋小慶,汪宏.原發(fā)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與腎損傷的相關性研究[J].現(xiàn)代醫(yī)藥衛(wèi)生,2016,32(6):883-885.
[8]周強,干正琦,方立曙,等.糖尿病腎病不同分期的甲狀腺功能分析[J].浙江實用醫(yī)學,2016,21(2):103-105.
[9]左龍梅,戴伯華.腎臟疾病患者低T3、T4水平檢測的臨床價值[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Z1):306-307.
[10]周琪,黃琦.2型糖尿病腎病早期甲狀腺激素及自身抗體的研究[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7,19(5):916-918.
[11]吳欣梅.女性甲狀腺激素水平對糖尿病腎病的影響[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2(5):122-123.
[12]侯王君,莊賀,宿晶,等.糖尿病腎病中醫(yī)證型與甲狀腺激素水平的關系[J].西部中醫(yī)藥,2015,28(5):89-91.
[13]徐光標,陳丹,陳偉珍,等.膜性腎病患者甲狀腺功能變化[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15,16(3):258-259.
[14]韓潔,許婧,曹寧,等.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甲狀腺自身抗體及甲狀腺功能的研究[J].臨床與病理雜志,2015,35(12):2102-2107.
[15]杜新,齊卡.內科疑難病例叢書(泌尿分冊)[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