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田
摘? 要: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是基礎(chǔ)教學,可以為學生日后語文的學習與應(yīng)用奠定基礎(chǔ),因此小學語文教育至關(guān)重要。然而就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而言,不論是教師層面,還是學生家長層面,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的重視程度并不理想,只片面重視學生的語文考試成績,未將重點放在學生自身的語文知識與素養(yǎng)方面,導致語文教學效果不佳。小學語文教師以及廣大家長應(yīng)該對以上情況進行反思,需要學會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德育教育;方法
隨著德育教育在教學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因此要求其它科目的教學中也要滲透德育教育,而語文這一學科中蘊含著大量的文本素材,所以語文課堂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
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時存在的問題
1.語文教師受原生教學理念的影響頗深
首先,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仍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整節(jié)語文課堂都圍繞著語文知識進行教學,未能及時融入其他的有關(guān)教學內(nèi)容,導致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越來越低,語文教師在教學期間也喪失最佳德育教育的機會,長此以往,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自然不會有所提升。其次,還有一部分語文教師自身的教育觀念陳舊落伍,他們的教學方式中主張不融合其他教學內(nèi)容,認為與知識無關(guān)的教學內(nèi)容是直接影響學生語文成績的重要因素,因此不愿意在德育教學上面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
2.語文教師對于德育教育的理解程度狹隘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與學生家長普遍對于德育教育的認識不夠全面,不能夠理解其自身的重要性,因此影響學生在語文學習階段養(yǎng)成正確的三觀。其次,受我國的應(yīng)試考試制度的影響,用考試成績衡量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素質(zhì)修養(yǎng)的好壞,使學生認為好成績便是優(yōu)秀的素質(zhì)能力,因此德育教學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較難得以重視。
3.過于重視語文考試的名次成績
首先,部分學校的教師為提高學校的升學率,將語文教學任務(wù)定為提高全體學生的語文成績,致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難以推行德育教育。其次,語文學科作為小學的三大主要課程,會使語文教師區(qū)別對待德育教育和語文教育,導致德育教育在實際的教學中占據(jù)弱勢地位。最后,學生家長過于重視學生的語文成績,與語文教師進行日常溝通時,滲透需要教師重點提高學生語文成績的意愿,使學生能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接觸德育教育的機會少之又少。
二、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
1.選用德才兼?zhèn)涞恼Z文教師對學生進行語文教育
不論是任何階段的教育,都是以引導為主,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將學生的行為思想引領(lǐng)至正確的道路上。小學階段的學生自身人生觀尚未成型,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利用自身的基礎(chǔ)教學能力,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因此小學階段語文教師的師資以及品格尤為重要。舉例說明,假如小學階段語文教師在授課時因為學生沒有準時完成作業(yè)而出現(xiàn)體罰學生的行為,長久下去,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甚至認為教師的行為是理所當然,那么當該教師的學生從事教師職業(yè)后,會發(fā)生同樣的體罰行為,這種惡性循環(huán)的教育行為,嚴重影響學校的教育質(zhì)量。試想一下,如果語文教師對有過錯的學生采取耐心引導的方式,幫助其辨別是非對錯,即可達到更好的教學目的。因此,語文教師自身的品格直接影響學生教育以及成才問題,小學學校應(yīng)該重視選用德才兼?zhèn)涞恼Z文教師對學生進行語文教育。
2.在生字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
生字教學是小學階段語文課堂上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德育教育滲透在生字教學中,使學生在學習我國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漢字文化中耳濡目染的接觸德育教育。中國的漢字在構(gòu)造方面特點鮮明,文字的意義豐富,因此小學的語文教師可以在實際的生字教學中根據(jù)講解的漢字含義展開德育教育,將漢字文化與德育教育有機結(jié)合在一起,方便學生記憶的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自身的品德修養(yǎng)。
3.通過朗讀課文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即為朗讀課文,小學階段的語文課文蘊含豐富的情感,很多情感與作者或人物的高尚品德相關(guān)聯(lián),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朗讀課文的方式,引導學生對于課文中的知識進行正確的理解,感受文章中表達出的高尚品格,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4.活躍語文教學課堂氣氛
首先,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引入先進的教學方式,例如情境教學模式或游戲教學模式,讓學生在參與課堂學習時感知學習的快樂,并自覺發(fā)出學習思想道德意識的行為,主動的提升自身道德素質(zhì)。其次,語文學科教師應(yīng)該在實際的語文教育中穿插與德育教育相關(guān)聯(lián)的知識,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不知不覺的接受德育教育。最后,語文教師應(yīng)該引導學生對于課外閱讀的興趣,勵志故事、高尚情操的傳記等,使學生在閱讀中學會明是非的道理,有助于提升其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三、結(jié)束語
因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使社會各界重視人才的德育教育問題,并將此問題滲透于教育中,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因此教育界的諸多人士開始在注重德育教育問題,重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為國家培養(yǎng)更優(yōu)秀的素質(zhì)人才。小學語文作為學生道德素質(zhì)養(yǎng)成的第一步,更應(yīng)該將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重視起來,加大在課堂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力度,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參與度,同時在小學時期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三觀以及思想道德素質(zhì)。
參考文獻
[1]孫傳香.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淺談[J].課外語文(上),2018,(10):191.
[2]黃偉媚.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8,(6):34.
[3]甘霞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淺談[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14):58.
[4]陳梅.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的方法芻議[J].文理導航,2018,000(009):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