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征磊 金志民 劉鑄 田新民 李殿偉 趙杰
【摘要】利用“藍墨云班課”這種網(wǎng)絡技術平臺輔助動物學實驗的教學,提高了學生課前預習的積極性、課堂教學的自主性和趣味性,減少了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藍墨云班課? 動物學實驗
【基金項目】牡丹江師范學院教學改革項目(18-XJ20059和18-XJ20013)資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194-02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能夠滿足當前“網(wǎng)絡”時代下大學生的學習需求,不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對于這些與以前的大學生相比“刻苦”程度差很多的當代大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方式已經(jīng)完全不能夠使其掌握和學好動物學這門課程。在這個需求的基礎上,基于學校倡導的網(wǎng)絡教學和對我們“藍墨云”平臺的培訓,我們利用“藍墨云班課”輔助動物學實驗的教學,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將“藍墨云班課”APP運用到我院2017級和2018級生物科學與生物技術11個班的400余人的動物學實驗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學校要求制作“課程分析”材料時因為本次教學方法的改革,“動物學實驗課程分析”被作為生科院的模板轉發(fā)給全院作為參考使用。同時,也將在本次評估中作為我院的唯一一門網(wǎng)絡教學課程向教育部的本科評估專家進行了展示!
首先,要將課程相關材料準備充分,不僅種類要齊全,而且制作要精良,否則同樣引不起學生的興趣,制作好后在平臺內(nèi)上傳資源。
1)課程相關材料
主要包括課程分析、教學大綱、授課計劃、實驗教案、實驗指導、課程評分標準。
2)教學課件
將每一個實驗項目的教學課件都上傳入平臺,一共包括13次實驗,18個課件(包括1個課前說明課件和最后一次實驗的5個分類講解課件),并將每個課件根據(jù)授課計劃的順序進行了編號,以便學生按照順序有序預習,避免不看授課計劃,出現(xiàn)預習錯誤。
在課件制作中,遵循“提高興趣為先導”的原則,90%的用圖片來說明問題,展示實驗內(nèi)容,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學生普遍對這種課件感興趣,加上配合課件和實驗材料的視頻講解,使學生在課前對整個實驗已經(jīng)初步學習和掌握,并做好問題的記錄,以備課堂進行答疑解惑和小組討論教學。課件自制率100%。
3)教學視頻
將每一個實驗項目的教學視頻都上傳入平臺,一共包括13次實驗,25個視頻,包括15個自授視頻和10個優(yōu)秀網(wǎng)絡視頻,視頻自制率60%。每一個視頻都是針對當次實驗的具體實驗方法、實驗內(nèi)容和注意事項進行詳細的介紹,使學生不僅有課件上的無聲圖像還有有聲視頻做為幫助自學的良好材料,預習效果十分理想。
4)使用介紹
由于動物學實驗授課對象是大一新生,他們來校后首先是軍訓,結束后才會開始上課,如果等軍訓完全結束馬上上課學生便來不及預習第一次課的內(nèi)容,而第一堂的教學內(nèi)容是普通光學顯微鏡的使用,這個實驗是后續(xù)很多實驗的基礎,非常重要,同時學生軍訓期間晚上有空余時間,因此可以在軍訓結束前即聯(lián)系好班級負責人,通知同學們根據(jù)各班的邀請碼加入了各自的藍墨云班課,讓學生開課之前查看各項課程相關材料和第一次課的課件、視頻,讓學生對本門課程做到心中有數(shù),并做好第一次上課知識上的準備工作。
第一次上課時,課前,完成預習報告的收繳和手機平臺簽到以及課堂禮儀工作;課上,首先對學生的預習報告進行實名制的點評,做出好的和待改進的說明,以使學生重視預習報告的書寫,避免流于形式,對于不預習課件和視頻的同學也是一個強制性的預習約束。然后向學生進一步介紹平臺如何使用,解答學生平臺使用中遇到的問題,說明本門課程上課時一些共同性的環(huán)節(jié);再對學生預習第一個實驗中的問題進行答疑解惑和小組討論,讓學生認識到做每一個實驗之前都要先明確實驗目的是什么、用到哪些實驗用品、實驗方法具體是怎樣的,要注意哪些問題,然后再著手操作;隨后,在學生動手操作實驗的大部分時間內(nèi),老師的角色是指導、組織小組討論、答疑解惑,同時對學生的手機使用情況進行不定時的監(jiān)督,避免學生以看教學課件為由用手機干與課程無關的事情。課程快結束前20min左右,進行當堂課的技能考核驗收,考查學生實驗操作的準確性和實驗結果的正確性。以后每次上課時,除了基本不再對平臺進行介紹外,其他環(huán)節(jié)基本都與第一次課相同。
其次,平臺里有班課通知,老師可以在此發(fā)布公告,包括對學生課前和課后的一些提醒、課上的一些評價和要求等。讓學委微信群通知大家關注,另外,每一個同學都可以在平臺里給老師留言互動,老師可以隨時隨地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避免了老師課上講完了,課下無輔導的弊端。
最后,定期進行教學質量和教學方法的課程調查問卷,問卷里設置20-50個種類不同和數(shù)量不等的問題,錄入藍墨云平臺,由學生在藍墨云平臺里進行作答,隨后導出數(shù)據(jù)供分析。
總結是寶貴的,但過程材料的積累更是難能可貴的;治病不看宣傳,重要的是看療效!教學也是一樣,成功的教學應該是得到大家廣泛認可的,尤其是學生通過較長時間的親身體驗所給予的真心評價,更是說明問題的關鍵,是改革是否成功最根本最經(jīng)得起檢驗的“百姓”標準!
作者簡介:
喬征磊(1980.9-),男,漢族,講師,博士,主要從事動物學的教學和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