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嘉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實力不斷提升,人們對于精神文化娛樂生活的追求也變得更加明顯,尤其是在國家文化產業(yè)取得良好發(fā)展的背景下,許多外來電影開始引入中國,為了更好滿足中國觀眾的觀影需求,翻譯字幕隨之出現。通俗而言,字幕翻譯不僅是一種科學的語言符號的轉換方式,更是與影視文本中的圖像符號緊密相關。本文主要對動畫電影《獅子王》的兩種不同中文字幕版本(即騰訊官方中文字幕版本與電影天堂粉絲字幕組版本)渠道進行比較研究,擬采用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方法,發(fā)現粉絲版本的字幕更多地體現了圖像畫面對文字翻譯的影響,從而希望在今后的字幕的呈現上更能滿足觀眾需求,并為進一步加強英文電影字幕翻譯的策略和技巧提供思考。
關鍵詞: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字幕翻譯;《獅子王》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9.05.043
中圖分類號:H08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580(2019)05-0178-05
一、引言
1895年,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一家地下咖啡館放映了一部名為《工廠大門》的短片,電影由此誕生。自此以后,電影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由此推動了電影字幕翻譯行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成功的電影字幕翻譯不僅能使觀眾及時地了解畫面?zhèn)鬟_出的信息,還要結合影片中人物的動作、表情、傳達出的情感及背景音樂使觀眾理解表達的深層含義。近年來,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研究引起人們廣泛關注,應用到多個領域,包括如雙語教學、教材編寫等工作。雖然眾多國內外語言研究專家對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做了深入地探究與挖掘,卻只有少數的學者能從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角度對電影字幕翻譯進行研究,且目前現有的大部分研究只是對電影的一個字幕版本進行分析,極少有學者通過對比兩個及以上的字幕版本,分析圖像對文字翻譯的影響。本文將對比分析1995年美國迪士尼動畫電影《獅子王》(The Lion King)的兩個中文翻譯字幕版本(即騰訊官方中文字幕版本與電影天堂粉絲字幕組版本),以探究兩個不同字幕版本與圖像畫面是否存在著關聯以及存在著怎樣的關聯,從而明確圖像畫面對文字翻譯產生影響。
二、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的理論框架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多媒體技術發(fā)展水平的不斷提高,“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研究”隨之出現。Kress(2001)和Van Leeuwen(2003)基于Hal-1iday(1985)的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理論(system-fimc-tional Linguistics),在《多模態(tài)話語:當代傳播的模式與媒介》一文中專門提出了多模態(tài)語篇的概念,指出“多模態(tài)語篇是一種融合了多種交流模態(tài)(如聲音、文字、圖像等)來傳遞信息的語篇”(Kress&vanLeeuwen,2003)。對此,國內學者也曾圍繞相關內容展開了分析,胡壯麟(2007)討論了“社會符號學研究中的多模態(tài)化”,提出了多媒體和多模態(tài)的區(qū)別以及相關方面的理論研究。張德祿(2009)曾在其文獻《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綜合理論框架探索》中,對于“多模態(tài)話語”的運用進行了簡單概述:基于人體聽覺、視覺等多種感官,然后對資源進行語言、聲音等方面的處理。這一解釋和電影字幕翻譯有著一定相似性,而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也成為了一種比較科學的研究體系。電影正是結合了圖像、文字、聲音等包含多種符號的一種多模態(tài)文化交流語篇,因此采取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框架形成了跨學科領域式的探究。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電影產業(yè)的發(fā)展都變得相當迅速,在此背景下,大量優(yōu)秀的國外原版電影也不斷涌入國內,且得到了廣大年輕人的喜愛。但對于那些不懂英文的觀眾而言,如果有字幕翻譯,自身的觀影需求必將得到最大程度滿足。在此時代背景下,本文從文化、語境、內容、表達這4個層面對兩個不同版本的《獅子王》字幕翻譯展開了比較分析,以期更好地鑒賞該部電影,同時也希望今后的電影字幕設置更加科學和完善。
三、《獅子王》翻譯字幕的選取
《獅子王》于1994年6月24日在美國上映,并于1995年7月15日在中國上映,由于上映年代久遠,筆者選取當今中國截至2018年9月30日擁有著最多的付費會員(8200萬)視頻播放軟件——“騰訊視頻”——所提供的中文翻譯字幕來源,并與其他主流視頻播放軟件,如愛奇藝、優(yōu)酷網、搜狐視頻等上的資源對比后發(fā)現是同一版本的字幕翻譯,因此筆者選取騰訊視頻的譯制版本作為官方字幕,以下簡稱字幕A。除此之外,作為國內較大的電影在線觀看和下載平臺,“電影天堂”自發(fā)組織的字幕組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目前粉絲字幕翻譯水平,筆者選取的對比字幕即粉絲字幕組翻譯為電影天堂譯制版本,以下筆者將其簡稱為字幕B。在接下來章節(jié)本文將對比研究,并對其結果展開討論。
四、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下的《獅子王》字幕翻譯
《獅子王》是一部由華特迪士尼公司于1994年制作的音樂動畫電影,由華特迪士尼電影公司發(fā)行。這是迪斯尼的第32部動畫故事片,也是迪斯尼文藝復興時期制作的第五部動畫電影。該片講述了小獅子辛巴(Simba)的父親木法沙(King Mufa-sa)——一位威嚴的國王,管理著榮耀草原(PrideLand),而辛巴的叔叔刀疤(scar)覬覦他父親的王位很久,在一次設計除掉木法沙的“意外”上,刀疤將所有責任歸咎于辛巴,假意勸辛巴逃亡,卻同時還命令手下鬣狗將辛巴趕盡殺絕。在逃亡過程中,辛巴結識了疣豬彭彭(Pumbaa)和狐獴丁滿(Timon),在他們的幫助和鼓勵下,成年的新獅王辛巴實現了自我救贖,回到榮耀草原與刀疤展開決斗最后奪回王位?!丢{子王》是迪士尼2D動畫時代無以復刻的巔峰,堪稱動物版的“王子復仇記”。以下部分將從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框架下的4個層面即文化層面、語境層面、內容層面和表達層面探析《獅子王》官方字幕和粉絲字幕的異同。
(一)文化層面
文化層面是讓多模態(tài)交際成為可能的關鍵因素,電影作品中通常會包含圖像符號、語言符號及背景音樂等多種語義符號。Nida(1964)指出“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任何文本的意義都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一個相應的文化?!蔽幕侨藗兪艿綉T性思維的影響,逐漸形成特定的語言表達方式,因此在電影字幕翻譯過程中,文化因素會直接影響觀眾對于電影的代入感和認同感。張德祿提出“文化層面是使交際成為可能的關鍵層面”,由于源語和目的語存在著一定的偏離,使目的語不能逐字逐句對應源語,因此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盡量保持還原源語原汁原味的特點,使觀眾能更好地理解電影所傳達的更深刻的內涵,從而實現目的語與源語功能對等。
在《獅子王》兩版字幕中共發(fā)現48處翻譯差異,其中39處存在著翻譯的顯著差異,在這39處顯著差異中共有6處是基于文化層面上的差異(見表1)。
不難看出,在這6處差異中,字幕B有5處(見例1及例2)增加了注釋以幫助理解源語,而字幕A只有一處增加注釋,其余均為直譯。
例1:[鏡頭00:06:31-00:06:33]-[鏡頭00:08:16-00:08:20]
源語1:Donf turn your back on me.Scar!
字幕A:刀疤不要背對著我
字幕B:刀疤不要背對著我(不理睬我拒絕我)
源語2:Perhaps you shouldnt turnyourback onme.
字幕A:也是是你不應該搭理我
字幕B:也許是你不該不理睬我
這兩組鏡頭是銜接在一起,形成一個語篇,畫面上刀疤轉身離開,木法沙對刀疤喊出這句“Dontturn your back on me,Scar”是說讓刀疤不要背對著他,而刀疤轉身回了一句“Perhaps you shouldntturn your back on me.”實則是利用了英語中的雙關短語"turn back on sb.”,既有背對某人也有不搭理某人的意思,暗指因為辛巴的出生,辛巴變成了合法王位繼承人,而自己從原來的王儲只能變?yōu)橛H王,內心極度郁悶,因此對自己的哥哥心生怨恨覺得哥哥冷落了他。
例2:[鏡頭00:44:52-00:44:53]
源語:What's-a-motto with you?
字幕A:你有什么要座嗎?
字幕B:你有什么要座嗎?(英文中座右銘與“你有什么問題嗎”中“問題”一詞發(fā)音類似)
在這一鏡頭發(fā)生前辛巴問:“Whats amotto?”?(座右銘是什么?)丁滿回答說:“Nothin.Whats-a-motto with you?”隨即和彭彭捶地大笑。如果不加注解同字幕A一樣,很多觀眾在看到這一段的時候并不能快速地反應過來他們?yōu)槭裁撮_始大笑。而加了注解以后讓觀眾意識到“motto”和“matter”發(fā)音類似,巧借了“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這一諧音梗來引發(fā)觀眾的笑點。
以上兩個例子都可以說明,雖然注解看起來翻譯繁多,影響字幕美觀,但卻是最佳的方法使觀眾最快地領悟到源語所傳達出來的信息。
(二)語境層面
語境層面主要包括話語范圍、話語基調和話語方式而構成的語境結構(張德祿,2009)。張德祿認為在具體的語境中,交際要受到語境因素的制約。在電影中,字幕和語境有助于促進情節(jié)發(fā)展,語境決定著字幕翻譯,從語境維度上看,字幕應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避免斷層現象,從而使得電影情節(jié)自然地逐級遞進。因此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語境因素,注意句子與句子之間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是否連貫通順,做出合理的調整以便于觀眾理解電影情節(jié)。
在《獅子王》兩版字幕中共有16處是基于語境層面上的差異(見表2)。
表面上看字幕A和字幕B在翻譯上并沒有多大異同,但帶入具體語境中兩者差異則非常明顯(見例3和例4)。
例3:[鏡頭00:14:06-00:14:08]
源語:Aslong as Zazu goes with you.
字幕A:只要沙祖跟著你們
字幕B:但沙祖得跟著
這個鏡頭所講的是辛巴和娜娜(辛巴的好朋友)求沙拉碧(辛巴的媽媽)讓他們出去玩,沙拉碧說:“ns a11 right with me.”(我沒意見),話音未落,兩個小家伙歡呼雀躍,緊接著她繼續(xù)說:“As longas Zazu goes with you.”在英文中這兩句臺詞是一個連接完整的句子,表現出沙拉碧故意賣關子,因此字幕B的翻譯符合漢語的閱讀順序,十分連貫通順,反觀字幕A的翻譯將“as long as”機械地譯為“只要”,顯得整個譯文過于歐化和僵硬。
例4:[鏡頭00:57:53-00:57:56]
源語:Thisstinks.
字幕A:真是惡心死了
字幕B:真是臭到家了
這個場景是由彭彭和丁滿看到辛巴和娜娜兩個老友重逢相互依偎后丁滿有感而發(fā):“Thisstinks.”,截止這里會認為字幕A譯得非常好,體現了單身的丁滿對于小情侶發(fā)出的不滿。然而接下來的對話卻是(Pumbaa:Oh,sorry.Timon:Not you!Them!)觀眾便會疑惑丁滿對于兩頭獅子“惡心”的感嘆跟彭彭有什么關系,為什么彭彭會道歉?其實在影片開頭提到過彭彭作為一只疣豬,從小身上有股難聞的臭味,所有動物都遠離他,所以這里丁滿提出“stink”(臭味)以后,彭彭會以為丁滿在說他,因此道歉。
總而言之,通過以上案例不難看出語境對于翻譯的決定性作用。
(三)內容層面
張德祿(2009)提出的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中的內容層面包含話語意義層面和形式層面,其中話語意義是指由話語范圍、基調和方式制約的概念意義、人際意義和語篇意義。形式層面則側重于利用音樂、語音語調等聲音模態(tài)和圖像畫面、內容文本等視覺模態(tài)相互關聯,同字幕一同構成電影的多模態(tài)系統(tǒng)。受銀幕畫幅和對話時間的制約,電影字幕翻譯首先應做到盡量簡潔明了,使觀眾迅速理解畫面上發(fā)生的事情。在翻譯過程中,譯者可以適當省略一些語氣詞、助詞、主語、人名等詞語,但同時譯者也應做到適當增補文字,以完善源語想表達出來的含義。
在《獅子王》兩版字幕中共有5處是基于內容層面上的差異(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字幕B在翻譯上既做出了省略也做了增補(詳見例5及例6),而字幕A則為中規(guī)中矩的直譯。
例5:[鏡頭00:21:38-00:20:40]
源語:Hey,kitty,kitty,kitty.
字幕A:小崽子小崽子小崽子
字幕B:過來小崽子
該畫面是三條鬣狗將辛巴和娜娜逼至無路可退時,十分挑釁地對他們倆說出的話?!癏ey,kitty,kitty,kitty.”這句一般常見于英語為母語的國家的人挑逗貓科動物的場景,因此在此場景將其譯為“過來小崽子”,可以更加突出三條鬣狗的囂張氣焰,而不是單純地將每個“kitty”都對應譯成“小崽子”。
例6:[鏡頭01:09:14-01:09:15]
源語:Carnivores!
字幕A:食肉動物啊
字幕B:食肉動物真要命
本鏡頭是娜娜想要叫醒睡著的丁滿和彭彭打聽辛巴的下落,但因為娜娜作為獅子(食肉動物)離丁滿(食蟲哺乳動物)太近了,把丁滿嚇了一大跳,而喊出:“Camivores!”字幕B增補出“真要命”,更能體現丁滿剛剛被嚇到魂飛魄散差點“沒命”。
因此,無論采取略譯還是增補,最主要的還是結合源語與畫面,才能盡量同源語保持一樣的原汁原味。
(四)表達層面
為實現意義上的傳播,語言主要通過聲音符號和書寫符號傳播信息。對于電影而言,無論是源語還是目的語的字幕都屬于書寫符號,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字幕的字符大小、布局位置等重要因素。受時間和空問的約束,字幕應位于電影屏幕下方,目的語的翻譯字幕應在源語字幕上方,以方便觀眾在短時間內獲取并理解畫面出現的信息。隨著時代發(fā)展變化,以及觀影群眾文化水平有了比較顯著的提升,大眾在觀看國外電影的時候,似乎更習慣雙語字幕,從某種程度上說,英文字幕的出現,使得電影內演員的表演呈現出更加“原汁原味”的特征,而中文字幕主要是幫助那些不懂英文的觀眾,更好了解影片故事內容。《獅子王》兩版翻譯均采用雙語字幕,且中文翻譯字幕字體都大于英語字幕,位于英語字幕之上(見圖1)。
值得注意的是,電影天堂的字幕版本更靠近屏幕下方,中文字幕標藍更加突出明顯,字體整體相對于騰訊視頻的版本較小,留有更多的屏幕空間。
五、討論與總結
基于以上的研究和分析,不難發(fā)現在翻譯字幕時,有時文字信號模態(tài)不能完全傳達信息,而需要借助更多其他方式傳達,如聲音、圖像、語調、動作、音調等,從而使畫面意義更加完整,字幕和圖像應是同步的以構建整個意義。本文將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理論框架成功地作為指導對《獅子王》兩版字幕進行對比分析的理論基礎,清晰地得出結論,即粉絲字幕的譯文比官方的譯文更注重于結合畫面翻譯,而不僅僅是停留在文字層面上的直譯。加強對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理論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該理論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傳統(tǒng)翻譯研究的語言維度的局限性。符號模態(tài),如聲音、語言、視覺圖像等,極大地促進了電影和電視作品的意義建構,在鏡頭與鏡頭之間實現了自然平滑的過渡,并強化了圖像在不同層次上所代表的意義,同字幕相結合使觀眾更容易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整體意義。
因此,多模態(tài)話語分析可以很好地應用于電影和電視作品的字幕翻譯研究。基于字幕作為語言與其他符號(如聲音、語調、圖像等)之間的不同關系,譯者在翻譯過程中應巧妙地進行增補、省略及注釋等不同的翻譯策略,從而更為清晰地還原外文電影的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