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基礎教育階段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也有了很大的變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是當前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生活探究;三維目標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6-008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6.078
小學數學學科是小學課程體系中最為核心的一門學科,也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特別是相關理科學科的基礎。新課改下的小學數學教學要本著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為目標,要結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實際來開展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落實三維目標的要求,實現教學效果的優(yōu)化,打造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一、讓學生探究生活問題,體驗數學樂趣
數學是一門思維性和應用性都非常強的學科,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關于數學的重要性,很多著名的科學家都有對數學應用性的精彩敘述。但是,受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的關注點主要放在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上,甚至一些教師還在搞“題?!睉?zhàn)術對于學生進行訓練。這不僅僅會導致學生在學習數學的興趣下降,也背離了學習數學的初衷。
小學新課程標準就指出了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應用數學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這實際上就指出了數學學習的價值所在,那就是使學生清楚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最終也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指出了數學學習的起點和最終歸宿。也就是說,數學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不至于成為學生理解不了的空中樓閣。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把抽象的數學知識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逐漸學會使用數學知識去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當學生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后,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有意義的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興趣又點燃了智慧的火花,使學生越學越愛學。對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注意把抽象的知識學習和學生有感觸的生活實踐結合起來,給學生設置他們感興趣的情境來調動參與的熱情。同時,這樣生活情境給學生提供了發(fā)表不同見解、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的空間,學生也由以往的被動學習轉變?yōu)橹鲃訉W習,敢想、敢說,并能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實際問題。學生在開放的情境中,感受到了數學的魅力,體驗到了數學學習的意義所在,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學習的效果得到大幅提升。由此可見,把數學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和學生有感知、有經歷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既能夠豐富教學內容,也能夠使學生在切身體驗中感受到數學的價值和意義,這比教師枯燥的說教效果要好。
二、讓數學課真正實現三維目標
新課改下的數學教學要落實三維目標,既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雖然這些目標我們耳熟能詳,但是部分教師總認為前兩個目標和我們平時教學聯系比較緊密,而第三個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離我們比較遠,在數學教學當中實施起來也不容易。一些教師還認為“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是語文課或思想品德課的事情,而數學培養(yǎng)的是學生認知、觀察、分析、邏輯、思辨等方面的能力,非常嚴謹和抽象,與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相距較遠。如何在數學課當中培養(yǎng)情感,同時又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世界觀和人生觀呢?
1.教師要熱愛自己的工作。熱愛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教師工作是神圣而高尚的,因為我們面對的是祖國的花朵,父母的希望,如果我們沒有足夠的熱情投入到教育事業(yè),實現三維是很難的,尤其是第三個維度的目標。
2.教師要尊重學生,更要愛護學生。它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最重要保證,也是從事教育事業(yè)的最基本要求。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更加關愛學生,在教育教學中注重方式、方法。
3.教師要注重自身修養(yǎng)和具備人格魅力。教師首先是個社會人,因此必須具備一些基本的人格情感。誠實、正直、友好、善良、自立等是一個社會人的立世之本。同時,作為教師,我們還必須具有更寬泛的人格特征,如尊重、耐心、寬容、公平和自律等,這些“身教”的效果遠大于文字和語言的說教,是無時不在的“德育樣板”。教師的這些人格特征,將對學生的成長和人格發(fā)展產生直接的、重大的影響。
4.教師對具體教學內容要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教學時教師要充分備課,要深度理解教材和了解學生。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要求學生真正掌握知識、消化知識,因此需要教師充分備課,并結合課標要求開展教學活動,以此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三、結語
總之,教師要用心去體會,用心去發(fā)現,用心去實施,還要用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和學習態(tài)度去影響學生,去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素養(yǎng),促進他們全面發(fā)展。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實現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
參考文獻:
[1]陳盼盼.淺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 都市家教月刊,2017(9).
[2]汪浩.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變革的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3(2).
[3]車艷菊.分析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J].求知導刊,2016(12).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何興才(1963.5— ),男,漢族,甘肅武威人,小學高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