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
摘 要:以官話區(qū)量詞的特點為參照,選取西寧方言和銀川方言為代表點,呈現了西寧方言和銀川方言的量詞系統與特色量詞,并與東北官話、膠遼官話、蘭銀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江淮官話、西南官話的量詞系統進行了比較,分析了各次方言區(qū)量詞體系的擴充方式,考察了各點通用量詞的異同。
關鍵詞:官話;量詞;西寧方言;銀川方言;比較
筆者通過對《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本)官話區(qū)卷本的統計和考察,發(fā)現東北官話、膠遼官話量詞兒化色彩明顯,如“兩悠兒客人(兩批客人)”;蘭銀官話量詞后多加“子”尾,且有時與量詞重疊一起使用,如“一截截子木頭(一截木頭)”;冀魯官話、中原官話量詞兒化、“子”尾傾向都很明顯,并有一部分復合量詞,如“一骨抓兒葡萄(一串葡萄)”“一本子書(一本書)”;西南官話量詞兒化、“子”尾現象減少,量詞重疊增多,如“一坨坨人(一堆人)”;江淮官話量詞也出現“子”尾,且有復合量詞,如“一的個子鹽(一點點鹽)”。
限于篇幅,本文只選取西寧和銀川方言為代表點進行詳細分析,原因有二:其一,在《西寧方言詞典》和《銀川方言詞典》中,各量詞小類比較豐富,兩個方言點的量詞系統相對完備;其二,西寧點、銀川點的量詞形態(tài)多樣,其量詞體系中既有子尾量詞、兒化量詞、復合量詞,又有量詞重疊,可以更為全面地呈現官話區(qū)的量詞使用特點。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凡是詞典中出現的量詞條目,皆納入相應的方言量詞一覽表,并對西寧方言和銀川方言的特殊量詞進行詳細列舉。此處所說的“特殊量詞”,是指普通話中所沒有的量詞,或普通話中有這一量詞但意義和搭配不同。特殊量詞的確定主要參照《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本文凡例如下:
1.42本分卷中詞條的聲調都采用五度標調法,本文一律轉換為數值標調,如:鋪[p?u44];
2.特殊量詞的列舉格式為:“(序號)、詞條、國際音標、義項解釋、舉例”,舉例時出現該詞條,則用“~”代替,如:(1)鋪[p?u44] 用于炕:一~炕;
3.若方言詞典中標注了原調與變調,則原調與變調用“—”隔開,“—”前為原調,“—”后為變調,如:把子[pa51—13 ??3];
4.若同一個字兩個讀音皆可,第二個讀音則用“()”標注,如:轂轆兒[ku51 lur3(lour3)];
5.同一個詞條若需要舉多個例子,則例子之間用“丨”隔開,如:骨碌兒[ku44 lur3]節(jié);段:一~管子丨擱車送他一~;
6.若量詞為同音替代,則在該同音替代詞下加點,如:行;
7.若量詞有音無字,該詞用“□”替代,并在方框后加注國際音標,如:□[la33];
8.若舉例后另有說明文字,用“‖”隔開,如:忽欒[xu??2—54 lu??11] 圓圈形的東西:水~丨汗~‖是“環(huán)”[xu??11]的分音;
9.若同一個量詞有不同義項,則用A.B.等依次排列,如“條子[t?i?53 ??3] A.用于細長的東西:一~面丨裁一~紙;B.用于以固定數量合成的某些長條形的東西:一~煙”;
10.在談及各方言區(qū)量詞的特殊形式時,用“A”代表量詞,比如西寧方言用“量詞+把+量詞”表示量小,本文用“A把A”表示。
此外,方言中和普通話字形、意義、搭配皆一致的量詞,不再詳細解釋,僅在量詞一覽表中歸類呈現。
一、西寧方言量詞系統
西寧方言屬于中原官話秦隴片,共有141個量詞。在各官話區(qū)中,西寧方言名量詞體系最為豐富,其中個體量詞與集合量詞占量詞總數的80%以上,而且這兩類量詞數目比例趨近相同。具體如表1所示:
表格說明:1.括號內的數字為該類別量詞的數目;2.若同一個量詞形式歸屬不同的量詞次范疇,則用下標小數字加以區(qū)分,如“把”既有專用量詞義項,又有不定量集合量詞義項,則分別在相應詞欄出現“把1”“把2”,數字排序按照詞典中義項出現的先后順序標注;3.有些量詞只能與數詞“一”搭配,且詞典中的詞條是“一+量詞”的形式,表格中也采用此形式。
二、西寧方言特殊量詞
(一)西寧方言特殊量詞類型
西寧方言特殊量詞共有兩類:第一類是該方言特有的量詞;第二類是該方言與普通話中這一詞條都作量詞,但在意義和用法上不同。需要說明的是,西寧方言單字調有4個:陰平44、陽平24、上聲53、去聲213;輕聲調值為3,連讀變調產生新調值21。
首先看第一種類型:
(1)大[ta213] 用于錢幣:一~錢(銅板、麻錢)
(2)苗[mi?24] 用于細長的東西:一~針
(3)牙[ia24] 多用于瓜類:一~瓜
(4)把兒[pa53 ?3] 用于成把兒的東西:一~水蘿卜丨一~韭菜
(5)勺勺兒[f?24—21 f?24—53 ?3] 用于成勺兒的東西:一~醬油丨一~鹽
(6)瓶瓶[pi? 24—21 p?i? 24—53] 用于瓶裝的東西:一~醋
(7)一掛[i44—21 kua213] 一下,一會兒:問~丨等~
(8)一是兒[i44—21 s?24—53 ?3] 指寬度,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指并攏的寬度:~寬
(9)一□拉[i44—21 t??ua53 la3] 一串,用來稱葡萄等的數量:一~葡萄
(10)一索落[i44 suo44 luo3] 用筷子夾起的一小撮兒:夾面條~吃著
(11)一骨碌[i44—24 ku44 lu3] 指軸線等的數量,一個軸線叫一骨碌:一~線
(12)一絀絀[i44—21 t??u53 t??u3] 指糧食等的數量,即一口袋:~糧食
(13)一絲絲[i44—24 s?44 s?44] 一點兒:~肉
(14)樣子[i? 213 ??3]樁:一~事
其次看第二種類型:
這類詞在西寧方言與普通話中都可作量詞使用,但是在意義和用法上存在差異。比如架[?ia213]在西寧方言與普通話中都可以用于有支柱的或有機械的東西,如“一~飛機、一~機器、一~鋼琴”等,但在西寧方言中它還可以用于“山、坡”,如“一~山、一~坡”。
(二)西寧方言量詞的特殊形式
西寧方言中有特殊的量詞變化形式“A把A”式,表示量小。例如:
個把個[k?213—21 pa213—53 k?3] 有限的一個兩個,言其極少
從以上的列舉可以看出,西寧方言的量詞體系中既有一些和普通話相同的量詞和量詞用法,如“截”“篇”“句”“扇”等,也有其特殊的量詞和量詞用法,如“大”“苗”“樣子”“架”等。
三、銀川方言量詞系統
銀川方言屬于蘭銀官話銀吳片,共有136個量詞。銀川方言量詞多在普通話量詞的基礎上加“子”尾,尤其是不定量集合量詞,幾乎都有“子”尾。有時加上子尾,量詞的意思也隨之發(fā)生改變,如“把”加上子尾就由個體量詞變?yōu)榧狭吭~。同時,存在著“AAA式”的量詞重疊形式,用以表示量小。具體如表2所示:
(68) 通用量詞(1) 個1
專用量詞(67) 筆、把1、本、匹、劈子、封、封子、股2、幅、幅子、副2、帖、味、道、條、條子1、根、頂、錠、擋子、塊子、朵、枝子、枝、只、只子、頓1、輛、盞、張、場1、桿子、棵、顆、粒、家 、架、間、件、件子1、篇、篇子、頁(子)、節(jié)、截、截子、段、片、片子、扇、層、座、盤、種、處子、句、尊、部、班、列、屆、任、圈2、號、泡、臺、番
集合量詞
(54) 定量集合量詞(4) 雙、對、打、刀
不定量集合量詞(43) 師、旅、團、營、把子、墩子、捆子、批、股1、群、副1、條子2、桄子、綹子、件子、行子、行、溝子、片堂、撮子、沓子、摞子、碼子、捲子、排、掛(子)、吊子、幫子、嘟嚕、趟1、堆、系列、組、圈1、坨子、坨坨、蛋蛋子、些子、掬子、抱子、子子(子)、停、份子
容器量詞(7) 鍋子、架子、包、桌、爐、窯洞、池子
度量衡量詞(5) 定量度量衡量詞(2) 塊、成
不定量度量衡量詞(3) 步1、拃、虎口
動量詞(9) 把2、個2、步2、頓2、場2、趟2、趟子、下、票
四、銀川方言特殊量詞
(一)銀川方言特殊量詞類型
銀川方言特殊量詞共有兩類:第一類是該方言特有的量詞;第二類是該方言與普通話中這一詞條都作量詞,但在意義和用法上不同。需要說明的是,銀川方言單字調有4個:陰平44、陽平53、上聲53、去聲13,單字調陽平與上聲相同,根據連調可以區(qū)分陽平和上聲;輕聲調值為3,連讀變調產生新調值35、11。
首先看第一種類型:
(1)把子[pa53—35 ??3] 用于能扎稱把兒的東西:一~筷子丨一~香丨一~蔥
(2)墩子[tu??44 ??3] 植物的集合:一~馬蓮丨一~芨芨丨一~稻苗子丨一~茄苗子
(3)捆子[k?u??53—35 ??3] 等于捆[k?u??53],用于成捆兒的東西:一~麥子丨一~稻草丨一~柴丨一~書
(4)劈子[p?i44 ??3] 用于劈開的東西:一~麻丨一~酸菜
(5)封子[f??44 ??3] 一~點心丨一~月餅丨一~糖丨一~肉
(6)份子[f??13—11 ??3] 一~禮丨一~人情
(7)幅子[fu44 ??3] 用于布帛、呢絨等:做床單一~就夠了,做被里得兩~
(8)條子[t?i?53 ??3] A.用于細長的東西:一~面丨裁一~紙;B.用于以固定數量合成的某些長條形的東西:一~煙
(9)擋子[ta?13 ??3] 用于成片的地:一~田丨這一~種麥子,那一~種稻子
(10)塊子[k?u?53—35 ??3] 等于塊[k?u?53],用于塊狀或某些片狀的東西:一~肉丨一~豆腐丨一~涼粉丨一~麥子丨一~稻子丨一~田
(11)枝子[t??44 ??3] 等于枝[t??44],用于帶枝子的花朵:一~花
(12)只子[t??44 ??3] 衣物中成對的一個:一只子鞋丨一只子襪子丨一只子手套子
(13)桄子[kua?13—11 ??3] 用于線:一~線
(14)綹子[li?u53—35 ??3] 用于許多根聚在一起的細絲狀東西或細長條東西:一~線丨一~麻丨一~頭發(fā)丨一~胡子丨一~布丨一~田
(15)桿子[kan53—35 ??3]一~秤丨一~槍
(16)鍋子[ku?44 ??3] 一~水煙丨一~旱煙
(17)件子[?ian35—11 ??3] A.用于從整體上拆卸下來的部分:把床卸成幾~,好往樓上抬丨一~肉;B.用于某些組裝或捆扎的東西:批發(fā)了幾~貨丨一~啤酒十瓶捆扎在一起
(18)行子[xa?53 ??3] 用于成行的東西:一~樹丨一~麥子丨一~韭菜丨一~字丨四~詩
(19)溝子[k?u44 ??3] 用于挖溝種植的東西:一~蔥丨一~韭菜丨一~茄子丨一~辣子
(20)篇子[p?ian53—35 ??3] 這本書缺了一~丨本子上撕下來一~
(21)頁子[ie13 ??3] 指書本中兩面印刷的一張或本子中的一張:一~書丨一~紙
(22)截子[?ie13—11 ??3] 用于截開的段:一~木頭丨一~繩子丨一~布丨你咋凈說的半~話?丨半~路,一時就到了
(23)片子[p?ian53—35 ??3] 用于成片的東西:一~藥丨一~蘿卜丨一~山芋丨一~布丨一~紙丨一~葉子
(24)片堂[p?ian53—35 t?a?3] 大片:東一~西一~丨兩~麥子割倒了一~
(25)撮子[?u?53—35 ??3] 一~胡子丨一~頭發(fā)丨一~鹽
(26)捲子[?yan53—35 ??3] 用于成卷兒的東西:一~紙丨一~布丨一~鋪蓋
(27)吊子[ti?13 ??3] 用于成吊兒的東西:一~辣子丨一~錢丨一~葡萄干子
(28)處子[t??u53 ??3] 用于地方、房舍等:一~地方一種話丨幾~都沒找著他丨蓋了幾~房子
(29)坨子[t?u?53 ??3] 等于坨坨[t?u?53 tu?3]:和一~面丨攪了一~涼粉丨一~地方
(30)蛋蛋子[tan13 t?3 ??3] 一~毛線丨一~棉花‖[t?3]是[tan13]的輕聲音變
(31)些子[?i3 ??3] 表示不定的數量:這~丨那~丨買~東西丨扯~布‖[?i3]是[?i44]的輕聲音變
(32)掬子[?y44 ??3] 用于可掬的事物:一~柴丨一~草
(33)抱子[p?13—11 ??3] 用于可以合抱的事物:一~柴丨一~草丨這棵樹有一~粗丨我一~把他抱住了
其次看第二種類型:
(1)群[??y?53] 用于成群的禽畜:一~雞丨一~鴨子丨一~馬丨一~?!y川方言中,“群”一般不能用于人
(2)趟[t?a?13] A.行列:割了一~麥子丨薅了兩~稻子;B.表示次數:逛了一~街丨晚夕還有一~慢車丨去一~丨看一~
(3)趟子[t?a?13—11 ??3] 一~跑了幾十里
(二)銀川方言特殊的量詞后綴
銀川方言中量詞后綴多用“子[??3]”,如:一桄~線丨一瓣~蒜丨一吊~辣子丨一墩~馬蓮丨一撮~鹽丨幾兩~油丨一下~干不完丨一趟~跑丟了
(三)銀川方言量詞的特殊形式
銀川方言中量詞特殊的變化形式有“AAA式”,表示量小,這種重疊形式在普通話中是沒有的。例如:
子子(子)[??53—35 ??3 ??3] 用于很細的把兒:一~錢丨一~芫荽
五、西寧、銀川方言量詞系統分析
(一)量詞系統擴充方式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北方方言量詞系統似乎不如南方方言豐富,但從上文的統計可以看出,西寧方言和銀川方言的量詞不但具有多樣性,而且具有鮮明的地域性。這種地域特色主要體現在西寧方言和銀川方言有自己特定的量詞擴充體系。如普通話中的“把”,既可以用于“能用手或抓的事物或器具”,如“一把刀”“一把鎖”等;又可以用于“成把抓起的量”,如“一把韭菜”等,一個量詞兼具兩個語義功能。在西寧方言中,“把”同樣是一個量詞,兒化之后則變?yōu)榱硪粋€量詞,即“把兒”;在銀川方言中“把”也是一個量詞,加上子尾則變成另一個量詞,即“把子”。銀川方言中,這類現象十分常見,再如“趟”表示“行列、次數”,“趟子”則表示“往返的路程”;“封”用于“信”,“封子”則用于“點心”“月餅”等。此外,兩種方言還會在名詞的基礎上通過重疊或添加詞綴而形成新的集合量詞和容器量詞,像西寧方言中的“勺勺兒”即是一個新的容器量詞,如“一勺勺兒糖”等;銀川方言中的“蛋蛋子”則是一個新的集合量詞,如“一蛋蛋子毛線”等??偟膩砜?,西寧、銀川方言量詞系統擴充方式可歸結為表3:
從表3可以看出,西寧、銀川方言量詞系統中都有重疊的形式,這是兩者相同的地方;兩者的不同在于,西寧方言中的量詞多加“兒”綴,銀川方言則多加“子”綴。
(二)量詞變化形式
我們知道,量詞可以通過形式的變化來表示量的增多或減少,而西寧方言和銀川方言基本上都是通過量詞形式的變化表達量的減小。具體來說,在西寧方言中,是通過“A把A”的形式來實現的;而銀川方言則是通過“AA”或“AAA”的形式來實現的。比如同樣是表示“有限的幾個,很少的幾個”,西寧方言主要通過“個把個”格式來體現這一量的變化,而銀川方言主要通過“個個”或“個個個”來體現。具體如表4所示:
從目前的文獻調查來看,還沒有發(fā)現西寧、銀川方言中有表示大量的量詞變化形式。但通過量詞的變化表示量的增多這種方式卻見于其他方言中,如柳州方言和太原方言會用“A打A”表大量,“個打個”即表示“很多個”。
(三)量詞語義范圍
普通話中的許多量詞,西寧、銀川方言也在使用,在很多情況下,其語義范圍和普通話完全相同,而且用法也基本一致。但是,兩個方言點中有些特殊量詞和普通話語義不同,有的語義范圍比普通話大,有的語義范圍比普通話小。比如西寧方言中的個體量詞“架”與普通話的語義范圍就有所差別,如表5所示:
參考文獻:
[1]李榮.現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分卷本)[Z].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4~2003.
[2]曹志耘.漢語方言地圖集[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3]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語言資訊科學研究中心.中國語言地圖集(第2版)(漢語方言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4]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Z].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
[5]許樹聲.西安方言的一些特殊語法現象[J].中國語文,1958,(9).
[6]陳垂民.閩南話和普通話常用量詞的比較[J].中國語文,1958,(12).
[7]鄭懿德,高橋由紀子.漢日名量詞瑣談[J].語言教學與研究.1983,(1).
[8]林連通.永春話物量詞的主要特點[J].中國語文,1985,(3).
[9]劉丹青.漢語量詞的宏觀分析[J].漢語學習,1988,(4).
[10]黎緯杰.廣州話量詞舉例[J].方言,1988,(1).
[11]黎緯杰.廣州話與普通話名量詞差異的成因[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4).
[12]汪國勝.大冶方言的物量詞[J].語言研究,1993,(2).
[13]趙日新.說“個”[J].語言教學與研究,1999,(2).
[14]趙日新.徽州方言“物/物事”的量級用法[J].中國語文,2009,(3).
[15]梁曉玲.黑龍江方言的量詞[J].方言,2010,(3).
[16]徐丹,傅京起.量詞及其類型學考察[J].語言科學,2011,(6).
[17]王雙成.西寧方言量詞“個”的特殊用法[J].中國語文,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