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
【摘 要】 本文從新媒體視角出發(fā),分析了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探討了實行教學改革的必要性與對策,主張實現(xiàn)教師角色轉變,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及形式,形成完善的考核體系,提高實踐教學效果。
【關鍵詞】 新媒體視角;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必要性;對策
一、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主要特征
1、參與性
社會實踐生活的一切領域都是由社會人所參與的,因此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是具有重要的參與意義,它可以實現(xiàn)教育主體認知及改造自我的轉變。整個教育過程中教育主體應當積極參與其中,并能夠自覺的踐行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高校思政基本理論知識轉化為思想認知及意識行為,在實踐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的全面發(fā)展與社會的進步。
2、社會性
高校思政課實踐的主體是人,而人是具有社會性的,因此所參與的實踐教學活動也會具有社會性。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活動的社會性主要是指受教育者所開展的實踐活動必須是在社會生活中開展的,受教育者需要積極的了解與體驗生活,進而通過實踐去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受教育者在實踐活動中能夠與他人形成社會關系,同時在認識社會的過程中逐漸的完善與改造社會。
3、教育性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實現(xiàn)教學任務,讓思政基本理論能夠與實踐有機結合,讓高校學生能夠通過實踐活動加深對思政的理解程度,提高他們的社會認知能力,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正確的三觀。若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缺乏教育性,那么它只能作為社會實踐活動,并不能被認定為思政課實踐教育活動。
4、組織性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是有組織、有計劃的活動,它會根據(jù)教學目標來對個人的行為進行評價,是一種具有組織性的行為。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作為一種特殊的教育形式,要求是比理論學習更高,需要學生將思政基本理論以實踐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因此,整個過程必須具有組織性,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有效的掌控,這樣才可以充分發(fā)揮出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意義。
二、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可以貫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原則
理論學習是實踐活動的先導,理論教學最終是需要實踐來實現(xiàn)的。高校思政課的基本教學原則就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原則,因此高校思政課應當加強與學生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理論社會現(xiàn)實生活的能力,讓學生能夠意識到思政課程的重要性。
2、可以貫徹自主學習的教育原則
目前,高校教育正在從傳統(tǒng)的被動學習課堂轉變?yōu)橹鲃幼灾鲗W習形式,強調(diào)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所以,高校思政課必須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強化實踐教學,通過實踐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提高思政教學的效果。一個學生,只有當他能夠學會研究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并且在不斷使得自己變好,那么他才會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因此,高校思政課教學不僅需要學生具有主觀能動性,還應當能夠積極“內(nèi)化”自我,從內(nèi)心深處能夠認識與接收思政課的教學內(nèi)容。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高校思政教師應當注意通過實踐教學,引導學生將符合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念逐漸轉變?yōu)閷W生的自主行為。
3、可以貫徹教書育人的教育原則
高校思政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培養(yǎng)大學生的德行,讓學生能夠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但是整個過程必須要學生通過實踐去完成,達到“知行合一”的狀態(tài)。所以要充分發(fā)揮出高校思政課教書育人的原則,讓學生能夠具備良好的德行,深化感受理論學習,提高學生的思政政治水平。
三、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所面對的挑戰(zhàn)
對于學生而言,新媒體比傳統(tǒng)媒體更容易被接受,它的應用也更加廣泛。新媒體已經(jīng)成為高校大學生獲得信息,進行交流的重要方式,這種變化對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會帶來不小的挑戰(zhàn)。
1、新媒體環(huán)境的特殊化
最近幾年,高校大學生對于微博、微信等新興媒體的關注很高,新媒體對于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發(fā)展也具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新媒體中容易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的內(nèi)容及觀念,如有些人會借助新媒體傳播色情及暴力信息,或者具有一些反國家的言論等。大學生雖然具有一定的認知能力,但是他們社會經(jīng)驗較少,面對龐大的信息判斷能力會受到影響,進而會對社會的和諧與穩(wěn)定產(chǎn)生一定的阻礙。
2、新媒體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新媒體對于學生而言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因此過度沉迷的話會對學習與生活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進而導致一系列心理問題的發(fā)生。新媒體具有虛擬性,但是網(wǎng)絡畢竟不同于現(xiàn)實,新媒體是與現(xiàn)實具有一定的差距,這會加大學生心理問題。學生并不會通過新媒體而解決自身的心理問題,這些都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的。
3、新媒體對學生思想上的影響
學生借助新媒體可以隨意的發(fā)布信息,并且信息還會得到迅速的傳播。這些特點會讓學生交流的隨意性增大,許多輕易許下的承諾無法兌現(xiàn)。學生長期處于這種狀態(tài)下會對思想上產(chǎn)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大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會輕視對責任感的追求。
四、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有效改革對策
首先,需要充分發(fā)揮出新媒體的優(yōu)勢,新媒體視角下人們的交流會變得更加便捷,同時信息也呈多元化方向發(fā)展。因此若想有效提高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效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
1、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媒體視角下,學生能夠接觸到的信息是非常多的。正如韓愈所說:“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與弟子”?,F(xiàn)如今,高校思政教師已經(jīng)很難成為信息的所有者,因此放下身段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是必然的。在新媒體視角下,應當形成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基礎的教學模式,教師應當適應自身角色的轉變。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認真研究教材,整理歸納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的內(nèi)容,通過“少講、精講”的形式,將更多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例如:在每節(jié)課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近期國際上的時事熱點進行討論與交流,讓學生逐漸形成對思政課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注意教學場地的轉變,通過新媒體引導學生進行學習,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增強學生實踐能力。新媒體可以讓每一位學生輕松的參與到實踐教學之中,實現(xiàn)“私人訂制”,每一位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闡述自己的看法與見解,教師也可以通過新媒體及時的了解學生的實踐學習效果,掌握學生思想動態(tài)。
2、創(chuàng)新教學觀念及形式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新媒體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也越來越頻繁,所以通過新媒體對于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是具有著重要的意義。高??梢越⑺颊涣鲗W習平臺,讓學生能夠及時的了解最新的思政動態(tài),進而通過新媒體進行學習;其次學生可以通過新媒體將自己的思政課實踐學習成果進行公布,與他人進行溝通與交流,進行思維上的碰撞;最后,新媒體可以讓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不受到時間及空間的限制,因此教師可以通過新媒體發(fā)布最新的實踐教學信息,以便于下一步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
3、形成完善的考核體系
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考核體系應當積極進行改革,確保實踐教學的有效性,這樣才可以更加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首先,建立多元化主體評估機制,避免流于形式的現(xiàn)象發(fā)生。其次,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高??梢愿鶕?jù)自身的情況來進行制定與調(diào)整,完善評價內(nèi)容??己梭w系內(nèi)容中應當僅僅跟隨時代的步伐,契合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的具體要求,確保評價內(nèi)容能夠與教學實際相符合。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在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提高實踐能力。在新媒體視角下,高校思政教師應當緊隨時代的步伐,讓思政實踐教學能夠更加穩(wěn)定的發(fā)展,進而讓學生通過思政實踐學習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李晗,方慧.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主流意識形態(tài)引導力提升探析[J].沈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7(05).
[2] 曾凡鋒,何珊.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政課實踐育人模式芻議[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18(03).
[3] 王倩.關于“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高校思政課改革的多元思考[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08).
[4] 汪小莉.對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在思政課教學中的綜合應用的思考[J].當代旅游(高爾夫旅行), 2018(03).
[5] 王詩淵,吳仕金.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高校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 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