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鋒
摘 要:本文主要針對“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展開探索與研究。首先,對“以賽促學”教學模式的內涵進行論述。進而提出若干“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最后,指出“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在小學籃球教學運用過程中應注意把握的幾個問題。
關鍵詞:以賽促學;小學籃球;籃球比賽;運動損傷;品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216(2019)03B-0087-03
新課程改革以來,追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成為所有一線教師的共同目標。為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很多教師積極嘗試運用各種教學方法?!耙再惔賹W”進入大家的眼簾?!耙再惔賹W”并不是一種新型教學模式,但一線小學籃球教師極少運用。相關文獻研究屈指可數。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如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有效運用“以賽促學”教學模式進行探索與研究。
一、“以賽促學”教學模式的內涵
“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從字面上很容易理解,即以比賽的方式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參與比賽,同學們不僅可檢驗所學技能知識是否牢固掌握,還能發(fā)現(xiàn)在學習方面存在的諸多不足,引導其反思與總結,激發(fā)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所以,部分技能課教師會在教學過程中嘗試運用“以賽促學”教學模式?;@球課是技能課的一種,因此,籃球教師亦可嘗試采用“以賽促學”教學模式。
二、“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具體運用策略
“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需教師積極動用教學智慧。結合多年籃球教學實踐,筆者認為,“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具體可采取如下策略:
(一)組織班內學生比賽
經過一段時間的籃球技能學習,小學生已初步掌握基礎籃球技能和比賽知識。為幫助學生檢驗所學,激發(fā)小學生的籃球學習熱情,教師可適時組織學生在班內開展比賽。班內籃球比賽可以課堂教學比賽的方式進行。在課堂教學比賽過程中,籃球教師可邊組織比賽邊對學生進行指導,指導其掌握比賽規(guī)則,對其籃球技術進行糾錯。例如,一次教學比賽過程中,班里有多名同學頻繁出現(xiàn)“走步”違規(guī)現(xiàn)象。此時,籃球教師立即鳴哨停止比賽,讓學生圍坐在一起,給學生講授如何避免在比賽中出現(xiàn)“走步”違規(guī)現(xiàn)象:“在接到球前可跳起來,后兩腳著地。此時兩腳都可移動。如果接球后要做運球突破,就要提早下球,使球離手……”說完,籃球教師要求學生依據之前所說進行練習,鞏固練習成果。
班內籃球教學比賽可采用男生、女生分別對抗的形式,也可采用男女混合比賽的形式。無論采用何種教學比賽形式,籃球教師均需謹記:教學比賽并不是單純比賽,在此過程中應給予學生科學指導,指導其通過籃球教學比賽獲取更多的專業(yè)籃球知識。
(二)組織班級間學生比賽
籃球課期間經常出現(xiàn)一個班級共用一片籃球場地的情況,此時由于教學場地極為狹小,學生很容易相互碰撞。對此,很多小學生及籃球教師頭痛不已。事實上,此種情況的出現(xiàn)雖有不利之處,但存在有利之處。小學籃球教師完全可利用此機會,組織班級間學生進行籃球比賽。研究表明,每逢班級間籃球比賽,不僅場上隊員參與積極性較高,場下為其加油的同學也具有較高的積極性。他們不停地為場上隊員吶喊、加油,受到場下隊員的鼓舞,場上隊員的比賽參與積極性更高。每次班級間籃球比賽結束后,籃球教師應組織學生談談比賽心得。
例如,一次班級間籃球比賽結束后,有一位參與場上比賽的同學說:“這次籃球比賽我表現(xiàn)得并不好,幾次已經突破到籃下,且無人阻擋,但是我愣是沒有投中。場面也幾度非常尷尬。看來我回去一定要苦練投籃了?!边€有一位場下觀戰(zhàn)的同學說:“這次我沒能參加比賽,看來是我的籃球技能不夠強。以后我會更加勤奮,努力學習籃球技術,希望下次班級間比賽我也能上場,為我班爭得榮譽?!庇蓪W生比賽后的感慨不難看出,班級間籃球比賽對激發(fā)學生的籃球學習積極性極有幫助。
(三)組織年級間學生比賽
年級間學生比賽是指以年級為單位進行的籃球比賽。此級別的籃球比賽需要校方積極組織。學校可將每學期的某幾天定為年級間籃球比賽日。首先,進行班級間籃球比賽,選出獲勝隊。在此基礎上,組織獲勝隊進行年級間比賽。由于小學不同年級學生年齡差距較大,可將一二年級分為一組,將三四年級分為一組,將五六年級分為一組。如此進行籃球比賽更有公平性。比賽正式開始之前,學校可通過發(fā)布海報讓全校所有師生知曉,邀請其觀看比賽。
各班班主任及籃球教師應積極配合。班主任應做好啦啦隊的組織工作,籃球教師應做好賽前訓練和比賽現(xiàn)場指導工作。年級間籃球比賽最好選擇在下午放學后進行。此做法不僅不會耽誤教學時間,也不會影響小學生的周末娛樂與學習時間。年級間籃球比賽由于“高手云集”,觀賞性更高,更能對學生的籃球學習產生激勵作用。
三、“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在小學籃球教學運用過程中應注意把握的幾點問題
教學實踐表明,上述“以賽促學”方式的運用是有效的,有利于激發(fā)小學生的籃球學習興趣。為提升“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成效,具體運用過程中還應把握好如下幾點:
(一)賽前熱身,避免學生受傷
眾所周知,籃球比賽一旦開始,想不激烈都難。在籃球場上,同學們你追我搶,很容易產生運動損傷。運動損傷的出現(xiàn)是小學生、家長及籃球教師均不愿看到的。因此,籃球教師在比賽之前應組織學生進行準備活動,通過準備活動讓學生預熱,避免在比賽過程中出現(xiàn)運動損傷。雖然如此,在籃球比賽中仍無法完全避免運動損傷。所以,籃球教師必須學習一定的急救知識,學習運動損傷處理知識,以便在學生出現(xiàn)運動損傷時及時、有效處理。
(二)控制頻率,無需頻繁比賽
運用“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實施教學固然有效,但無需頻繁組織學生參與籃球比賽。小學籃球課以基礎籃球技能知識的傳授為主,比賽僅為“調味劑”。試想,如若籃球教師每次課均組織學生參與籃球比賽,那么必然會占據大量課堂知識講授時間,占用學生籃球基礎技能的練習時間。為達到“以賽促學”成效,建議籃球教師適度組織比賽,無需頻繁組織學生參與比賽。
(三)賽后總結,促進學生學習
小學籃球教師無論采用何種籃球比賽形式,需要注意的是:每次籃球比賽結束后,必須要求學生進行比賽總結,談談比賽參與或比賽觀看心得。此做法是必要的,也是“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實施的重要一環(huán)。比賽總結可采用自由談話的方式進行,可采用書面總結的方式。比賽總結最后教師必須進行點評,以升華“以賽促學”教學模式的運用成果。
四、品德教育,優(yōu)化學習成效
在籃球比賽過程中或結束后,小學籃球教師還需對學生實施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這一點同樣是重要的?;@球比賽不僅是籃球技術的比拼,也是思想品德的比拼。試想,如若一名小學生為了獲勝不顧同學死活,惡意碰撞對方隊員,如若一名小學生在場上習慣于單打獨斗,不會與隊員配合,結果會如何?此種現(xiàn)象難道是我們愿意看到的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此,籃球教師在比賽過程中或比賽結束后應對學生實施必要的思想品德教育,通過思想品德教育讓學生領會“比賽第一,友誼第二”的思想,學會團結協(xié)作、互幫互助,學會禮貌待人。
五、結語
綜上所述,“以賽促學”是以比賽的方式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的一種教學模式?!耙再惔賹W”教學模式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可采取如下策略:組織班內學生比賽;組織班級間學生比賽;組織年級間學生比賽等。為提升“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成效,籃球教師應注意把握的問題有:賽前熱身,避免學生受傷;控制頻率,無需頻繁比賽;賽后總結,促進學生學習;品德教育,優(yōu)化學習成效。只要能做好上述幾點,“以賽促學”教學模式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運用就定能取得更好成效。
參考文獻:
[1]趙錫華.比賽教學法在大學籃球課堂中的運用[J].長沙大學學報,2016,(2).
[2]程鑫磊.淺談比賽教學法在大學籃球教學中的作用[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5,(2).
[3]王永.比賽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7)
[4]石磊.比賽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J].運動,2018,(11).
[5]張海雷.比賽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7,(50).
[6]孟志國.比賽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遼寧教育,2018,(3).
[7]陳岳祥.小學籃球教學游戲設計[J].中國學校體育,2009,(5).
[8]王緒躍,李洋.游戲教學法在小學籃球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