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芳
摘 要:故事教學法滿足小學生的個性特征,可以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且讓他們在聆聽故事時體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探究小學英語教學之中使用故事教學法的途徑,這是小學英語老師需要做的關鍵工作。
關鍵詞:小學階段;英語教學;故事教學法;使用途徑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3B-0096-02
小學生心理比較直觀、形象,對具體可感的東西比較好奇。所以,在英語課堂上,老師要抓住這個心理特征,盡量防止機械化講解知識,采用靈活有趣的辦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古詩教學法憑借獨特的教學風格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被推廣用于小學英語課堂中,提升了英語教學效果。小學英語課堂上,不僅要重視基本的理論內容,還要教會同學們在實際生活中應用所學的理論知識。
故事教學法實現了知識和能力的有效融合,在故事中引入英語內容,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擺脫死記硬背的束縛,使學生通過故事學習英語,讓學生積極自主和同學及老師溝通,同時可以讓學生更加靈活地應用英語,拓展學生眼界、培育想象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力。
一、 故事教學法的概念
故事教學法不同于以往的教學形式,更加重視教與學的靈活性及實用性,這種方法是老師采集、篩選有利于心智成長的童話、寓言、現實生活小故事、杰出人物故事等具備教學價值的故事,并按照需要講解的課堂知識點,講給學生聽,以引起他們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令學生通過故事掌握知識,得到啟發(fā)與思考的重要教學模式。
二、 小學英語課堂上古詩教學法的使用途徑
(一)積累與應用英語詞匯
對認知能力尚處在具體形象狀態(tài)的學生來講,乏味的詞匯記憶通常是最困難的。因為害怕與討厭背單詞,許多學生對英語形成排斥思想,故老師要找出處理這些問題的有效方法。小孩子天生喜歡故事,通過在課堂中融入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小故事,故事內容涉及已掌握的和陌生的詞匯,學生無需死記硬背就記住單詞,在聽故事與講故事環(huán)節(jié),潛移默化接觸與熟悉這些單詞。小學英語課堂上故事教學法的使用包括兩種形式:其一,教學前引入故事,引導學生預熱;其二,教學工作完成之后,引入故事加深對本節(jié)課知識點的記憶。
在說故事以前,老師要確保故事內容涉及本堂課學生需要掌握的關鍵單詞,而且可以基于關鍵單詞提出疑問,引導學生把注意力放在關鍵單詞上。第一遍說故事時,老師不用講出生詞的含義,而是在說故事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猜測生詞的含義。第一遍故事說完,學生對于故事內容大體了解,教師能以提問的方式引出關鍵單詞并進行講解。在講解新單詞時,老師能采用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記住生詞,如圖像展示、聲音模擬、動作神情模仿等。因為詞匯量不多,在講故事時,學生會面臨大量新單詞,進而影響對故事的了解,要求教師在講故事時,一心一意投入,以形象的語言創(chuàng)造故事環(huán)境,并用夸張的肢體語言與面部表情引導學生了解故事情節(jié)。小朋友初步了解故事后,老師在第二遍說故事時提升對他們的要求,幫助內化。
(二)側耳聆聽,感受語言妙趣
故事使用的第一步即聆聽,聽故事是大部分學生愛做的事情。聆聽英文故事,能夠培養(yǎng)學生準確的語感、語調,可以激發(fā)他們的發(fā)音積極性,使學生形成英文語感。老師要科學地安排英文故事聆聽任務,使學生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下聆聽故事,更好學習英語。
在教學Drawing in the park這課時,老師就利用多媒體給小朋友播放了一個畫畫故事。Mike與父親一同去公園畫畫,看見了漂亮的花朵與藍藍的天,可是Mike無法畫出花朵、高山以及大樹的樣子,于是老師讓小朋友參與其中。故事的講解使學生掌握了不同事件的特征與樣子,小朋友根據想象,描繪的圖畫十分精彩,色彩鮮艷的花朵綻放在太陽下;高大的樹木屹立在巍峨的大山腳下;燦爛的太陽照射大地,整個畫畫過程不僅讓小朋友體驗到了語言的妙處,還讓他們可以通過實踐融入語言的具象呈現,對學生學習英語有很大幫助。
聆聽是學習英語的首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老師既能以圖像和聲音相統一的手段讓同學們聆聽故事,也能讓他們通過“盲聽”聆聽故事,關鍵是培養(yǎng)英文語感,達到英語“磨耳朵”的目的。
(三)仔細閱讀,感知故事本意
小學生對故事十分好奇與感興趣,小學英語學科教學中融入故事環(huán)節(jié),能夠提高促進對英語學科的喜愛,可以激發(fā)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故事的導入,可以讓學生更為深刻地記住故事內容,并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教材知識點,牢記并理解英語句子的應用。
通過采用故事教學法,把課本內容和故事情節(jié)聯系起來,可以激發(fā)學習興趣與自主性,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欲望,而且以故事情節(jié)和學生的總體作答狀況,讓學生掌握英語在現實生活中的使用,并將故事中掌握的語句用于平常的學習及生活。老師還能進一步引申與擴展故事,使學生掌握故事本意。
(四)模仿探究,提高寫作水平
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是必須掌握的關鍵技能,學生既要能夠采用英語交流,也要注重掌握關鍵的寫作技能。采用故事教學法,既可以幫助學生拓展寫作思路,指引他們完成寫作要求,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故事完成寫作任務,掌握寫作技巧。
在講解In the library時,有個圖書館寫標語的訓練,老師并未要求學生隨意寫作,而是讓他們先閱讀課本上的“Story time”,變成故事中的某個角色,解析故事中何種內容需要大家改正。而且,老師讓學生結成多個小組,針對故事內容展開分析探討,探究大家在圖書館內的合理做法。故事中許多內容令學生得到啟發(fā),老師再讓他們回到課本故事中,分析各種祈使句,使學生模仿這類祈使句練習寫標語,同學們的學習效果佳,寫作的標語也會正確且漂亮,引入寫作,也更加完美并充滿創(chuàng)意。
寫作是思維的一種擴展,學生應當有豐富的經歷。利用故事情節(jié),可以幫助學生開啟寫作思路,并通過掌握故事中的語句,加強語言應用的手段,這種反復練習,能夠讓學生拓展寫作思路,不斷提高學生的協作水平。
三、 結語
綜上所述,故事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起到顯著作用。采用故事教學法不但可以激發(fā)興趣,還可以模擬故事場景,使學生在英語氣氛中學習,培育并提升英文語感,幫助記憶與理解新單詞及句型,使同學們在學習英語時大量接觸與了解國外文化,擴展知識面。而且,在圍繞故事情節(jié)進行教學時,還可以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培育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團體意識。
參考文獻:
[1]鐘成.試論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 發(fā)展導報,2018,(19).
[2]冒紅偉.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內蒙古教育,2018,(20).
[3]宋治緣.論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英文)[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9).
[4]黎永香.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9,(3).
[5]蔣源浪.小學英語語法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探尋[J].校園英語,2019,(5).
[6]周小鳳.小學低年級故事語文的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9,(2).
[7]王麗娜.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華辭賦,2019,(2).
[8]於紅梅.故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中學生英語,2019,(6).
[9]王姍姍.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智慧,2018,(33).
[10]劉智權,劉志福.故事教學法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科普童話,2019,(9).
[11]阮吟吟.登“趣”入室 引“生”入堂——故事教學法為小學英語教學增添亮色[J].校園英語,2019,(8).
[12]華應玉,宋保舉.小學英語故事教學法研究綜述[J].教育革新,2017,(6).
[13]李艷葉.基于故事教學法的中學英語微課設計[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