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亮 趙敏 孫河川
【摘 要】教師工作量是指教師在履行職業(yè)角色時具體工作任務的多少,常以完成工作所需的時間來度量。本文以OECD國家中小學教師的法定在校工作時間、工作總時間、凈教學時間和凈教學時間占比為參照,研究發(fā)現我國中小學教師法定在校工作時間和工作總時間偏多,而凈教學時間和凈教學時間占比偏低。要讓教師更有效地利用工作時間,關鍵是要在控制工作總時間的前提下,通過減少中小學教師用于非教學活動的時間來增加中小學教師的凈教學時間占比。其可行策略是要對“中小學教師顯性和隱性工作量作出明確分類”和“科學界定教師工作總時間”。以此讓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時間回歸課堂教學,讓教師安心地教書與育人,讓教師在課堂中實現自己的職業(yè)價值。
【關鍵詞】OECD國家? ?中小學教師? ?工作時間
經濟合作與發(fā)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后文簡稱OECD),是全球30多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經濟合作組織。OECD的教育研究與改革中心(Center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nnovation,后文簡稱CERI)每年都會出版《教育概覽:OECD指標》。該指標使得各國可以參照別國教育的情況認識本國教育,它為各國的教育政策制定與改革提供很高的決策參考價值。在OECD國家,以中小學教師的工作時間來度量教師的工作量,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它甚至影響著OECD國家教育經費的投入。[1]2016年9月15日,CERI發(fā)布了《教育概覽2016:OECD指標》,其中中小學教師工作時間通過法定在校工作時間、工作總時間、凈教學時間、凈教學時間占比四個向度進行研究,以此來度量中小學教師的工作量。那么,我國中小學教師的法定在校工作時間、工作總時間、凈教學時間和凈教學時間占比在OECD國家中處于一個什么位置呢?或者說我國中小學教師的工作量與OECD國家比起來,到底如何呢?首先,我們看一下OECD各國中小學教師工作時間的概況,然后,以OECD國家中小學教師工作時間為參照,來窺探我國中小學教師工作時間的具體情況。
一、OECD各國中小學教師工作時間的概況
在OECD各國,中小學教師的法定在校工作時間、工作總時間、凈教學時間和凈教學時間占比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
1. 法定在校工作時間。
法定在校工作時間指學校規(guī)定教師每天在學校工作的時間。在OECD國家中,小學法定在校工作時間平均值為1178小時/學年、初中為1160小時/學年、高中為1115小時/學年。從均值來看小學、初中和高中之間的差異不大,但各國之間各學段法定在校工作時間都存在很大差異。小學階段,智利法定工作時間最長,為1874小時,芬蘭最短,為791小時,兩者相差1083小時。初中階段,智利法定在校工作時間最長,為1874小時,芬蘭最短,為706小時,相差1168小時。西班牙、挪威、新西蘭、墨西哥、以色列、匈牙利、希臘、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中小學教師法定在校工作時間則比較接近OECD國家法定在校工作時間均值。高中階段,智利法定在校工作時間也最長,為1874小時,芬蘭最短,為645小時,相差1229小時。與均值相近的國家和地區(qū)有西班牙、蘇格蘭、挪威、匈牙利、希臘。
2. 工作總時間。
工作總時間指教師工作的實際時間。在工作總時間方面,我們可以從各個學段來看。小學階段,智利教師實際工作時間最長,為2006小時/學年;以色列最短,為1225小時/學年,相差781小時,而OECD國家均值為1585小時。初中階段,智利教師法定工作總時間最長,為2006小時/學年;以色列最短,為1228小時/學年,兩者相差778小時,而OECD國家均值為1609小時/學年。高中階段也是智利最多,以色列最短,OECD國家均值為1588小時/學年。
3. 凈教學時間。
凈教學時間指教師用于課堂教學的時間??偟膩碚f,在OECD國家的各國中小學教師凈教學時間存在明顯的不同。不同國家的高中之間的凈教學時間差異最大,其次是小學,最后是初中。
小學階段,大多數國家的凈教學時間集中在800小時/學年左右,如墨西哥、加拿大和德國等,其中智利最高,為1146小時/學年,希臘最低,為569小時/學年,前者是后者的2.01倍。初中階段,大多數國家和地區(qū)凈教學時間集中在750小時/學年,如加拿大、英格蘭、德國和荷蘭等,其中哥倫比亞最高,為1200小時/學年,希臘最低,為714小時/學年,前者是后者的1.68倍。高中階段,OECD國家的凈教學時間在各國之間波動較大,不如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集中,其中哥倫比亞最高,為1200小時/學年,丹麥最低,為386小時/學年,前者是后者的3.11倍。OECD國家的凈教學時間均值,小學為776小時/學年,初中為694小時/學年,高中為644小時/學年。
4. 凈教學時間占比。
凈教學時間占比指凈教學時間占工作總時間的百分比??偟膩碚f,在OECD各國中小學教師凈教學時間占比的差異較大。(如下圖)
具體有以下六個特點:第一,凈教學時間和凈教學時間占比都大于均值(占比均值:45%;凈教學時間均值:約為710小時/學年)的國家和地區(qū)是哥倫比亞、智利、美國、蘇格蘭和英格蘭。第二,凈教學時間和凈教學時間占比都小于均值的有丹麥、挪威、日本、法國、韓國等13個國家。第三,凈教學時間占比主要集中在30%~45%。第四,日本的凈教學時間占比最低,為32%,哥倫比亞最高,為75%。兩個國家的凈教學時間占比相差43%。第五,從橫向來看,凈教學時間占比相同,凈教學時間與實際工作時間呈正比。如愛沙尼亞、斯洛伐克、法國、丹麥、挪威的凈教學時間占比約為40%,但是這幾個國家實際工作時間卻越來越長,說明這幾個國家凈教學時間也越來越長。第六,從縱向來看,英格蘭、荷蘭、德國的凈教學時間約為750小時/學年,但是英格蘭凈教學時間占比最大,其次是荷蘭和德國,可見英格蘭的工作總時間最少。
凈教學時間占工作總時間的百分比越大說明教師的工作時間越多用于教學,反之就越少。部分國家之間法定教學時間很接近,但法定教學時間占法定工作時間的百分數卻存在明顯差異。凈教學時間接近,百分比越大,說明教師的工作總時間越少,百分比越小則說明法定工作總時間越多。
二、我國與OECD國家中小學教師工作時間的比較分析
我國中小學教師與OECD國家中小學教師在法定在校工作時間、工作總時間、凈教學時間和凈教學時間占比四方面存在較大差別。
1. 我國法定在校工作時間偏多。
在法定工作時間方面。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相關規(guī)定,中小學教師每天工作8小時,以每學年40學周,190天(除去法定節(jié)假日),中小學教師法定工作時間平均為1520小時,而OECD國家小學法定工作時間均值為1178小時,初中為1160小時,高中為1115小時,可看出我國小學法定工作時間比OECD國家多342小時/學年,初中多360小時/學年,高中多405小時/學年。和OECD國家相比,我國中小學教師法定在校工作時間偏多。
2. 我國工作總時間偏多。
在工作總時間方面。以華東師范大學基礎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研究所“從精英轉向大眾的當代中國普通高中教育研究”課題組的調查數據為參考,即中小學教師每周工作時間約為53小時,以每學年40周計算,那么我國中小學教師每學年工作總時間約為2120小時。而OECD國家小學工作總時間每學年均值為1585小時,初中為1609小時,高中為1588小時,并且在OECD國家中,中小學教師工作總時間最高的智利每學年才2006小時??梢?,和OECD國家相比,我國中小學教師工作總時間也偏多。
3. 我國凈教學時間偏少。
在凈教學時間方面。“以‘全國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狀況調查項目組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guī)劃2013年度教育學青年課題‘中學專任教師工作量狀況及標準研究課題組的調查數據為參考”,[2]我國中小學教師每周凈教學課時數為12~14節(jié)。按照每節(jié)課45分鐘計算,那么每周的凈教學時間為9~10.5小時。按照每學年40周計算,則每學年的凈教學時間為360~420小時。以OECD國家凈教學時間為參考系,在OECD國家小學每學年凈教學時間平均為776小時,初中為694小時,高中為644小時。顯然,我國凈教學時間和OECD國家相比是偏低的。
4. 我國凈教學時間占比偏低。
在凈教學時間占比方面。在OECD國家,凈教學時間占比均值為45%,且有大部分國家凈教學時間占比集中在32%~45%之間。按照我國工作總時間每學年2120小時,凈教學時間每學年360~420小時計算,我國凈教學時間占比為16.98%~19.81%。顯然我國中小學教師的凈教學時間占比是偏低的。
三、研究啟示
總體來說,我國中小學教師法定在校工作時間和工作總時間都大于OECD國家平均值,凈教學時間和凈教學時間占比卻低于OECD國家平均值,說明我國中小學教師非教學時間占據了他們大部分工作總時間。研究表明,[3]我國中小學教師非教學時間占教師工作總時間的80%左右,即我國中小學教師凈教學時間占比不足20%,也是低于OECD國家凈教學時間占比的。在我國,因為大量的非教學活動擠占了教師的工作總時間,從而造成了教師工作量超負荷的問題。調查表明,99%的教師認為“參加與教學無關的會議、填寫無關報表或材料、撰寫黨員學習筆記和學習心得等占據了他們大量的工作總時間”。[4]那么,我們如何讓教師有效地利用工作總時間呢?那就是增加教師的凈教學時間占比,即增加教師的凈教學時間,盡量減少非教學時間。換言之,就是要消除教師無意義的非教學活動,讓教師充分地利用工作時間。所以,需要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第一,增加中小學教師凈教學時間占比。要想增加教師的凈教學時間占比,增加教師的凈教學時間,目前亟須采取的策略是要對教師顯、隱性工作量作出分類。政府或學校可借鑒OECD國家的經驗,根據與課堂教學的相關程度來規(guī)定和劃分哪些工作屬于教師的隱性工作量,明確規(guī)定中小學教師應該完成的隱性工作有哪些,教師自愿完成的隱性工作有哪些。根據OECD國家對中小學教師隱性工作量的分類和規(guī)定,結合我國國情,我國政府可以將“撰寫教學計劃和備課、布置和批改學生作業(yè)、參與一般的管理工作等、與家長的交流合作、課間對學生的監(jiān)管、參與教研工作和新老教師交流”這六項規(guī)定為教師必須完成的隱性工作,其他的學校工作可規(guī)定為教師自愿參加的工作。[5]這樣一來,教師自主選擇是否參加非教學活動就有章可循了,教師就可以明確拋棄一些無效的非教學活動,把工作時間真正用于有效的課堂教學活動上。
第二,控制中小學教師工作總時間??刂浦行W教師工作總時間關鍵是要科學界定教師工作時間。英國教師工會(The National Union of Teachers)提出過“教師工作時間界定公式:每周法定工作時間=22小時教學+5小時批改作業(yè)與備課+5小時其他工作”。[6]但是,這一結果未考慮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和自主學習的時間分配。我們認為科學界定教師工作時間需要綜合考慮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根據相關規(guī)章制度核定總體工作時間,即教師每周需要工作的時間,以保證教師有充足的個人時間休息和處理個人事務。二是要對教師工作時間進行科學分配。教師的核心工作是教書育人,因此首先要保證教師課堂教學時間及其備課、批改作業(yè)和評價的時間,確保教師職責履行到位。三是預留教師自主學習、專業(yè)反思和參加專業(yè)發(fā)展活動的時間。大量研究證實,教師需要充足的時間來反思當下的教學方法,不斷提升自身專業(yè)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OECD(2015),“IndicatorD4:How much time do teachers spending?”,in Education at a Glance 2015:OECD Indicators,OECD Publishing,Paris,[EB/OL]. http:dx.doi.org/10.1787/eag-2015-33-en.
[2]“全國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狀況調查"項目組,丁鋼,陳蓮俊,孫玫璐.中國中小學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狀況調查與政策分析報告[J]. 教育研究,2011(03):3-12.
[3]李新翠. 中小學教師工作量的超負荷與有效調適[J]. 中國教育學刊,2016(02):56-60.
[4]鄭福田. 關于切實推進基礎教育減負提質的思考與建議[J]. 民主,2017(03):22-23.
[5]黃明亮,孫河川,陳娉婷. OECD國家中小學教師隱性工作量的分類及啟示[J]. 上海教育科研,2017(12):15-18.
[6]JOHN A,DAVID C,MIKE N. Reducing Teachers Workload-A Way Forward[EB/OL].(1966-10-05). https:/ /www.teachers.org.uk/files/active/0/Atkins_report_final.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