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紅
摘? 要:隨著社會多起惡性事件歸因為心理健康問題的出現(xiàn),幼兒心理教育在社會、家庭和學校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繪本在幼兒園心理教育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幼兒教育要重視繪本在心理健康方面做出的貢獻。
關鍵詞:幼兒園;繪本;心理教育
“繪本”是從國外引進來的一種繪畫加上文字共同講述故事的一種讀本,17世紀誕生于歐洲,20世紀30年代,繪本傳向美國,隨后繪本圖書迎來了它的黃金時代。20世紀50年代,繪本被亞洲的日本和韓國引進;70年代,繪本開始在中國臺灣地區(qū)流行,之后傳入內地。當前,繪本閱讀在全世界幼兒閱讀中大規(guī)模流行,并且成為一種時尚。
一、繪本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及可行性
繪本是一種以畫圖為主,輔助有些許文字或著完全沒有文字。這有有助于不識字的幼兒也可以正常閱讀繪本,了解故事含義。在繪本中,畫圖是其生命的源泉,幼兒可以通過生動、有趣的圖畫了解繪本的故事內容。在閱讀繪本過程中,幼兒不僅能夠獲得閱讀的愉悅感,培養(yǎng)幼兒喜愛讀書的興趣;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兒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個性心理的發(fā)展。最重要的是,幼兒能夠在閱讀繪本時,感受到父母陪伴的安全感,幼兒教師指導的成就感等,這對幼兒的心理成長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著名心理學家郝濱曾說過:“如果家長能有意識地選擇一些優(yōu)秀的繪本和孩子一起閱讀,既有助于幫助孩子建構精神世界,促進心智化發(fā)展,又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如果能夠較好的使用這種方法,那么一定會在孩子一生中奠定良好的基礎。”
此外,繪本本身的故事也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制作的,繪本中的內容適合幼兒閱讀,故事主要體現(xiàn)真善美,這樣的繪本本身也能夠對孩子的心理教育起到榜樣和指引作用。例如繪本《大腳丫跳芭蕾》,繪本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女孩是芭蕾舞者,她從小很喜歡芭蕾舞也十分認真學習舞蹈,可惜自己長了一雙大腳,在比賽中不僅沒有受到評委的贊揚而且甚至會遭到嘲諷,因此打擊了小女孩的自信心。小女孩放棄芭蕾,做了一名餐廳服務生,但是她工作依舊認真負責,并且將優(yōu)美的舞姿帶到工作當中,受到餐廳老板和客人的一致好評。功夫不負有心人,小女孩最后以自己優(yōu)美的舞姿贏得了評委的肯定。孩子們在繪本中學到了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不放棄,努力做到最好,最后一定會夢想成真。
二、繪本心理教育的教學應用
(一)繪本的選擇范疇
不是所有的圖畫圖書都可以被稱為繪本,繪本要滿足幾個特點:第一,繪本的故事主題要明確突出,符合幼兒閱讀和理解;第二,繪本的名字或者內容中的文字都應該淺顯易懂,生動活潑,不同繪本標有不同年齡適用;第三,繪本雖然針對不同年齡階段,但都能夠起到啟發(fā)思維,激發(fā)幼兒想象力的特質;第四,繪本并不是說教形式的學習,而是孩子在每一個故事中學習知識,培養(yǎng)良好習慣,知曉善惡等。因此,教師在選擇繪本時,首先要區(qū)分是否屬于繪本范疇。
(二)根據(jù)幼兒心理需求選擇適合的繪本
幼兒的心理需求在存在個體差異,因此需要根據(jù)幼兒的心理需求選擇適合孩子的繪本。例如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會出現(xiàn)哭鬧的情況,對幼兒園產生極大地抗拒心理。這時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弄清楚孩子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這是因為孩子從出聲一直在父母的身邊長大,沒有離開過父母,突然進入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會產生心理恐懼和焦慮感;還有一種是孩子認為,父母不要自己了,于是產生“分離焦慮”。根據(jù)這兩種情況,幼兒工作者可以選擇不同的繪本進行心理教育,對心理恐懼和焦慮感的孩子,教師選擇《幼兒園真好》《小伙伴》等繪本進行心理教育,讓孩子對幼兒園不再抗拒和恐懼,形成一種信任感;對那些產生“分離焦慮”的孩子,可以選擇《媽媽心、媽媽樹》《魔法親親》等繪本進行心理教育,引導孩子正確認識父母分離的情況。《魔法親親》繪本講述小浣熊害怕上學,媽媽給了小浣熊一個擁有魔法的親親,媽媽的愛給了小浣熊勇氣和充分的安全感,從此再也不懼怕上學了。孩子可以從繪本故事中,聯(lián)想到自己,以小浣熊為榜樣,消除分離焦慮。
(三)根據(jù)年齡特點和繪本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
幼兒園中分為小班、中班和大班,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對應不同的閱讀指導和教學方式。小班的孩子注意力經(jīng)常不集中,注意力不穩(wěn)定,且理解力相對薄弱。針對這些問題和特點,教師應該為孩子營造一種舒適、安全的閱讀區(qū)域,引導孩子如何正確的閱讀,同時培養(yǎng)孩子邊讀書邊思考的習慣。中班的孩子活潑好動,集中的注意力不能夠維持較長時間,雖然想象力豐富,但前后邏輯不暢。針對中班孩子,教師可以適當提出一些問題,引導孩子思考和回答,可以使用表演的形式幫助其理解。大班的孩子閱讀能力較小班、中班有很大提升,雖然能夠觀察圖文細節(jié),但是聯(lián)想和推理能力薄弱;雖能看懂圖文意思,但無法理解背后深層含義。對于這些難點,教師可以適當舉出一些案例,引導孩子聯(lián)想和推理。較長繪本,分段進行閱讀,提高其理解能力。
(四)引導家長進行親子閱讀
孩子的心理教育不僅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家庭的責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因此引導家長在家進行親子閱讀,給予孩子充足高效陪伴,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因此,幼兒園要定期給家長宣傳親子閱讀的好處和優(yōu)點,傳授家長親子閱讀的方法和技巧。也可以利用微信群等形式,讓家長有一個分享繪本和經(jīng)驗的平臺,共同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一同成長。
三、結束語
繪本不僅在幼兒閱讀形式上有著獨特的優(yōu)點,而且蘊含了大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幼兒園應該重視繪本在幼兒心理教育中的作用,同時大力展開繪本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參考文獻
[1]蔡燕芳.淺談繪本在幼兒園心理教育中的教學運用[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8,(5):21.
[2]白娜.淺談繪本在幼兒園心理教育中的教學運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2,(26):174-175.